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新宠——老股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宠论文,收藏论文,股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正式发行股票始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是由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历时有100余年,其间发行了几千种股票。目前,新中国以前发行的股票(以下简称老股票)已成为收藏新宠。
一、富有时代特征
老股票图案颇具中国民族风格,多以装饰性花纹围成边框,文字设计成文书形式,涉及的行业较广,品种较多,印刷精美,票面较大,许多为雕刻上版,部分还采用水印纸印制。随着币制改革,民国时期股票的股金面值也随之而变,1928年前多以“银圆”为面值,1929年后多以“国币”为面值,1948年后以“金圆券”为面值。部分老股票上明确注明外国人不得购买,如清代宣统年间发行的滇蜀腾越铁路总公司股票章程第一条即为“本公司定章专集中国人股份并不准抵售于非中国人,如不遵章此票即做废纸”,又如民国时期发行的美泰化学工业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亦明确记载“持有股票者以中华民国人为限”,这一规定反映了股票发行者保护民族工商业的爱国精神,但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工商业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发出的无力的呐喊。
二、凸现收藏价值
老股票的收藏自1996年从上海兴起后,市场交易价节节攀升,连续几年均拉出大阳线。尽管目前全国收藏老股票的收藏者已有数千人,但要在市场上购得一张老股票却很困难,因为其存世量实在太小了。老股票的拍卖方兴未艾,2000年元旦,上海举办的全国收藏品拍卖交流会上,一张苏州电汽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拍至300元成交,一张大清厚德银行股票拍至1300元成交。不但老股票价格飞涨,其附生品也市价飙升,一纸光绪十三年的《招股告示》拍出了7万元的高价。
三、注意鉴别防伪
老股票作伪有两种方式,一是臆造,即伪造历史上从未发行过的股票,以满足猎奇者的好奇心,获取高价,目前发现的有蓝格志股票等;二是彩色复印,即对高档珍贵老股票采用复印的手法,笔者在地摊上曾发现清代宣统年间发行的滇蜀腾越铁路总公司股票空白伪品,就是彩色复印的产物。对臆造股票的辨别方法是,查对各个历史时期发行的股票名称、特征。对复印股票,则应从其票面来进行分析。彩色复印的老股票,其花纹图案不太清晰,而文字却较为清楚,票面上往往刷上茶叶汁等,就像书画作伪一样,纸张也较薄,此外,这类伪股票往往是空白的,没有任何使用过的记录。
四、合理选择品种
老股票以清代和1937年前发行的为上;股票面值越高、股本额越低越好;以银圆、银两为面值的比以国币、金圆券为面值的老股票价高;银行老股票价值均较高。部分收藏者偏重于收藏京、津、沪发行的老股票,而轻视其他地方发行的老股票,这也有失偏颇,其实它们都是我国股票发行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际签发过的老股票上记载了丰富的信息,如购买者名称、购买股额、发行单位关防(即印章)、各次验资的印鉴、转让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对研究我国证券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故收藏者应首选实际签发过的老股票。老股票为纸制品,应多注意防潮、防蛀、防霉变。目前收藏、研究者挖掘出的老股票还很有限,我国发行的第一张股票——清代轮船招商局原始股票仅发现一份,证券史研究空白点仍很多,老股票收藏、研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