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回顾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乐剧论文,中国论文,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人们经常担心的所谓“世纪末情绪”相反,近年来(1997-1999)的中国原创音乐剧,起先是由于迎接香港回归,接着是即将面临世纪转换及千禧之盛,又值建国50周年及澳门回归大庆,值此诸喜将临之际,各地艺术家克服困难,抖擞精神,纷纷奉献自己的力作,使这一时段原创音乐剧的创演形势终于走出低谷,呈现出节节上升的势头。
95、96:“滑铁卢”之败
这一时段的原创音乐剧创作演出活动,是在前两年(1995,1996)中国音乐剧连遭“滑铁卢”的基地上向前推进的,因此起步维艰,预热不易。
1995年10月,由中国音乐剧研究会制作的《秧歌浪漫曲》在北京国际剧院首演。与人们的热烈期望相反,圈内人士及普通观众对此剧的反应十分冷淡,卖座率不足两成,其余均是赠票,票房收入仅能勉强支付剧场场租,100万元投资颗粒无收。
1996年夏,全国歌剧音乐剧调演在哈尔滨举行。受其鼓舞,音乐剧创演热度上升,参演剧目有总政歌剧团制作的《芦花白,木棉红》,湖南郴州歌剧团制作的《无手的军礼》,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制作的《海风吹来》,共3部。早些时候, 上海舞美艺术中心制作的《夜半歌魂》亦在这个东方第一大都市的云峰剧场公演。
我因故未去哈尔滨,但问过许多观摩归来的同行,反应竟是出人意料的一致——冷淡。人们本来对这些“主旋律”作品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它们能够摆脱以往同类题材粗制滥造的陋习,在艺术质量上能有一个较大的改观。谁知旧病复发,令人失望。在我国艺术界,一直有一种在题材上追求主旋律、但艺术上却不愿花苦功夫的顽症,这种病症也污染了音乐剧界。盲目追奖逐名之风愈刮愈烈,实在是害人不浅。
《夜半歌魂》的制作者们将它定名为“大型情景音乐剧”,从中国这个范围说,这是一部可以称得上是大投资的大制作,据称,该剧投资总额达500万人民币,创中国音乐剧单本剧投资之冠。其舞台装置、 灯光、音响迹近豪华,歌舞场面五色斑斓,营造出十分精彩、有时甚至是令人惊异的剧场视听效果;舞台叙事方式和场面的组接转换也颇为自由流畅,看出导演对于音乐剧形式的独到理解。可惜,该剧在剧本创作上故弄玄虚,有时为了制造悬念故意将已经相当纷乱的情节线索搞得更加扑朔迷离,令大多数观众如堕五里雾中;作曲家也未能把握住音乐剧的感觉,全剧音乐写得臃肿沉重,呆滞刻板,因此在艺术整体上是失败的,在商业上仅收回投资的10%。
以上几个剧目的失败,尤其是《秋歌浪漫曲》和《夜半歌魂》的惨败,使原本就处于低谷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因连遭“滑铁卢”而一下子跌入谷底,给业内人士以重大打击,创作者和投资者对中国音乐剧的“原创路线”以及所谓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的“三大”时尚心生疑惧,不免望而却步,信心大减;与“原创路线”恰成对照的是,“描红路线”显出极为强劲的势头,《西区的故事》《想变成人的猫》以及《皇帝的新装》等几部翻译过来的儿童音乐剧陆续公演并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
97、98:从谷底攀援
对于中国原创音乐剧来说,1997年上半年是在可怕的沉寂中度过的,到了10月,一出《四毛英雄传》终于打破沉寂,新组建的珠海市音乐剧团以特区人特有的气魄和新意向人们奉献出自己的精心之作。此剧首先在珠海打响,接着进军上海,旋又巡演于苏南,继而高歌晋京,在艺术和市场两方面均取得不俗成绩,总算为处于谷底中的中国原创音乐剧挣回了颜面,增添了光彩。然而,《四毛英雄传》在1997年只是一枝独秀,音乐剧市场依然显出孤掌难鸣式的无奈。
1998年,情况有了稍许改善。其标志是:5月,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音乐话剧《歌星与猩猩》在上海公演,观众反响热烈,媒体亦有佳评;12月11日,广西柳州歌舞剧团制作的《白莲》在柳州上演,并理直气壮地打出“音乐剧”的旗帜。后经加工修改后于1999年晋京演出,并以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引起首都同行和观众的好评。
中国原创音乐剧正是在这种从谷底起步、经过两年的顽强攀援和逐渐增温、3部作品的连续铺垫,才迎来了生气勃勃、红红火火的1999 年的。
难忘99:花开满地红
1999年音乐剧的“春雷第一声”,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马兰工作室制作的黄梅音乐喜剧《秋千架》,显示出戏曲界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的胆略和气魄。此剧1月18日在合肥首演,观众和圈内人士褒贬不一; 后来经过调整修改晋京演出,只不过晋京时已经不再用“黄梅音乐喜剧”之名,而回到“黄梅戏”的旧称了,想必余秋雨和马兰伉俪自有其苦衷。
