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塌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阳黎

摘要:道路工程系生命安全,而道路工程因其本身的独特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进而出现一系列工程问题。在诸多道路工程问题中,边坡滑塌是较为典型的一种。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塌处理工作属于一种综合程度较高的工程项目,若不及时处理,会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于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或正常施工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二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塌处理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塌;施工工艺

引言

由于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在运营的高速公路或者在建的高速公路通常都会出现高边坡滑塌现象,进而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运营安全或正常施工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塌处理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某高速公路K158+339.5一K158+540左侧高边坡,坡面岩石破碎,部分坡脚悬空,整个山体的坡率较大,厚度较薄,且有较为明显的分层现场,岩石表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风化现象,碎石坠落时有发生,坡脚护面墙高3m,坡脚碎落台宽2m。某日该路段连续发生滑坡的现象,滑塌最大高差为59m。在险情出现之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内进行反应,开展了一系列的防护、抢修方案,力争对封闭路段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抢通。经过调查,滑坡原因如下:滑体主要由上部山崖岩体风化崩塌后与原坡积土混合堆积而成,风化程度主要是中风化、强风化。本地区雨水是最为主要的地表水来源,而构造裂隙水、孔隙水则是最为主要的地下水补给来源。挖方边坡岩性为震旦系泥灰岩夹薄层状页岩,由于风化程度较为严重,会让其剪切力、结合力大幅度降低,且节理裂隙、层理裂隙不断发育,最后造成沿节理裂隙的坡面岩体出现整体滑塌的现场。

2施工工艺

2.1治理方案

首先将滑坡体清除干净;然后再对滑坡体的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最后采用坡顶、减载、挂网喷混、护坡、锚索、挡墙、锚杆加固、设置截排水设施等方式来综合处治不稳定边坡,使之能够达到天然稳定状态。

2.2分区防护治理措施

该高速公路K158+339.5一K158+540左侧挖方段可分为七个区域。七区为滑塌清理边坡平台区,二区为完整倾斜光滑岩面,六区为滑塌区未清理的边坡,一区为高陡边坡,五区为侧坡脚凌空路段,四区为滑坡体后缘坡面,三区为坡脚高陡临空路段。采用C20现浇混凝土护面、水泥砂浆灌缝的方式来防护七区,采用SNS主动防护系统+锚索框架梁的方式来防护六二区、一区、六一区、三区、五区,采用被动防护网+锚杆框架的方式来防护四区,采用被动防护网的方式来防护二区。具体分区处理措施如下。

2.2.1一区处理措施

一区坡面表面积约1773m-,边坡陡峭,本路段为边坡坡率约1:0.75的顺层边坡,平均坡高32m,侧面凌空面4一7m,切坡脚凌空面3一8m,与大桥桥头之间的距离约10m,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问题,很容易出现沿层间滑动或崩塌的现象,坡脚凌空面基本直立。由于一区的边坡坡面处于凹凸不平的情况,很难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坡面框架梁,为了能够确保四孔锚索共同受力,可采用井型框格的坡面框架梁,锚固长度要大于8m,顺路线方向为3m。

2.2.2二区处理措施

二区坡面表面积约1594m-,为一倾斜岩面,坡率约1:1,坡高约33m,平面较光滑、平整,层间滑动是二区最为主要的危险,安全隐患一般。在二区坡顶外Sm加设截水渗沟和截水沟。

2.2.3三区处理措施

三区坡面表面积约2280m-,切坡脚凌空面3一8m,很容易出现沿层间滑动或者崩塌的情况,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采用锚索框架来处理危险区域坡面,锚杆钻孔间距顺路线方向为3m,沿坡面方向为5m。将锚杆基础重力式挡墙设置在坡脚处,并将被动防护网(高度为44m)设置在墙顶。

2.2.4四区处理措施

四区坡面表面积约2338m2,处于清理平台之上,安全隐患一般。为了避免出现上边坡的层间错动破坏,将全粘结锚杆框架应用于下半边坡,锚杆钻孔间距顺路线方向为4m,沿坡面方向为3.5m。为了避免上边坡出现落石现象,可用主动防护网来进行防护。

2.2.5五区处理措施

五区坡面表面积约1636m2,岩质风化程度较高,夹页岩较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将锚索框架设置在危险区域坡面,锚索钻孔间距顺路线方向为3m,沿坡面方向为4.5m。将被动防护网(高度为44m)设置在墙顶,并且将锚杆基础重力式挡墙设置在坡脚。

2.2.6六一区处理措施

六一区坡面表面积约1246m2,由于坡脚冲切破坏,未有效清理滑塌岩层,安全隐患严重,可能有空洞出现在层间。将锚索框架设置在坡面,锚索钻孔间距顺路线方向为3m,沿坡面方向为4m。将被动防护网(高度为44m)设置在墙顶,并且将锚杆基础重力式挡墙设置在坡脚。

2.2.7六二区处理措施

六二区坡面表面积约924m2,为一平均坡高35m的危险倒三角区,由于坡脚冲切破坏,未有效清理滑塌岩层,安全隐患严重,可能出现裂缝的情况。将锚索框架设置在坡面,锚索钻孔间距顺路线方向为3m,沿坡面方向为4m。将被动防护网(高度为44m)设置在墙顶,并且将锚杆基础重力式挡墙设置在坡脚。

2.2.8七区处理措施

七区坡面表面积约608m2,由于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较易出现渗水的现象,对于滑塌下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可将平台顶的碎石彻底清理,设置平台截水沟,将水泥砂浆注人到平台裂缝中,同时还可用混凝土(厚度为20cm)来对平台边坡抹面。

3、锚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锚杆钻孔必须采用风动干钻成孔,高压风洗孔,严禁水钻,若是锚杆成孔困难时可采用打入式钢花管。②锚杆成孔倾角15°,成孔直径D=130mm,局部区域错杆倾角可结合临近构造物位置和埋深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但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尽行协商解决。③锚杆孔径允许偏差20mm,锚杆水平方向允许偏差100mm,垂直方向允许偏差50mm,锚杆成孔角度允许偏差不超过3%。锚杆的钻孔深度应该超过设计长度不小于0.5m。④注浆时宜边注浆边拔出注浆管,但应确保管口始终处于浆面之下,注浆的过程中应该随时活动注浆管,待浆液出口时可全部拔出,保证浆体灌注密实,施工时可待孔口溢浆5~10秒后可采用塑料袋封闭孔口。⑤锚杆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浆液水灰比为0.4~0.45,注浆压力0.6MPa~1MPa,水泥浆凝固后应及时进行二次补浆。⑥浆液施工时,应搅拌均匀、过筛,随拌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停浆时间超过3h时应用清水疏通注浆管路,避免水泥凝固堵塞。

图一:中空注浆锚杆系统

4结语

在对路边坡塌滑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现场状况进行细致勘察,并且了解其地质结构、与分布情况,进而通过相关人员的分析研究制订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技术以及技术要点与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良好的掌握,进而对路边坡滑塌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固处理。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塌处理工作属于一种综合J胜程度较高的工程项目,若只采用一种处治方式是很难将其彻底根除,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才能够取得既有效又经济的整治效果。

参考文献:

[1]乔红刚.张泳高速公路张家口段K19+176-K19+224段边坡滑塌治理方案比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2013,15(08):190-193.

[2]陈云.浅议公路边坡滑塌处理加固技术要点[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14(04):111-114.

[3]周勇.重庆某隧道进口高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03):145-148.

论文作者:阳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塌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阳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