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什么,怎么学?_现代社会论文

今天学什么,怎么学?_现代社会论文

今天,学什么和怎样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代社会应当学习什么?

现代社会发展之迅疾实在难于描述,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沃伦·本尼斯说过,对于这种变革的速度和规模描述“只有夸大其词倒反近于真实”。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任何一个现代社会成员都感到了眩晕。急剧的社会变革是一条不断的创新洪流,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的主要竞争手段。英特尔集团创始人之一摩尔早在1965年预言,电脑微处理器的记忆容量每18个月将增加1倍。根据这种预测, 该集团制定了“定时出击”策略,这个策略要求根据预测及早安排日程表,定时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开辟新市场。

社会变革就是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现代社会充满着创新。这一点只要把现代社会与死水一潭的中世纪社会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现代,许多学者之所以埋怨复制性思维过盛,是因为人们的创新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所致。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创新也就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通的自觉的行为。

1996年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奥本海姆著文《〈新闻周刊〉的上网版本做些什么?》写道,在美国电脑网络上设置“谈话”节目已经非常普遍,谈话时,那些同时上网的人都能打字参与,而每一个人的信息在屏幕上飞驰而过,他们就像在大街上寻找刺激的人一样,想集聚他们很困难,《新闻周刊》在网上讨论的话题经常是有争议的重要新闻,在讨论中任何优秀的作家和写作技巧都显得不足,网上最有效的话通常出奇的简单。美国《新闻周刊》经验的意义在于对于未来人才素养要求的启示,迄今为止的信息爆炸早已使人们很难适应,互联网络将使信息爆炸的“当量”剧增,互联网络是未来的生活方式,筛选、吸纳、整合外部信息将成为未来人才的最基本的能力,所谓整合,就是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创造就是整合后的升华,创造浪潮是信息社会的特征。可以认为《新闻周刊》的经验宣布了未来人才的根本能力和未来学习的根本目标:创造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文化素养。

(二)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从何而来?创造是思维对已有的文化要素整合的产物,它是在诸多文化要素中提炼出的内在联系的结果。有的人很用功,掌握了大量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在他们口中、笔下却是杂乱无章的,更没有从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有的人却能够根据看起来很平常的资料提出属于自己的深刻思想,并且叙述清晰。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有没有整合升华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主体对客观世界信息的吸收是通过主体认知结构进行的,认知结构对外来信息经过筛选、加工然后吸收到自身之中。这种加工过程便是寻找普遍联系的整合过程和依靠想象力在这个整合过程之中将这种联系升华的过程,这便是创造过程。

主体认知结构的整体就是文化素养,它含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创造过程中两者是不可分的。文化素养高的人,如庄子所说大脑犹如“十日齐出,万物皆照”,触类旁通,“思之无涯”,“精神四达并流”,创造的“活水”永无枯竭。任何外来的渊博学问和操作经验都不过是形成文化素养不可或缺的材料,它们应当是趋于均衡的。17世纪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里曾经极其推崇“有教养的人”,这种人“不是数学家,不是传教士,也不是雄辩家,而是有教养的人,我惟一喜欢这种全面性”。这似乎与通才教育的思想相一致,与后现代主义观念不一致,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全面发展的乌托邦已被解构,真正的全面性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帕斯卡尔还说过:“凡事略知一二,胜于全知一事”。可能帕氏已经意识到真正的全面性难以企及。对一件事物来说,“略知一二”难于与“全面性”有缘,但是散点式的“凡事略知一二”就是从不同侧面和层次去观察世界。从一般意义上讲,“全知一事”对于所认识的特定事物来说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说确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如果对于其他事物知之甚少的话);从深刻的意义上讲,对于特定事物的“全知一事”必将以对于整个世界和历史的全面认识为前提,仍是不可能的。我们认识世界整体的出路就在于“凡事略知一二”,这样才可能构成对世界整体具有时代意义的、相对全面的认识,并可能冲破仅仅是“数学家”一类的“全知一事。”当局者迷的局限。

对于世界的认识,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自然要尽量多地掌握知识和信息,但是掌握知识和信息的数量并不是惟一的,它是有条件的。作为专业工作者自然要更多的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和信息,但是获得创造力的关键却在于掌握趋于全面的大致均衡的专业内外的知识和信息。一方面要有可观的量,另一方面要有知识和信息趋于全面的较为均衡的结构。

