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与反贫困:定义、衡量与目标_贫困线论文

贫困与反贫困——定义、度量与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论文,度量论文,定义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分析刻画贫困问题,指出:贫困是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困境;一定层面的贫困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不被改善是恶性循环的。在贫困度量方面,作者构造了综合贫困指数,解析琛氏贫困指数的物理意义及应用方法,并给出了洛伦茨曲线和吉尼系数的数学表达方式,使得贫困的度量方法进一步系统和严密。文章最后呼吁,为了减少贫困,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强化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贫困是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国际消除贫困年(1996)之际,联合国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起来,为消除贫困,争取美好未来而努力。

贫困问题既古老又现实,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贯穿着贫困与反贫困的斗争。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贫困问题。我国农村目前仍有六千万贫困人口,到本世纪末要基本解决这六千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一规模巨大的扶贫工程为世人所瞩目。

尽管贫困问题长期困扰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却未得到足够重视,以致于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也不得不大声疾呼:“我衷恳地希望经济学家们在构筑自己的理论大厦时不要忘记给贫困问题留点地位”。〔1〕

本文将从贫困的定义、度量以及反贫困目标这三个方面展开系统分析、论述和刻画。

一、贫困问题素描

贫困的概念及其定义是认识贫困问题的基本点,在有关论及贫困问题的文献中都不同程度地给出了刻画和描述,但都不尽全面和系统。特别是关于贫困的定义众说不一,有的甚至指出是无法确定的。因而关于贫困的定义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里我们从贫困概念的分层描述着手,归纳因素、刻画状态和认识本质,试图给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一)贫困概念的分层描述

1.贫困是一种共通性的生活状况。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赖以生存的生产及生活资料极其贫乏,因此贫困在那个时期是一种共通性的生活状态,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如果说在那个时间因为物质的贫瘠而困扰人类是一个艰巨的问题的话,那也只是人类从落后状态中逐步解脱出来的阶段性历史进程问题,还谈不上是一种社会问题。

2.贫困是一类社会问题。贫困作为一类社会问题的提出,严格说是同私有制伴生的。私有制的产生,也产生出贫富的分化,从大众的贫困中滋养出非贫困来。于是贫困不再具有共通性,而是社会生活中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于是社会生活水平再不只是一个低水平的尺度,至少有高、低两极的分化。这一分化必然产生社会矛盾,是因为分配不公的社会制度和所有制等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至此贫困成为社会问题,成为阶层分化的相对矛盾。由此贫困的概念加注了相对性的注释,也正因为这一概念的延伸和内涵的深刻而使贫困成为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3.贫困是一种社会病态。然而,贫困问题的矛盾深化并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发展问题,从而引起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广泛研究和政治家关注,还只是近百多年的事。18世纪末期以来,由于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兴起,不但使得散布于乡间和手工业作坊的劳动者聚集,而且还不断创造出一批批两手空空的无产者。因此,资本积累的另一方是累积的贫穷,财富的聚敛是以更多的人们成为贫穷者为代价的。过去因为生产力低下而普遍贫穷,但在先进的生产力条件下,贫困依然存在而且更为加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病态,是社会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从根本上诊治这一社会病态的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今的一切贫困灾难,完全是由已不适合于时间条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用建立新社会制度的办法来彻底铲除这一切贫困的手段已经具备。”〔2〕

4.贫困是发展进程中的非均衡矛盾。众所周知,目前发展中国家都还比较贫穷。但这一类贫穷除去历史的成因之外,在现阶段的主要症结是欠发展的问题,是发展进程中的非均衡矛盾;尤其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度,贫困主要是城乡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及个体劳动者素质间的差异等问题。

(二)贫困的定义

贫困与贫穷同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换,后者更为广义一些。但在现代文献中,较多使用的是贫困一词。

贫困现象的社会存在显而易见,然而要给贫困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却十分困难。这如同一门科学的定义一样,需要经过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发展时期的修辞、刻画才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的表述。下面列出了一些不同时期的学者们所给出的贫困定义。他们中既有社会学家,也有经济学家。

1.“贫穷是生活必需品的缺乏。”〔3〕

2.“贫穷是指相对较少的一种状态。”〔4〕

3.“贫困是指收入较少而无力供养自身及家庭的一种低落的生活程度。”〔5〕

4.“贫困是指经济收入低于当时、当地生活必需品购买力的一种失调状况。”〔6〕

5.“贫困是因无适当收入或不善使用(开支),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以及改善健康条件和精神面貌去做有用工作的一种社会状况。”〔7〕