独立制作人李盾制作的《西施》则是另一种样式的音乐剧,它的演出场所不是在剧场,而是在歌舞厅中,因而我名之曰“歌舞厅音乐剧”。李盾雄心勃勃,向社会公开承诺要把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合称《四季美人》搬上音乐剧舞台,而《西施》正是《四季美人》的第一部。1999年5月28 日此剧在北京“金童玉女娱乐超市”歌舞厅首演后,据说效益可观,看来观众对这种“歌舞厅音乐剧”还是认可的。
《西施》首演后第3天,即1999年5月30日,由北京儿艺制作的儿童音乐剧《蜜里逃生》向首都孩子们献上了一份厚礼。这部现代童话幻想剧,因其幻想奇特、色彩瑰丽、歌舞并重、寓教于乐而颇受孩子们的喜爱。
1999年8月24日, 总政歌剧团制作的《玉鸟兵站》在北京国安剧院上演,不过制作者小心翼翼地将它称为“轻歌剧”,恐是为避免“是不是(或“像不像”)音乐剧”的无谓争论之故,可算用心良苦。但因其一、二度创作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故而剧场演出的反应虽较热烈,但尚不够火爆,专家和媒体的评论也较为冷静。该剧在全军文艺调演中共获15个奖项,其中包括作曲、配器及表演(戴玉强)3项一等奖。
相比之下,四川艺术剧院制作的《未来组合》,其商业化操作声势之大、广告铺天盖地、媒体佳评如潮的盛况,在中国原创音乐剧历史上,自《夜半歌魂》以来没有一家剧组可与之相提并论,在剧组散发的宣传材料中,竟出现了“有的观众连看29场”这样的语句。据称,此剧10月在四川成都首演时即引起轰动,在晋京演出获得成功后,又在全国许多省市作了巡回演出,看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取得了丰收。
河南省武秀之歌剧音乐剧研究所和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制作的《中国蝴蝶》,是一出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创编的古装音乐剧,其演员阵容均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民族歌剧班的学生。这是一部实践武秀之教授“三结合唱法”被将之市场化的实验剧目,11月14日在郑州首演时即得到省内外专家及当地观众的首肯,后又在省内巡演,一方面锻炼队伍,一方面听取意见,积极为第2版的修改作准备。
1999年12月在南京“江苏省音乐舞蹈节”上首演的《快乐推销员》由江苏镇江市艺术剧院制作,是本年度公演的最后一部音乐剧。该剧剧本原是江苏省歌舞剧院征集音乐剧剧本时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的作品,也是一部都市青春剧。演出时观众反应热烈,在专家中亦有较好评价。目前亦在积极修改加工中。
总之,1997年—1999年间在国内上演的原创音乐剧计有10部:《四毛英雄传》、《歌星与猩猩》、《白莲》、《秋千架》(合肥版)、《西施》、《蜜里逃生》、《玉鸟兵站》、《未来组合》、《中国蝴蝶》、《快乐推销员》,其中后7部都是1999年的作品。这也说明, 经过艺术家和投资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原创音乐剧已经根本摆脱了连遭“滑铁卢”之败的心理阴影,逐步走出低谷,踏上新的征途;而中国音乐剧的“原创路线”,也开始焕发出固有的生命活力,正以新的姿态充满信心地迎接市场的挑战。
成就与问题的总体评估
总体来说,这一时段的中国原创音乐剧,成绩很大,问题不少。
就成绩而言,从大多数剧目的艺术面貌看,我们对音乐剧这种新型舞台戏剧样式,无论是对欧美音乐剧历史、现状及其流行趋势的了解,还是对其艺术和商业化本性的理解和认识,对其艺术高度综合性的把握,对各个构成成分(包括表演艺术)的驾驭和综合能力,比之此前10余年间的任何一个时段都有长足进步;我们对中国原创音乐剧应当追求的崇高美学理想,对它的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以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制作目标,对中国音乐剧产业化的市场前景,认识得更加清醒,实践得更加坚决,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从业者队伍也更加壮大。不用说,像《四毛英雄传》、《未来组合》这类经过市场检验效益可喜的剧目使我们信心大增、人气更旺,就是一些目前在市场上暂时不被看好的剧目,其潜在的商业前景也是不可小觑的——谁敢断言,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磨炼,一夜之间忽然一炮走红、轰动宇内的杰作就一定不会从它们当中脱颖而出?