最难于获得的能力是对各种知识的整合升华能力,而整合升华能力的灵魂是时代的先进观念,因为任何创造都是在时代话语框架之内发生的,落后于时代的“创造”是不可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有些创造一时还不能为社会所接受,不是因为它落后于时代,而是它超越了一般人的眼光,看到了社会的潜在需要,它终将为社会所接受。先进观念与趋于均衡的知识结构互动互补,符合时代需要的创造便在其中诞生。帕斯卡尔在《思想录》里还说,人不过是能思想的芦苇,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可以说,人类的全部力量也在于思想。思想观念既是加工、吸纳信息的动力和标准,又是这个加工过程中的产物。思想和知识互动,共同组成文化素养、认识结构,知识是思想的原料和基础,思想是知识的升华,文化素养的核心。创造便在这种互动中产生和释放。

在教育改革中通才教育呼吁已久,它是对工业社会碎片化、机械论的反拨。中国的计划体制在社会、学术和教育的碎片之间塞进了厚厚的绝缘层,使弊端更甚。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历代学者几乎以皓首穷经、流疏经典为荣,缺乏批判精神和思想家成就。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特别黑暗下的产物,其影响特别深远。进入90年代,学界风尚被概括为“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现”,学者回归书斋,艰苦经营,对于中国精英文化社会地位的初步确立、多元文化格局的初步形成做出了贡献,但是鄙薄思想探索的风气也随之发生。这种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学术背景不能不使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通才教育的目标是仅仅满足学问的传承还是应当更进一步:培育创造能力和思想家?

与通才教育相并行的呼吁是加强动手能力的培训。这种能力出自于现代社会发展太快的现实,它曾经为热中于操作层面教育的人们提供了根据。但是应当如何理解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可以理解为操作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但是操作能力的训练还只是最起码的、应付眼前的训练,远不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动手能力应当界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既包括操作能力,更包括发现新发展处理新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独立决策解决诸如发展方向的能力。面对社会的急剧变革,操作性的训练很有必要,但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方法将越来越多地归入昙花一现,以当下应用操作为半径的学习,机械地对应社会实务发展的训练,只能越来越被动,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主动途径恰恰在于建立在文化素养基础上的创造能力的培育。

随着现代社会对应用人才需求量的激增,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教育以及以应用为基点的成人教育发展极为迅速,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本科后教育也在迅速发展,并且涌现出一批研究型大学,现代高等教育出现了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发展分野。这两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但是在培养创造能力这一点上应当是一致的。如果说大众化高等教育以应用为宗旨,可以不必致力于创造能力的培养,那它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通才教育、操作训练都是必要的,但是通才难以通,操作花易败,惟有创造能力的培育才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出路。吕洞宾可以点石成金,那个聪明的小孩硬是不要吕洞宾点出来的金子,而是要他的手指头。教育和学习应当重点关注的就是这个“手指头”,而不是“金子”。

(三)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学习?

社会的急速变革,知识爆炸和急速更新,促使成年人普遍地卷进了不断的学习之中。从初级的农业技术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到高等函授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及在职硕士、博士教育,种类繁多。现代教育迅速冲出了校园走向整个社会,教育迅速冲开了传统的受教育的年龄段栅栏,流向人的终身。教育的社会化是现代社会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现代社会是学习社会,是教育社会,未来社会更是学习社会、教育社会。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描绘成这样的道路:硬件(物质生产)比重在退却,软件(文化、教育、学习和信息传播等)比重在扩展。

但是,面对着滚滚而来的新知识洪水的冲击,想在知识洪水里学会游泳,赶上知识洪水的潮头并非易事。如果不会学习,即使一生全部时间都用于学习也是无济于事的。早在70年代,国外就有人计算过,一个化学家用全部工作时间阅读含有新知的化学论文,一年之中也只能阅读其中1/60。因此,只是学习知识不是现代社会学习的出路, 更不是未来社会的学习出路。学习必须另寻佳径。

