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论文_金文祥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论文_金文祥

金文祥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730000

摘 要:翻译是一项久远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译者在沟通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处于从属地位,是原作者的仆人,其职责在于“忠实”地传达原文,“服务好”读者。而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译者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译者 仆人说 主体性

著名翻译家杨绛在其《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一书中曾谈到:“翻译至少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1]因为译者面对自己的主人,即作者,必须惟命是从,“忠实”地传达以话者或作者所写的话语的意思,不能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必须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不能有任何违背。

但著名文学翻译家杨武能也指出:“作为译者,对‘主人’的服从是有一定的前提的,一是作者作为主人,要确实贤明可敬;二是面对可敬的和真正心爱的作品,译者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自然而然地谦卑忘我。”[2]因此,译者应该心中装着读者,尊重读者,对他们负责。通过此二人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处于中介的位置,既要对作者负责,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但译者也不必完全死扣原文,对原文的作者的服从是有一定条件的,即:作者的可敬佩性及译文的可接受性。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家渐渐认识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由于要把翻译从一门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存在着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译文很难做到对作者及译文的绝对服从,也正是因为如此,译者主体性才能彰显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种语言因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其实践过程中相应地也会有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会有了翻译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翻译家叶君剑就曾发出过“如何忠实于原文”的疑问,他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他认为翻译无非就是把原作要表达的思想传达给读者,包括原作的思想、感情、意境,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差不多。但是,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况且每个人的理解又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无法去问原作者当时的感受,只能靠字面的意义去推测,这就需要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了。翻译家范存忠先生认为:“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本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但这种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于两种语言(任何两种)之间都存在着差异。”[3]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就得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以诠释,译者的主体性因而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众所周知,文学翻译被认为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者和原文文本为信息的来源,为译者提供文本,译者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宏观翻译理论,宏观翻译策略及微观翻译技巧对文本进行翻译,尽可能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缩小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但我们也该清楚地认识到,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不照顾源语文本,译者的翻译也不是对原文的“改写”,主体性的发挥要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称之为翻译了。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的主体性,我们应该认识到翻译活动并不是对作者及原作的服从,也不是完全的想象式翻译,应当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以期得到最佳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杨绛 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J],1996,(93)。

[2]杨武能 圆梦初记[A].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1-262)。

[3]范存忠 著 张柏然 许钧 主编 漫谈翻译[A]..译林出版社,1997,(13-14)。

论文作者:金文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3

标签:;  ;  ;  ;  ;  ;  ;  ;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论文_金文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