6.“贫困是作为某一特定社会中特定家庭的特征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状态。”〔8 〕“现在仍然存在的绝大部分贫穷是大量的经济不平衡之结果。”〔9〕

上面列出了6种定义,若除去一些相近的说法外, 基本上是一个较完整的清单。第一种定义直接指出贫困是生活必需品的缺乏,内涵基本生存需求的绝对贫困概念;第二种定义则突出贫困的相对性概念。第三、四、五种定义以收入为尺度,并给出了粗略的程度刻画;而第六种定义是定性型的概括。

贫困的概念不难理解,贫困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贫困现象的背后,却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复杂的人文、环境及政治经济因素,换句话说,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而贫困问题也同样深入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确,如若考虑到种种成因和表象,要简明地给贫困下一个定义十分困难。事实上,关于贫困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种说法较为完善。一些学者采用分类刻画的方法,提出历史性贫困、社会性贫困、生产性贫困、资源性贫困、观念性贫困等说法。〔10〕这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反贫困策划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较多的文献中,是从社会文化和经济两方面分别描述贫困概念的。然而无论是哪类贫困,还是从哪方面刻画贫困,都回避不了贫困本身这个原概念。当前,一个可参照的定义是由世界银行给出的: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11〕这个定义的可参照性仅在于对最低生活水准的全球估测(275~370美元,按1985年PPP〔12〕美元计算的年人均收入), 即贫困线的下限和上限。除此之外,这个定义一方面未涉及贫困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将贫困视为一种能力的缺少,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因为许许多多的贫困人口并非缺少这种能力,问题的实质倒是贫困者的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受到的种种制约。

贫困,作为一个词的解释有“不足”的内涵,这已得到共识。但“不足”不仅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模糊概念,用以注解贫困定义会使概念更加含混不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不是字面解释,而是对一种活生生的社会现象的写照。当然,一个简明的定义写照的仅是其本质。那么,贫困的内核或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其一,所有可以列举的贫困因素,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对于贫困者都只产生一个作用——发展制约或障碍。其二,当社会发展到物质极其丰富时,贫困的概念将是些什么新的内涵谁也难定,但可以肯定:现在和过去的人民大众说的贫困普遍指的是一种社会低层生活的境况,在这种境况中的人们大都生活艰难,甚至生命难以维持,处于危机四伏、困境重重的境地。其三,一定层面的贫困积淀将形成一种社会亚文化,这已为社会学家所论断。这种亚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但其所有的负面效应可用一句话概括,即贫困可以滋生和复制自身。我们认为,这也是贫困问题的本质特征之一,不可忽略。

基于以上因素归纳和状态刻画及其可转移特征分析,我们试图对贫困给出一个不但具有本质性,还具有原则性和逻辑性的定义:

贫困是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困境;一定层面的贫困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不被改善将是恶性循环的。

这个定义的原则性、本质性与逻辑性在于:任何贫困境况的陷入都是被迫的,是因为种种因素所致;另一方面,要脱离贫困陷阱,也并非具有了什么能力即可,还需要外部制约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如果贫困者果真“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这对于贫困者来说仅仅是一种发展障碍,而且这一障碍本身还是贫困状况恶性循环的结果。

二、贫困度量及其应用分析

(一)基础度量指标

1.贫困发生率:贫困发生率是描述贫困现象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是从贫困人口在其人口总体中所占比例的角度,反映贫困现象的社会存在的面或发生率,故称为贫困发生率。若用H表示贫困发生率,n表示人口总体数量,q表示贫困人口数,则

但因为总体人口及其中的贫困人口均是不断变化的,故H 又称为贫困人口调查指数,是调查时点数据(一般以年度为统计期)。

2.贫困缺口(总差额):贫困缺口侧重从经济收入差额的角度度量贫困的程度,或者说为了消除贫困,使得所有贫困者的经济收入都超越贫困线尚需要的社会财力。先给定贫困线z(凡收入低于z者划入贫困人口行列):

设y[,i]表示贫困者的经济收入(y[,i]<z,i=1,2…,q),G表示贫困缺口。则G值越小,表示贫困缺口越小,反之亦然。

3.贫困缺口率:由G(贫困缺口),q(贫困人口数)及z(贫困线)可组成另一贫困度量指标I,称为贫困缺口率,用公式表示:

