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河农场中学 付冰
语文姓“语”。语文课堂不能失去语文的色彩,必须要立足并扣住文本,同时也要注意语文素养的培养,要交给学生评点语言文字的方法,回归本色。让语言学习和人文精神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从而实现文道统一。
1、转变教法,立足文本。坚持咬文嚼字的原则。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那么就要坚持“咬文嚼字”的原则,就可以回归文本。聚焦语言,真正做到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因此,教学中要反复提醒学生从文章中寻找依据,要品读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句,从而让学生真正回归文本。“咬文嚼字”原则要求设计问题的角度要小,要尽量曲问,避免直问,以引起学生“咬”“嚼”的兴趣。还可采用换字法、体会言外之意法。
2、立足文本,平等对话
对话过程中我给我自己的定位是:我不是一言堂,我是发言首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首席的职责就是:营造对话氛围---使对话在宽松、民主、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组织对话过程---使对话始终围绕当前的话题进行。
如我在教学《回忆鲁迅先生》时,设计为“与名篇交流”、“与名家对话”、“直面心灵”三个环节,扣住文本不架空文本。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不能传授知识,因为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要把握“到位”而不是“越位”的原则。
3、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不要什么都包揽,明确是谁在学习。很多的时候阅读教学质量低下,与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有关。教师的教是无法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的,一定让学生亲历亲为,在自主学习中感受语文味,提高语文的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如学习《土地的誓言》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就要在朗读中感悟爱国情和乡情,体现语文味。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如对《土地的誓言》中“泛滥”和“埋葬”的理解,及对第一段最后几句话的含义的理解等。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个性化的阅读。课堂上既有对学生评点方法的引导,更有对于阅读文章方法的传授。将三个纬度定位为读文、读人、读自己。方法上的指导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注重诵读
要让语文课堂书声朗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本不读通读透,无论怎样讲解,无论怎样合作探究,都是隔靴搔痒,徒劳无益的。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调动耳、目、心、口等多种感官,具有再现作品情景、触发情感、引发想象、引起心灵共鸣的功能。因此
(1)重朗读 朗读是亲近和理解语言的前提,也是进入文本的必要一环。在朗读中,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辞质朴,情感真挚,就适宜在朗读中体会,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可以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地体会那种对父亲依依不舍的情感。
(2).阅读时间要充分 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对于课上朗读,短小的篇幅适宜集体朗读,较长的篇幅宜选取部分集体朗读、自由朗读。整篇文章应该给学生预留课前预习时间,在这时间段朗读。总之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充分的时间来阅读文本。
(3).寻找切入点 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一些细微处,仔细阅读,细细揣摩,才能品出精妙之处5、结合语境,把握文章整体之美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文本语境,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把握文章主旨,体悟作者思想感情。只有面对文本,激活学生原有的体验,形成共鸣,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把当前的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结合语境,读懂作者。文本细读的大语境是指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生活情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阅读教学时,联系大语境也是实现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两个典故,要理解诗人李白在此处用典的意图,就得联系李白的生活背景。实际上,文本细读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营造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体味文本结构的深层含义,领悟作者情感。
如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收到异于传统教学的特别效果,上出语文味。
论文作者:付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文本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语境论文; 语言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