那么,这种佳径是什么?它就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创造力的培育。

创造力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而且还是长远能力的衍生能力。创造力旺盛的人可以在不需要脱产的条件下随时随地吸纳新的知识,创造新的能力。社会发展速度太快,有些知识和技能仍然需要脱产学习,在非脱产学习中系统的知识学习也是必要的,但是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只能通过这种衍生能力随时随地、“略知一二”地吸纳和学习。这种衍生能力基于一种注意力。注意力是一种心理素质,是关于人的非常有限的一种资源,它只能被分配到很有限的领域。这种资源是不可代替、不可分享的。当大量信息进入感觉之中时,如果不加注意,很快就会滑落消失。当某一类信息被长期注意,你就可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如果我们没有一种特定的注意力,不能有效地选择信息,那么我们必将被信息洪水所吞没,糊里糊涂,一事无成,何谈创造能力生成。但是我们又需要“凡事略知一二”,这似乎是矛盾的。问题在于注意力不应当理解为对表象事物的注意力,而应当理解为对某种价值或某种问题的注意力。人的思维中有两种思维方式,一是发散性思维,一种是收敛性思维,前者可以帮组我们视野开阔,“凡事略知一二”,光这样是不行的,会使我们不着边际;后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各种信息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关于你的注意力方向的联系,只有这种联系才可能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加工,集中到一定的领域和问题上来形成创造力。处于时代话语框架之内的心理注意力可以在头脑里形成一种兴奋点,正是这种兴奋点可以在头脑中构造成一个社会需要的、最有效的信息筛选加工厂,使我们学会在信息洪水里游泳,不断的获取最有用的信息,和永不枯竭的创造力。这是一种能力的衍生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现代社会之舟已经驶入可持续发展航道的今天,航船上的人们也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是克服所谓“后劲不足”,保证终生跟上社会发展,不断焕发创造力的惟一可靠途径。

(四)学习是游戏

动物基本上只会追求物质满足,有时也有一点精神享受,譬如游戏,但是十分简单而直觉。人之所以成为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有意义追求,有精神。人面对的世界,不仅是物质的,而且还是有意义的。对于人来说,虽然物质的保证是最基本的保证,但是物质享受只是初步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高级的享受。在知识和精神领域有着无限的美妙世界,是物质世界无法比拟的。人的好奇心理是与生俱来的,从人学的视角看,不断地学习是人的本质的展现。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学习就是到这个知识和精神世界里,到这个意义世界里漫游,去领略那里的名山大川的无限风光,去品尝那里的美味佳肴。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心理的渴求,心理的满足,是人的深层精神需要,它使人生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使人生健康和圆满。学习需要刻苦,但是学习更是一种快乐,在学习中刻苦酿造快乐。学习总是会有功利性的结果,但是,仅仅从功利出发去学习,却是违背人的本质的苦役。从兴趣和爱好出发去学习,既是一种享受又可以转化为功利之果,当然这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它一旦实现了这种转化,它所带来的就不是小的功利之果,而是大的功利之果,即将实现由无用向大用的质的重大飞跃。这是学习的理想的、纯净的状态,在现实学习中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争取在最大的程度上解放我们的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游戏和创造力的酿造活动。

但是,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学的过于干涩、艰苦,而难于有点乐趣。这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关,也与学员学习境界有关。很多学员学习的目的仅仅是那一张文凭,于是,应试便是学习的一切,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套题、猜题,考试作弊,这里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有的成人学习者见到老师监考严厉,居然在考场上对监考老师凄然愤然地说:“你干吗这样不讲情面,你知道我们学习多么不容易吗?”这样的学习是死去活来的学习,是活受罪,有什么意思?有什么价值?更有胸无点墨却有权有势者的成人学习者,自己并不学习,却可以花钱买文凭,或走后门提前获得试卷,或找人代考,从而获得文凭。这不是地地道道的假冒伪劣又是什么?这使我想起了法国大诗人保尔·瓦莱里说的话:“我毫不犹豫地宣称,文凭是文化的死敌。”我想,瓦莱里所说的“文凭”应当是这种为文凭而文凭而获得的文凭。指望这样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就是指望水中可以捞月,他们的文凭只是一个水中的月亮,文化素养、创造力只是在天上那个月亮那里才有。为了文凭的学习是在欺人,更是在嘲弄他们自己,折腾他们自己,与自己过不去。

还有一种学习境界,学习者并不只是甚至就不是为了获得文凭,而是为了获取可以立刻变成工作成绩直接的知识和经验。这种学习目的也往往会使学习者感到失望,失去学习兴趣。因为别人的知识和经验是别人在彼此彼地获取的,学习者的工作是在此时此地发生的,别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可能完全适应学习者的此时此地的条件,没有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改造、扬弃、整合升华为文化素养的过程是没用的,至少是没有大用的。