分母为q与z的乘积,即假设均以贫困线计贫困者经济收入水平时的贫困人口总收入,或称为理论上的最大贫困缺口。因为当y[,i]=0 (i=1,2,…,q)时,

因此,I的直接含义是实际总差额与理论总差额的比值,显然,

0<I<1

I值越小,贫困程度越轻,当I接近0值时, 说明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基本接近贫困线已达到脱贫的临界点。反之,I值越大, 社会贫困现象越严重,当趋向1时,表示贫困阶层的人们基本没有经济来源, 必须靠政府救济给予生活资助,因而贫困缺口达到最大量。

进一步解析指标量I的表达式,即可知其另一层内在含义。 令g[,i]=z-y[,i],(i=1,2,…,q,)表示第i个贫困者达到贫困线的经济收入差额(缺口),则

其中

,为平均差额(差额均值)。

4.贫困线指数:直接用贫困线(脱贫最低收入)同总体人均收入相比较,其比值也反映一个人口社会的贫困问题,定义为贫困线指数,用K表示:

5.综合指数:如果将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及贫困线指数组合起来,可得到另一个新的贫困指标量。我们定义:

R=H·I·K

(6)

称R为综合贫困指数。显然,若相对贫困人口越多, 贫困缺口越大,贫困指数越高,则贫困问题越加严重。这由贫困综合指数得以反映和度量。从经济活动的角度,贫困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收入,综合指数正是体现了这一内核。事实上,

式中,表示国民总收入;,为前面定义的贫困缺口。

因此,综合指数实际表示贫困缺口占国民总收入的份额(或比重),是将贫困问题放置全社会中来考察,度量其社会经济负重程度。综合指数由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及贫困线指数组合而成。反过来说,它又可分解成三个方面的贫困指标量。因此,贫困综合指数既可用于贫困地区间的综合比较,也可用于贫困地区间的特点及特征分析。

(二)标准化度量

以上基础指标是统计绝对量或为绝对量的相对比值,简洁明了,计算方便,是度量贫困的基本指标量。但不同地区(国度)间的贫困问题都有着显著的内在差别,即使在一些基础指标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其贫困的形态或程度都可能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基础指标着重从整体角度给出计量而未考虑贫困人口的个体差异。因此,反映贫困结构差异的度量,还必须从贫困人口的收入分布着手,必须对每个贫困者的收入及缓减其贫困现状的问题加以考虑。

另一方面,为了地区(国度)间的分析比较,还必须对指标量进行标准化。

为便于分析,假定人口的收入y[,i],(i=1,2,…,q,…,n )按序排列(由少到多),即

y[,i]≤y[,i],当其仅当i<j

于是最穷的人排在最前面,前q个人均为贫困者。 越穷其个体的贫困缺口越大,就越是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或社会福利。或者说,对于不同程度的贫困者应给予相应的社会福利,使得所有贫困者在得到政府或社会的资助下,都能达到一个基本相同的经济生活水准。贫困问题的标准化度量,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进行构造的。

1.福利加权数(福利方程)

对于收入越低者,就应给予较多的福利补贴。从计量上讲,收入少,则贫困缺口大,需配以较大的福利权数。按上假设,y[,i](i=1,2,…,q)是递增序列,因而贫困差额(缺口)g[,i](g[,i]=z-y[,i],i=1,2,…,q) 则是递减序列,按差额大就应配以较大权数的原则,则可考虑一个递减序列作为相对应的福利加权数。显然,最方便而又最简单的递减序列就是自然数1至q的反序,即q,q-1,…2,1。同时,q为贫困人口数,在加权求和后以q(及n,z)为常量可以得到更贴切的贫困因素分解。

2.琛氏贫困指数

琛氏指数的构造及其物理含义

A.K.Sen在70年代中期(1974 )给出了一个标准化度量的一般性公式:

称为琛氏贫困指数,式中W[,i]是福利加权数,U 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化需要所配置的常数(在取定之前可视为q,n,z的函数, 即U=U(q,n),或U=U(n,z)等,使得0≤P[,i]<1)。

令W[,i]=q+1-i,i=1,2,…,q.

