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筑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1
摘要: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划生态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对于高度发展文明的城市建设而言,需要以生态城市规划发展为基础,不断提升城市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水平。城市的生态发展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整体发展需求,明确城市生态建设的初级阶段,对相关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从实际情况中分析判断对城市生态规划不利的各类因素。尽可能的调整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建设的要点,结合实际情况准确的分析城市规划生态设计的优势方案。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1生态城市规划概念及现状
1.1生态城市规划概念
城市建设离不开环境,没有好的环境城市建设则是失败的,在以往城市开发中,过度浪费城市资源,导致资源短缺,使城市陷入发展困局,作为一个城市,要想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需要在生态上下功夫,通过生态城市建设保证城市发展科学性、高起点。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特点,通过对经济、社会的导入,使自然环境更加符合生态要素,符合时代需求,生态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前提基础,从根本上能够解决好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矛盾,使人类更加舒适的生活与工作,建设出符合城市人口定位与功能的区域。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也就是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
1.2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城市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的恶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呈现了这样情形,使城市发展陷入误区,没有良好的未来,城市发展经济是正确的,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没有良好的生态,再强大的经济也是无用的。当前来看,我国各地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总体上是不断在恶化,微观的局部在改善,对环境投入不大,意识也有待提升,投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环境被破坏的速度,各地生态问题告急,赤字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城市生态污染破坏的现状主要体现到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沙漠化扩展速度加快、草原功能退化、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等方面,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特别是由于人类生活导致的废渣、垃圾对城市形成了包围,使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重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付出了巨大的生态成本,但事实上生态指标不达标,也从侧面影响经济未来健康发展。
2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城市建设是为人类服务的,需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指标,城市生态设计需要为人类生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营造舒适的局部环境,通过对生态的良好利用,形成健康舒适的温度、湿度、良好通风环境、清洁空气、合理光照,使人类生活更加舒适,物质的提高需要与生态有机结合,保护好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做贡献,人类相关活动的出发点是避免破坏自然生态,使自然环境负面影响不断减少。
2.1环境为本的原则
人类的生存不仅是物质,还有相关的周边环境,如果环境质量不合格,扫尾造成人类健康影响,优质的环境空间能为人们先进分子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影响人类生存,决定未来发展。建设城市时,需要良好选择材料,对能源建设全面定位,减少高能材料使用率,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实现城市健康良性的循环发展,根据人的需要解决好自然与建设的关系,使环境生态能够再生、替代。把自然环境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化,充分掌握当地自然条件,利用好环境资源,尽量维持原有地理地貌,保持原有自然环境延续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科学布局原则
城市建设涉及到的方面众多,只有全面做好综合规划,才能形成布局合理,节能低耗的城市生态,使城市生活污染得到改善,实现科学布局。城市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本着合理的原则,综合运用好城市地理、水气、地质等条件,通过长期战略规划,使城市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排放得到有效处理,变害为宝形成废弃物再利用,确保城市生态综合指标满足要求。
2.3整体效果原则
城市规划不是局部改变,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思路,通过科学配置资源,不断做到功能的配套与完善,形成城市未来可以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保证生态类型符合自然规律,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实现生态各子系统协调功能。
3城市规划设计生态表现
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关键内容,需要在城市生态规划时,做好自然条件资源调研,通过对当地自然条件的了解,进一步发挥好系统支撑,比如水资源的合理、土地资源的调整划分、能源资源的创新推广、交通资源的科学布局,以此保证城市生态与功能的协调一致,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产业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体系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确保实现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要有长远规划,保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稳定发展,实现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对城市生态设计时,需要良好把握。
3.1城市生态设计
城市是建筑物、交通线、功能区的组成体,各种类型功能的区块形成一个大的体量,城市建设需要保证城市功能的前提下,不断保护生态,需要合理规划,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空间,实现城市良好生态圈层,体现城市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相统一。
3.2城市功能设计
城市空间的建立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由多个区间合理协调,通过对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保证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合理,全面满足城市生态建设需求形成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通过功能区划,确保居民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规划建立各种功能性场所,保证生活秩序健康发展。要本着生态理论原则,按照各功能区所需条件、居民的心理诉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合理安排功能布局,对居民密集区建立医院和学校,对商业区建立物流与运输,形成城市高速运转,保证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展现城市经济实力。
3.3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内不仅有高大的建筑物,还要有一定数量的绿地,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更是城市不可缺少的内容,需要重点进行考虑,合理布局城市内部绿化空间,为人文理念寻求支撑。绿地布局选择时,要根据城市情况选择乔、灌、草等,形成学层次复层绿化体系,确保城市垂直、平面绿化的呈现,把生态与居住结合起来,发挥出绿地生态作用,使绿地生态完全融入整个城市环境网络。
3.4文化生态建设
城市需要品位,需要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文化功能体现着城市价值,对城市形象有良好的促进,良好的城市文化体系,可以进一步强化城市吸引力,城市规划时,需要不断挖掘特色、内涵,建立起城市特色的丰富城市文化,不断创作出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城市群,实现城市文化生态良好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建设中,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规范管理制度,以有效的尊重方式,充分提升生态平衡建设保护管理水平,以持续的,联合性的建设标准,为人类提供良好的自然和谐发展水平,实现对人类社会的综合有效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3]李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
[4]杨子莹.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
论文作者:金熙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环境论文; 功能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人类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