(五)让学习充满个性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美国掀起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浪潮,“学校个性化”呼声高涨,后来发展成“自选教育”。所谓自选教育是指学生及其家长可以按其自身的意愿选择教育内容,学校则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以保证学生的自由选择。自选教育打破了整齐划一的传统教育模式,形式繁多,发展很快。进入80年代,英、美更出现了教育回归家庭的趋势,80年代到90年代孩子在家庭里接受教育的规模增长了两倍,90年代中期达到100万人之多。 民众的这种选择是出自对于传统学校教育泯灭个性的不满。教育回归家庭表明以个人为本位的而又不失去集体教育的个人主义教育正在兴起。

师生之间每天交换思想、看法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传统教育方式之一,人们只有在这种相互倾听、争论的气氛中才能激发活力,开阔思路,张扬个性,培养创造能力。这种教育不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都是大行于世的,它所体现的是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其本质是追求个性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只有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社会才有活力,才能进步。可惜的是随着西汉独尊儒术的提出,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历史社会价值越来越取向否定个人主义而崇尚整体主义,这种整体主义是在整体名义之下行专制统治之实的哲学。而西方个人主义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期间工业文明使个性普遍受到一定的压抑,60年代兴起的信息社会正在使个性从“大烟囱”的镇压之下重新解放出来。托夫勒最早发展,信息时代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财富和权力,而人的想法、情感也越来越成为财富增长的因素,教育回归家庭可以认为是信息社会回归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而电脑网络的出现正在大规模地推动这一过程。电脑网络是最具全球化的而又最具个人化的工具。当代教育已经在网络上向着个人主义方向发展。据报道,哈佛商学院开设了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多媒体教程,学生在网上可以采访大公司的负责人,调阅他们的资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学生组织讨论,而教师在“电子辅导时间”里参与讨论并给与辅导。

创造力的源泉只属于个人,群体的创造力是个体创造力的集合和互补,鲜明的个性是发挥创造力的前提,任何创造都闪耀着个性的光辉,没有个性的解放就谈不上社会广泛的创造力的形成。每个人都有创造力活跃的不同领域,所学习的和所从事的专业是否恰好重叠于创造力最活跃的领域往往需要经过不断的碰撞、实验、选择之后才有可能发现。现行的统一教学计划、大班上课的教学可以称之为整体主义教育,与工业社会大批量生产相一致,扼杀个性,很难提供这种选择,是扼杀创造力的教育;个人主义教育则可以充分尊重个性,提供这种试验选择。个人主义教育并不排斥集体上课,老师上课可以提供较多的信息供学生选择,但是这种集体上课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那种对于学生关、卡、压的上课方式是违背人性的,是教师无能的表现。由于充分尊重个性使个人主义教育真正充满着爱,这种爱是转化为热爱人生、热爱他人、热爱社会乃至热爱宇宙万物的积极价值观最切实的途径,而这种价值观是发现和激活特殊才能的基础。

关于英、美教育回归家庭的报道认为,家庭有钱雇佣家庭教师和先进的传播手段的普及是使其成为可能的条件,正在迅速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将是一个趋于无限开放的、全息的文化巨系统,网络教育将为受教育者提供几乎无限的选择机会从而有条件尊重他们的个性,并为趋于全面性的教育提供可能性,使兼收并包的理想得以充分地展现。个人主义教育是指以因人施教的、培养个性为基础的教育,它并不脱离集体主义教育,受教育者面对面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积极价值观所必需的,单单面对电脑的教育可能引发可怕的教育危机,这已在电视病中得到某种预示。在未来历史条件下尊重个性的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的整合是有待于未来探索的重大问题。电脑网络的出现对整合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为造就大批天才和普遍的社会创造力提供了空前的可能性,大规模的误人子弟和扼杀天才可能成为过去。这个时代大学的优势将是对天才的选择和集中。天才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必须是在有相应天赋的人身上才有可能,以个人为本位的教育和学习将通过对人才的普遍遴选使其成为培养天才的普遍途径。《网络与教育》所介绍的网上教育情况以及教育回归家庭的报道是一种警示:以教师为中心的整体主义教育时代行将过去,以个人为本位的、突出个性的、与集体主义相结合的个人主义教育时代即将到来。与此同时,学习也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事——在网络上和其他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的事。学习将是未来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最重要的又是最有趣的生活内容。

未来的生活是学习的生活,未来的学习是生活中的学习。

标签:;  ;  ;  ;  

今天学什么,怎么学?_现代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