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族183;学院化183;一门专业多才&浅谈编辑质量结构的三种模式_一专多能论文

杂族183;学院化183;一门专业多才&浅谈编辑质量结构的三种模式_一专多能论文

杂家#183;学者化#183;一专多能——简论编辑素质结构的三种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杂家论文,三种论文,学者论文,素质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辑主体研究是编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从编辑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对近年来编辑界尤其是高校学报界流行的编辑素质结构的三种模式,即“杂家”、“编辑学者化”及“一专多能”作些初步探讨,并愿以此就教于编辑界同仁。

一、关于“杂家”

编辑须博学,这已是学界共识。但编辑博学应视不同的编辑客体,区别对待,博学也不简单地等同于“杂家”。按笔者的理解,博学主要指知识视野的开阔,“杂家”除应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外,还应在诸多的学科领域有所建树,否则是不能称为“杂家”的。编辑界尤其是学报界提出的编辑应该是“杂家”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完全切合学报编辑的实际。学报与其它理论期刊的明显区别在于学报的多学科,综合性是其显著的特征。学科原本繁多,《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的划分毕竟是粗线条的。1997年《报刊复印资料》增加至113个专题[①](当然并非指113个学科),它主要的收录对象之一就是高校学报刊发的文章。如此众多的学科、专题,要求编辑成为“杂家”,是苛刻的。更何况,现时的学术研究又呈现相关性、交叉性、边缘性的发展态势,新兴学科也不断涌现。至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后,学界少有学术史著作的问世,其中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学科众多,大凡涉及者都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编辑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杂家”,这种现象恐怕也不会出现。目前,学报界有识之士主张学报按照学科、学派或某个特色,进行分类合并,这里除了节约资源,便于文献的检索和利用外,学科众多、编辑成不了“杂家”、不便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也是一因。

持“杂家”论者,除夸大了编辑的能动性外,还忽视了学报的开放性特点。学报不可能按照不同的学科配置相应的编辑,这就决定了学报的编辑工作必须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性,不仅仅表现在“作者·编者·读者”的层面上,在稿件的审理上,同样应当是开放性的,需要借助于编辑以外的专家、学者。现在学报稿件部分采用外审,便是切合实际的做法。当然,编辑的知识面越宽越好,但如果关起门来办刊,笼统要求编辑“杂”而成“家”,那是不现实的。

二、关于“编辑学者化”

“编辑学者化”,是近年来编辑界的焦点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有着较大的模糊性,也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其一,“编辑”与“学者”并不是同一分类标准下的两个并列概念。“编辑”作为名词是职业的名称,“学者”仅为一种称誉。衡量编辑主体的水平和成就,主要以编辑客体的质量为标准;评价“学者”则是以个人的科研成果为主要参照系。提倡“编辑学者化”,有突出强调编辑主体个人的科研成果的倾向。

其二,“编辑”与“学者”的内涵界定不严。现代的编辑客体并不仅仅局限于图书、报刊,还扩展到影视、音像等领域。是不是要求这些行业的编辑都应学者化?“学者”大多在某个领域有突出成就,那么编辑应当成为什么领域的学者?这些都缺乏准确的界说。

其三,“编辑学者化”的提法并不切时。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学者是因从事编辑活动而成为学者的,也有不少的编辑是因学者而成为编辑的,这是无可辨驳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学者化”并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然,笔者并非全盘否定“编辑学者化”某些方面的合理性。(关于合理性,有关文章阐述颇多,不赘)但我们还应对其适用范围作些审视和厘定。(一)“编辑学者化”基本适用于专题性学术理论刊物的文字编辑。如《红楼梦学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如果这些刊物的编辑本身不是红学学者、鲁迅研究专家,要准确地评判文稿的学术质量,胜任编辑工作,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二)“编辑学者化”部分适用于高校学报的文字编辑。学术性是学报的根本属性,缺乏学术性的刊物是不能称为学报的。但如果从学报的这一特性出发,演绎出“高校学报的编辑应该学者化”[②],未免过于简单化,忽视了学报尚有综合性、多学科性的特征。有句行话“隔行如隔山”,这种说法虽有它的局限性,忽视了事物之间、学科之间、学派之间普通联系的一面,但也道出了学科、学派之间确实存在着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这种特殊性和独立性在学术研究上有时还表现得异常的界线分明。学贯中西、通融古今者毕竟只是少数。学报编辑即使虽已成为 某个学科、某个专业的学者,这对提高相应学科、专业的论文的学术质量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学报不可能按照众多学科配置相应编辑,完全依靠有限的学者型的编辑,要从整体上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

三、关于“一专多能”