分别令为总体人均收入, 可得到琛氏贫困指数的两个表达式:

为便于分析,我们对(8)式稍作变形:

式中I[,i](i=1,2,…,q)表示第i个贫困者的贫困缺口比,V(i=1,2,…,q)为相应的加权因子。因此(8)式中的P[,s1]表示以贫困线为参照的贫困缺口比加权和。

同样(9)式可变形为

式中J[,i](j=1,2,…,q) 表示贫困者相对于总体人均收入的收入的缺口比。故(9 )式中的P[,s2]实际表示以总体人均收入为参照的收入缺口比加权和。

因此,琛氏贫困指数是对所有贫困人口在一个人口总体中的贫困缺口比(或收入缺口比)的福利加权。其中P[,s1]反映缓减贫困的基本福利需要(以贫困线为相对量),P[,s2]反映贫困人口达到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对负担。换句话说,琛氏贫困的指数是从脱贫与达到社会人均水平两个目标,考察贫困问题的相对程度,分别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相对度量。

琛氏贫困指数的缺陷

其次,以q,q-1,…,2,1为权数, 只是满足了贫困缺口大应赋予较大权数的基本要求,而这一权数本身仅表示贫困人口的序号(反序),它与贫困缺口分量g[,i]并无内在联系,因而这两者结合不可能有更深入的物理含义。

琛氏贫困指数的多种表达式

在(8)、(9)两式的基础上,A.K.Sen于1976 年又给出了一个改进的指标:

和一个简易计量指标:

P[,s4]=H〔I+G(1-I)〕

(11)

式中H、I、G分别为前面所述的贫困发生率, 贫困缺口率和贫困缺口。

继A.K.Sen贫困指数的工作之后,Dominique Ton,N.Takayama 及N.C.Kakwan等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也给出了一些贫困指标量,但都基本是在A.K.Sen给出的框架((7)式:贫困指标一般模式)内重新构造系数U或权数W[,i],例如令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琛氏指数,在理论及方法上并未超越A.K.Sen 的基础工作。

(三)洛伦茨(Lovenz)曲线与吉尼(gini)系数

1.洛伦茨曲线的形态与吉尼系数的定义

洛伦茨曲线是按总收入与总人口的百分数计量的累计收入频率分布(收入分布通常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即收入函数是一个单调增函数)。如图1 所示:收入与人口(纵轴与横轴)均按其总量的百分数比为计量单位。L为洛伦茨曲线,S[,1]表示L与对角线OA围成的面积,S[,2]表示L与OP、AP围成的面积,吉尼系数G定义为:

图1 洛伦茨曲线

比值G反映出收入分配的不平均状况。 如果收入分配是绝对平均的,则累计收入频率曲线(洛伦茨曲线)应为对角线OA,即人口与收入的比重衡等(任意百分比的人口占有相同百分比的总收入)。

显然,S[,1]+S[,2]为△OPA的面积,在图1的坐标系下,其值为,所以

绝对平均的收入分配在一个较大的人口社会中几乎是没有的。而不平均就存在相对低收入,因而这部分人口的累计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重就必然达不到相对应的人口比重,又因为这部分人按序被排在最前面,所以往后累计只是逐步填补这一缺口,这就使得曲线L虽为累计频数,其图形必然是下凹的。

2.洛伦茨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与吉尼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

设收入函数y=y(p),p∈〔0,n〕,y(0),则总收入

如果再对表示人口数量的坐标轴压缩,即进行坐标变换p=nu, 把区间〔0,n〕变换成区间〔0,1〕。

于是u∈〔0,1〕,dp=ndu,y(p)=y(nu)

由(15)、(16)、(17)式得到相应的吉尼系数计算公式。

三、反贫困目标

造成贫困的因素很多,理论上这些因素都应是反贫困的目标。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是这样。原因在于:其一,贫困就普遍而论总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是一个综合症结。其二,致穷因素尽管方方面面,但这些因素都是相关的,或互为因果,或相辅相成。根据综合症结的特征,必须综合治理;根据因素关联的特征,必须攻其主要矛盾。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确定反贫困目标的原则。

(一)人力资本投资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这句话直接了当的意思是:劳动者也拥有资本——自身的劳动力,这种资本称为人力资本——非物质资本。或者说人力资本是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这里指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即人力资本具有质量要素,这是区别于物质资本的本质属性。由此而不难理解在劳动力可充裕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13〕中,其人力资本也具有稀缺性。