问题当然很多,有的还带有根本性质。大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美学观念上走出误区问题
首先将美学误区问题提出来探讨,是因为这些误区确实给创作实践带来不小的危害。
误区之一,是把音乐剧风格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组合状态的多变性、灵活性看得过窄过死,往往将歌舞剧这一种风格、一种样式定于一尊,认为非此便“不是音乐剧”或“不像音乐剧”,这就在美学观念上作茧自缚了。于是,由这种“定于一尊”观念生发出来的“小媳妇”心态开始在圈内滋长起来、蔓延开去,用各种清规戒律束缚思想,以一种模式衡量一切,致使创作上缩手缩脚,小心翼翼,不敢依据自己的题材和体裁需要放胆创新。对此,我们要大力倡导“泛音乐剧”观念,以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原创音乐剧的创作,积极鼓励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艺术精神,提倡各种形式和组合状态的音乐剧的充分发展和自由竞赛。我以为,非如此便不可能有中国原创音乐剧的百花齐放。
误区之二,是对音乐剧中舞蹈成分和话剧成分的理解和把握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把音乐剧舞蹈过分泛化,创作上受“大晚会”“歌伴舞”“舞伴歌”的消极影响严重,有的剧目甚至到了每歌必舞、为舞而舞的地步,且又不注意舞蹈与情节、与人物的内在联系,以至于大量风俗性、色彩性舞蹈充斥舞台;二是忽视音乐剧与大歌剧的基本区别,对所谓“话剧加唱”和话剧场面采取不适当的排斥态度,过分强调音乐“连成板块”的意义。实际上,就我国原创音乐剧绝大多数剧目的目前状况和观众的接受水平而言,基本上还处在歌、舞、说3 种成分并重的阶段,其组合状态与《音乐之声》、《窈窕淑女》相似,对这3 种成分畸轻畸重的做法不利于这一剧种的健康发展。
艺术创作上苦练内功问题
经过将近20年的艰苦实践,我们对音乐剧艺术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离市场和观众对我们的要求依然相差甚远。中国原创音乐剧之所以至今尚未诞生足以令市场轰动、使观众疯狂的杰作,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艺术功力不够。这一切首先深刻地反映在剧本、音乐、舞蹈、舞台美术、表演等各个艺术部门的创作中——例如不少剧目的失败是由剧本的构思、主题、情节、人物诸因素站不住造成的;而歌曲写作的平庸、音乐语言的“大路货”、配器与录音制作的“急就章”也是随处可见;舞蹈语汇的陈旧和舞蹈创作的非戏剧化倾向、舞美设计与制作的敷衍了事和“赚钱至上”的不良作风、演员知识结构和表演技能的严重“瘸腿”等等,更是比比皆是。以上相关人等,如不痛下决心,克服浮躁,潜心艺术,苦练内功,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成熟是无日可期的。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部门艺术家”苦练内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部音乐剧在艺术上成功与否,更取决于将各个艺术门类整合为一个有机艺术整体的统帅部成员——制作人、艺术总监乃至导演的艺术眼光、整体把握和驾驭能力。因此,对于这些处于剧组中心地位的人来说,在艺术上苦练内功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重要,也更加艰巨。
商业操作上开拓市场问题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理论上矢口否认音乐剧的商业化本性了,更不会有哪个从业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占领市场,征服观众,获取丰厚利润。但迄今为止鲜有成功者,是何道理?这就要在市场操作方面认真检讨了。
我以为,在当前音乐剧产业化远未成型、音乐剧市场依然低迷的情况下,从业者对音乐剧商业化操作的认识水平和运作能力都还处在“瞎子摸象”阶段。从队伍结构看,文化人对“市场”及“商业化”等概念陌生得很,剧院领导和投资商(他们一般在剧组中均担任制作人角色)对文化和文化市场也知之甚少。因此,对于市场调查取样、观众审美心理分析、文化市场走向、广告宣传策略、票务推销、演出安排、衍生产品的设计制作与销售之类环节以及它们的相互衔接,既无足够认识,更无操作经验,好一点的,将物质产品生产、推销的那一套经验直接搬用到文化市场中来,有的甚至对自己胡吹乱捧,把功夫用在媒体的广告炒作上,声势不小,但收效甚微,等而下之的还要起反作用,在观众中失去信誉;差一点的,只好信马由缰,听其自然,完全放弃了商业化操作的努力,在严酷的市场考验面前碰钉子便是难以避免的了。
