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3 讨论在泌尿外科临床,尿路感染是一种极其常见的院内感染性泌尿系疾病,由于发病位置的不同,亦可被称为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发病后,患者多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急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也存在腰痛、肉眼血尿、发热、寒战等不良现象,如不能尽快接受对症治疗,不仅会引发菌血症、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病症,而且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器官功能,进而造成病死风险[3]。尿路感染多是因为细菌侵入造成,因此,临床检验或诊断该类疾病时,常将细菌培养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虽然该类检验方式的应用有助于获得明确的诊断结果,但昂贵的检验费用、漫长的检验时间,均会对进一步治疗造成不利影响[4]。所以,早期诊断尿路感染时,临床应该选择一种更加方便快捷、诊断率高的检验方式,避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还能促使患者早日接受对症治疗,缓解各类不适症状。在临床检验中,尿常规属“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其他两项为:血常规和便常规)。将尿常规应用于尿路感染等疾病的诊断中,由于该方式不仅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用时较短等特点,而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在准确率,进而会被广大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和推崇[5]。在本组课题中,分别取50例尿路感染患者和50例志愿者的尿液样本,经过检验分析,研究组患者尿样中的亚硝酸盐呈阳性,且细菌计数、白细胞计数等临床相关检验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与廖国林、李江萍等学者[6]的论著结果相一致,说明给予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可获得确切的检验效果,并能够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45%、73.68%和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与刘婧、王芳等学者[7]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为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较高的临床资料。因此,将尿常规检查应用于尿路感染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判断患者尿样中的细菌计数、白细胞计数,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不良反应,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早期诊断。此外,借助尿常规检查,还能进一步判断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位置,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及干预方案。综上所述,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并且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和推广。参考文献:[1]王迪,金磊,陈锟, 等.尿液肝素结合蛋白浓度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12):953-958. [2]吴苑,郑微,李靖, 等.尿液中肝素结合蛋白和白介素6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对细菌性尿路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4):312-317. [3]徐茜.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谱与耐药性及尿常规诊疗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3):1995-1998. [4]罗鹰,桂学文,苏钢锋, 等.三种非发热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5):426-429. [5]张景皓,方毅,杨峰, 等.不同富集法联合MALDI-TOF MS检测中段尿病原菌的临床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6):440-445. [6]廖国林,李江萍.成人尿标本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11):1153-1157. [7]刘婧,王芳,吕文涛, 等.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4):1994-1995.
论文作者:朱文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患者论文; 尿路感染论文; 尿常规论文; 细菌论文; 白细胞论文; 价值论文; 亚硝酸盐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1月1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