所以,在发展中国家,根据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的分析,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的弹性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14〕这是二元经济模式的先决条件,也是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但这里的可无限供给的弹性主要指劳动力的数量,指既充足又廉价的劳动力。然而,传统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刘易斯用“劳动力的充裕”或“无限的供给弹性”表述)怎样才能和可能被现代部门吸纳呢?这正是问题关键。特别对于贫困劳动者,大都处于“过剩劳动力”的行列,他们怎样才能在由现代部门开拓的就业天地中找到一席之地呢?如果说劳动力的转移是现代生产部门发展的必然,那么,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就是对劳动者的必然要求,对于要摆脱贫困的劳动者就是更迫切的要求。

因此,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力素质无疑是反贫困的一大目标,而且是根本性的目标。这不但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更由于在现代生产的条件下,低素质的劳动力是过剩的,已无用武之地。劳动者的劳力卖不出去,就没有了求生之路,贫困就是当然的了。那么,怎样提高素质呢?这就需要投资。通过教育及生产技能培训的人力投资既高劳动力素质,从而被现代生产部门所吸收。这样,贫困者的劳力才出卖得出去,这些人力才可能形成资本,从而贫困者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资本——人力资本,这是贫困者赖以发展和摆脱贫困的根本要素。

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需要经过人力投资才能实现的,这已由欧文·费歇尔(Owen Fisher)和舒尔茨等经济学家所论述。 发展实践证明:人力投资既能使个人经济受益,又能使社会经济受益。所以,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发展和摆脱贫困的动力。正如舒尔茨指出:“当前仍然存在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投资的机会遭到挫折的结果。”〔15〕

(二)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

虽然反贫困的实现最终有待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能减缓贫困,不适当的经济增长甚至还可能扩大和加重贫困。因为社会总量的增加可能仅属于少部分人所有。换句话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也是一种增长方式。这样的增长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当然不可取,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以摆脱贫困为发展目标的。

无论怎样高深莫测的发展模式,它的效果只有两种:是多数人受益还是少数人得利。而达到哪种效果是通过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税收、储蓄、投资、福利等政策和行为)实现的?这样说是不是又陷入了公平与效率的两难境地呢?非也。首先,并不是有效率就一定没有公平(这里指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绝对的公平是从来没有的),或者有公平就不会有效率。虽然效率与公平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确是一对矛盾,但他们从来也没有这样绝对化。只是认为追求效率就要牺牲一些公平。请看萨缪尔森〔16〕是这样说的:“当各国试图把收入在它们的公民中间平等地分配时,它们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对积极性和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问到,为了更公平地分割社会馅饼,需要牺牲它的多大部分?”〔17〕这句话至多认为效率是以牺牲公平为前提,更何况所说的前提是悬空的:从来没有平等分配收入的经济社会,也没有哪个经济社会试图去平等分配收入。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也只能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另一位与萨缪尔森同时代的著名经济学家奥肯是这样说的:“我们无法既得到市场效率的蛋糕,又公平地分享它。”〔18〕这里的假设,又是莫须有。在经济体制健全的社会,分享市场效率的首先是国家,至于这个国家是否代表大多数民众的利益,那是政体和制度的问题。因此参与分享的自然是产生效率的,至于分享多少由社会分配原则和经济规律所定。事实上,人们一旦参与了市场经济,就没有人想到可以不劳而获,也没有谁再试图去公平分享利益。当然,我们承认平等与效率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确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但两者并不是绝对化的二律背反。从“平等分配收入”这个前提的虚无到“公平分享”这个假定的莫须有,“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就根本不知是从何说起了。如果说公平与效率一定是呈现负相关的规律,那么总还存在一个两者均有的弹性过程,事实上,西方经济的发展哪一天不是处在这样的弹性过程中呢?

其次,并不是没有公平就一定有效率。试想,最大的不公平就是财富集中到一个人手里。这样就能产生最大的效率吗?历史的悲剧早已证明这是注定走向反面的。

因此,既有一定的市场效率,又有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存在,事实上整个发展中国家走的正是这样的发展道路。而且,从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来看,兼顾扶贫的投资和分配与市场效率不但不冲突,相反还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与发达国家的现在和过去都根本不同。第一,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世界潮流为打破封闭的落后状态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压力。第二,发展中国家普遍试验的“飞地”〔19〕建设,使之有了一定规模的现代经济模块。一方面可与世界经济循环接轨而加速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作为“增长极”对贫困地区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其扩散功能也必然波及贫困地区。这说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机遇前所未有,内外因素的作用还可大大缩短反贫困的进程。而且,贫困地区的变革(早期主要是促进劳动力转移)这本身既是“飞地”增长的功能作用,又是基本前提。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二元经济状态下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是反贫困的目标和途径,另一方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这就使我们找到了既减少贫困又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

