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研究相结合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研究相结合_邓小平理论论文

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文献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结合起来论文,党和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领导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献,其中包括重要的决议和决定、重要的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报告和讲话等。认真学习这些重要文献,对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体现。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邓小平理论首先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中,这是自明之理。但同时,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邓小平理论也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这些重要文献,大多数是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或参与下制定的,有些重要文献邓小平同志虽未亲自参与制定,也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所以它们都是邓小平理论的体现。

这些重要文献中有许多是直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例如中共十四大报告的有关内容、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文章等。文献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精髓、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导意义以及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所应该认真学习的。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对邓小平理论的这些丰富和发展,同样体现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阐明了党和国家的纲领、路线以及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是邓小平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具体化。通过学习这些重要文献,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更深刻地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提高我们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把邓小平理论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之中。

因此,为了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我们不但要重视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的科学著作,同时也要重视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把学习邓小平著作与学习这些重要文献结合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正确地评价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总结了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

这些重要文献对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作了正确的评价。例如,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全党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建国32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反右派斗争、“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庐山会议、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都作出了正确的评价,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社会原因和主观因素。此后,在党的有关文献中,也对党和国家的有关重大事件作了正确的评价,如十四大报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些重大决策的评价,十五大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评价和邓小平理论的评价等。

这些重要文献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并指出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决议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函义、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强调要把作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区别开来。在后来党的有关文献中,例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以及其他有关文献中,也有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进行评价的内容。

这些重要文献正确地总结了建国以来乃至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不但总结了建国32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而且还总结了建国前28年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此外,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文献中,在历次中央全会的文献中,在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和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的文献中,一般都有总结历史经验方面的内容。例如,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总结了改革开放14年来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文献,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的经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文献,总结了“八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其他有关的报告或讲话中,往往也有许多总结历史经验的内容。

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正确评价,对党和国家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统一全党全国人民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提高全党全国人民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每个共产党员,每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都应从这些文献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基本政策。例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现阶段我国的国情特点,总结了在认识国情问题上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十四大报告肯定了十三大报告在这个问题上的历史功绩,并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正确认识国情问题的重要性,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更全面、更深入的阐述。在党和国家的其他有关文献中,也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现阶段国情特点的内容。

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也体现在这些文献中。如十三大报告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完善的表述,并对这个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十四大报告重申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怎样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十五大报告继续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展开,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就作了系统的论述,在十五大报告中又作了进一步的新的概括。

在这些文献中,还有的是党和国家制定的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因此,只有认真学习、了解这些重要文献,才能不断提高政策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做好各项实际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必然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问题,反映着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对一定问题的认识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的发展、深化和不断完善。学习这些重要文献,可以使我们了解党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更深刻地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更深刻地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标签:;  ;  ;  ;  

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研究相结合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