相对于“编辑学者化”,“一专多能”的论题显得过时。但笔者认为,在现时条件下“一专多能”模式的合理性不容忽视。这里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一专”与“多能”的内涵,“一专”之专指专什么,“多能”究竟指编辑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一专”,指学报编辑应当成为编辑学领域的专家。编辑学是否成立,曾是编辑界的热点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论争和探索之后,编辑学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了自己明确的任务,也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不少学人还在编辑心理学、编辑伦理学、编辑管理学、编辑系统学以及编辑法学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编辑学的地位得到了确认。当然这里并不排除有些人至今尚有“编辑无学”的思想,也不可否认编辑学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包括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弄清楚,但我们不能据此否定编辑学的存在,这跟我们不能因为“美是难的”而否定美学的存在一样。相反,我们认为正由于编辑学处于初创阶段,才更有发展潜力,也更需要编辑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学报编辑从事编辑学的研究,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辑学研究与编辑工作相辅相成,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也有利于编辑科研与工作的协调发展。编辑学以编辑活动为对象,研究编辑主体活动中与客体的矛盾,分析这一矛盾系统中诸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促进编辑活动的优化进行。[③]编辑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它与实际工作异常贴近,其实践性较强,多少带有工作研究的性质,并非是纯理论的研究。编辑之所以应该成为编辑学领域的学者,主要便是基于这一点。

(二)有利用编辑获取学术意识,提高学术素质。学报编辑必须具有学术意识,这种学术意识的培养主要得力于编辑的科研活动。从事编辑学的研究,不是编辑获取学术意识、增强学术判断力和敏感性的唯一途径,但实践证明,这一途径是行之有效的。

(三)可以“正本清流”,树立编辑自身形象。常有人言“编辑不是学者,学者不当编辑”,言下之意是“学者高,编辑低”,“学者当编辑是大材小用”[④]。编辑应当对编辑学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应当成为自己创建的编辑学领域的学者,应当敢于让作者、读者知道编辑是有真才实学的。

由此说来,编辑学应该是学报编辑科研的主攻方向,“一专”之“专”应该界定在编辑学的研究上。如果说“编辑学者化”有合理性的话,那么“学者”的内涵也应是编辑学学者。除此而外,编辑要能胜任编辑工作,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政治敏感性。作为编辑,应当关心国事、时事,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这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学报刊发的是学术论文,但有些稿件与政治的关联性还是很强的,对这类稿件,编辑要保持冷静的政治头脑,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作科学的细致的分析和鉴别。新近颁布的《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⑤],对社会科学理论类期刊,提出了六条政治标准,这也是社会科学理论期刊编辑评判学术论文的政治尺度,学报编辑应当深入地理解和自觉地运用这一标准。

(二)学术判断力。学术判断力,是衡量学报编辑水平的重要尺度。一篇文稿是否具有发表价值,关键是看其学术价值如何。作为学报编辑理应具有较强的学术评判能力,他对文稿评判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编辑自身的学术水平。编辑虽然不可能成为宣传意义上的“杂家”,也不可能成为众多学科的“学者”,但作为学报编辑,一些基本的带有共同性的技能还是应当具备的。编辑应对相关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研究,应当关注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向,了解目前研究中的热点、焦点、分歧点和难点等等,这是编辑判断文稿是否具有学术性以及是否具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是否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最起码的学术素质。另外,编辑还应当注重方法论的学习。大凡论文,都有一定的研究方法,方法是具有共同性的东西,也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东西。研究的严肃性如何,就完全依赖于方法,依赖于行动的方式,一切都在于良好的方法”[⑥]。如果一个编辑对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不能对论文的理论深度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就不能准确地处理这些稿件。

(三)语言文字能力。编辑常与文字打交道,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应该是编辑必备的基本功。1984年7月,教育部在筹建编辑专业的报告中指出,编辑要“有比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⑦]。邹韬奋也曾说过:“关于编辑工作,虽然有特殊的技术,基础仍在写作能力和常识。”[⑧]编辑工作中,语言文字主要应用在组稿计划、方案的起草;文稿的删、削、改;审稿意见的撰写;科研论文的撰著以及样稿的校对等方面。学报编辑应该在工作中自觉地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力求语言的准确、简洁、高雅。

上述三种能力,是高校学报编辑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多能”的内核。当然除此而外,编辑还应具有组织策划能力、版面设计能力等等,限于篇幅,不再展开论述。

综上所述,“杂家”模式、“编辑学者化”模式,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局限表现得极为明显。“一专多能”,是目前学报编辑切合实际、较为合理的一种素质结构模式,这便是本文的结论。

注释:

①此据《复印报刊资料》1997年征订手册,113专题去除C9《社科信息集萃》,尚有112个专题,其中C8《新兴学科》仅作一个专题。

②参见《上饶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第71—73页。

③④参见杨焕章先生《编辑与学者》,《益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⑤见《中国报刊月报》1996年第8期,第33页。

⑥巴甫洛夫语,转引自曹振中先生《迎接编辑学研究新热潮》,《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年增刊。

⑦转引自赵新辉《期刊编辑素质的结构体系》,《编辑学刊》1994年第6期,第59页。

⑧转引自《编辑之友》1993年第5期,第23页。

标签:;  

杂族183;学院化183;一门专业多才&浅谈编辑质量结构的三种模式_一专多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