(三)人口控制、资源与环境保护

人口控制之所以成为反贫困的一大目标,是因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人口出生率均居高不下,使得人口数量成倍增加,人口压迫生产力的境况日趋严重,有限的耕地和资源超负荷地承载着人口增长的种种负担。所以,西方学者说南半球(指贫穷的国家)的处境不幸被马尔萨斯言中〔20〕。一个世纪前马尔萨斯是这样说的:“随着人口的加倍和再加倍,正像地球的体积减半,再减半一样——直到最后缩减到这种程度,粮食和基本生活资料下降到生存所必需的水平以下”。“由于自然界提供的土地数量是固定的,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粮食生产不能按几何级数与人口保持同步增长”。当然,马尔萨没有预计到他的“两个级数的增长说法”〔21〕就在一个世纪前被惊恐的人们一经冷静思考之后,就已认识到它的谬误之处。至于一百多年的今天,技术革新的奇迹、生育节制的全球行为,这更是马尔萨斯所始料不及的。尽管两种生产绝非是马尔萨斯所断言的两种级数的增长模式和由此导出的悲惨境况,但他在上一个世纪就指出无抑制的人口增长将会导致食物供给的危机,这不能不说是警世之言。

第三世界的贫穷当然与负荷沉重的人口压力密切相关,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减轻压力和最终摆脱负担。一方面必须发展生产和加大人力投资,尽可能地吸收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必须最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不然,经济增长的效率就会耗散在过速增长的人口负担之中。而经济不发展又怎样摆脱贫穷呢?

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必须保护或再生资源,必须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这与人口控制同等重要,因为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是生产发展的原生条件。正因为人口压力过重使得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而造成种种发展障碍,就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不然就可能真的陷入了马尔萨斯所设想的困境。

(四)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一定程度地缩减贫困范围,还是从总体发展水平超越贫困线,都需要一个稳定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因此,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秩序是反贫困的基本前提。社会动荡是不可能发展生产的,混乱的经济秩序只能对不法者有利。无论是前一种社会环境,还是后一种经济状况,对于贫穷者都是雪上加霜,导致更多人的贫穷。在各国的发展史上都有这样的经验教训。

关于社会稳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西方经济学中论及甚少。可能因为资本具有超越时空的自由度和无孔不入的属性,经济扩张可以使得资本游离到世界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角落。因而只要存在经济扩张的可能性,就无需过多考虑某个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性问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缺少的正是这种物质性资本,具有无限供给弹性的只是非物质性的人力资本。因此,发展中国家只能立足于本国本土的条件去寻求发展,自力更生才是根本出路。社会动乱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在这样的状态下反贫困是无从谈起的。

所以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条件,这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应该看到,可持续发展的其他支持条件在发展中国家都有待创造和改善。例如前面所述的资源与环境支持条件,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以减缓压力。此外,技术进步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总之,摆脱贫困需要一个稳定持续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支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是反贫困必须具备的社会经济环境。

注释:

〔1〕〔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67页。

〔2〕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7页。

〔3〕 Smith,S.G.Social pathology,P.41.

〔4〕 Fairchild,H.P.Applied Sociology,P.142.

〔5〕 Dexter,R.C.:Social Adjustment.

〔6〕 Queen and Mann:Social pathology,P.249.

〔7〕 Gilin G.L.:Poverty and Dependency,P.24.

〔8〕 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北京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

〔9〕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65页。

〔10〕 原华荣:《生产性贫困与社会性贫困》,《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6期。

〔11〕 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贫困问题·社会发展指标》,第26页。

〔12〕 PPP,购买力平价。

〔13〕〔14〕〔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页。

〔15〕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第6页。

〔16〕 保罗·A·萨缪尔森,美国经济学家, 诺贝尔奖金经济学奖获得者(1970)。

〔17〕 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第1247页。

〔18〕 亚瑟·奥肯(Arthur M.OKum,1928—1980):《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

〔19〕 “飞地”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原指一国位于别国境内与本土不相连的小块地区。在二元经济状态中,实际指一国经济中以现代经济为特征、发展迅速的地区,即所谓“经济开发区”或“特别经济区”。

〔20〕 见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341页。

〔21〕 指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物质按算术级数增长。

标签:;  ;  ;  ;  ;  ;  ;  ;  ;  

贫困与反贫困:定义、衡量与目标_贫困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