另外还有一个误解,即以为商业化操作是策划和广告部门的事情,与艺术生产部门无关——这个看法,贻害无穷!许多剧目的失败,均由此埋下祸根。须知,音乐剧的商业化本性,是渗透在创作、制作全过程并具体体现在各个艺术部门和它们的整体综合中的,它绝对地要求我们必须在艺术上贴近观众、贴近市场,绝对地要求所有艺术部门必须达到一定的商业化标准——这就是音乐剧在艺术上的通俗性、娱乐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标准。当然,也有不少艺术家在理论上不是不知道这些要求,但他们往往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和惯性思维去替代瞬息万变的观众喜好和市场需求,凭“想当然”去决定作品的艺术趣味和风格面貌,其结果必然是观众不喜欢,市场不接纳。这就印证了一个规律:一部音乐剧若在艺术上没有刺激观众,引爆市场的闪光点、兴奋点、燃烧点,何来市场热点和商业卖点可言?
狂狷预期: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未来10年
中国有句古训:“失败乃成功之母”。中国人特别善于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失败铺就阶梯,一步步登向成功之顶。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做“知耻而后勇”——知道了弱点与不足所在,也就获得了克服它们的勇气、智慧和方法,成功还会远么?
是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已经艰难曲折地经过了20年的实践,总体来说失败教训大大多于成功经验。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后人都是一笔宝贵财富。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从世纪初到《演艺船》的诞生,用了近30年的时间;英国人从40—50年代即开始音乐剧本土化的实践,直到80年代才取得世界性的成功;我们的近邻日本,其音乐剧本土化实践也是起于50年代,至今还没有诞生一部享誉全球的原创剧目,只好以搬演欧美经典剧目为主造就了一个发达的音乐剧产业和音乐剧市场。相比之下,中国原创音乐剧起步虽晚,但起点较高,就以我们的一些较好剧目与日本的《想变成人的猫》和《李香兰》相比,在艺术上的差距未必就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大。何况我们有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深厚的音乐戏剧传统,这是当代艺术家从事音乐剧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而20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现代音乐戏剧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成就,也给当代音乐剧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实现腾飞梦想的客观条件。从主观方面说,在目前音乐剧的从业者队伍中,已然人才济济,群贤云集,而且还有大批艺术家正蓄势以待,随时准备加入音乐剧行列;大批游资也在紧盯音乐剧这个“朝阳产业”,一旦看准目标,便义无反顾,以图一搏。据悉,文化部已订出计划,拟在2000年底或2001年初举办首届“全国音乐剧调演”,以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为音乐剧市场加温,推动其未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只需假以时日,摆正位置,克服浮躁,虚心学习,积累经验,苦练内功,开拓市场,勇于实践,放胆探索,那么就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来10年中,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强劲崛起、市场成熟、观众疯狂、佳作迭出并由某一剧目一举轰动世界的辉煌局面,便不再是疯话和梦想。
有鉴于此,我对自己的“狂狷预期”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