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 2012考试新领域中“金融素养”的发展趋势及启示_财经论文

PISA 2012测试新领域“财经素养”的动向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动向论文,新领域论文,启示论文,测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12年起,由OECD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增加了一个新的国际选项——“财经素养”(Financial Literacy)测试,参加PISA 2012测试的6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有18个国家(包括中国上海)选择了参加这一领域的测试。这是大型国际测试项目中首次引入“财经素养”概念并加以评估。与PISA测试的核心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相比,财经素养在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还没有明确的对应学科。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财经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历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个人如何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家庭财富、国家如何确保经济有序和稳定,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正如PISA测试的总体理念——关注15岁孩子面向未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能力那样,财经素养无疑是当前和未来人们的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素养。本文将介绍PISA 2012测试中的新领域“财经素养”的框架内容和测评工具,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评估财经素养的意义

PISA测试不是直接评价学校教育中教授的知识或技能,而是评估年轻人应用所学知识或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PISA称之为“为生活做好准备”的程度,因此虽然许多国家都没有把财经教育列入中小学课程,但是PISA仍然重视评价学生使用与财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PISA之所以收集许多国家和经济体的15岁孩子在财经素养方面的信息,目的是提供一系列丰富的国际比较数据,为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做出基于证据的决策服务。关于财经素养的国际比较数据要能够回答这些问题:面对越来越全球化的经济和日益复杂的金融体系,年轻人在多大程度上做好了准备?从财经素养的角度来看,谁能够引领未来?可见,PISA财经素养测试的目的是为教育决策服务,特别是那些在国际经济和金融方面想要保持稳定、增长的国家或地区的决策层。

在PISA测试中,素养指的是学生把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主要内容领域的能力,以及他们在多种情境之下提出、解决并解释问题时能够进行分析、推理及有效沟通的能力。PISA测试的素养具有前瞻性,它聚焦于年轻人利用他们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应对真实挑战的能力,而不仅仅着眼于他们所掌握的特定课程内容的程度[2]。

PISA中的财经素养主要指的是个人财经素养,区别于包括诸如供需原理、市场结构等更广泛概念的经济素养。财经素养涉及个体理解、管理和计划他们自己及其家庭的财经事务的方式方法。与其他PISA素养定义一样,财经素养的定义蕴含了个体作为社会中能思考能行动的一员的重要性,它对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能够产生影响,也有助于国家甚至全球稳定、生产以及发展。

二、财经素养的评估框架[3]

(一)财经素养的定义

在PISA 2012测试的财经素养评估框架中,给出了如下的操作性定义:“财经素养是一种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解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以便在广泛的财经背景中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并能够参与经济生活”[3]。

尽管简单的知识再现不是PISA评估的主要目的,财经素养还是会与一些基本的经济、财务、金融等知识相关,但在这个定义中,运用“理解力”和“技能”(即“有效的行动”)才是关键要素。其中“理解力”聚焦的是在现实情境下激活知识、转化和应用他们的个人理财知识做出有效的财务决定的能力。“技能”包括一般的认知过程,例如提取信息、对照和对比、推断和评估等在财经背景中的应用,既有与数学素养有关的基础技能(例如计算百分率或者把一种货币转换为另外一种货币的能力),也包括与语言有关的技能(例如阅读和解读广告及合同文字的能力)。此外,财经素养也涉及管理那些影响金融决策的情感等心理因素的技能。

(二)财经素养的架构

在上述定义下,PISA 2012测试中财经素养领域以内容(Content)、过程(Process)、背景(Context)三个维度架构起一个空间立方体来表达,并识别出每个维度中不同的因素或类别分别加以表述。

1.内容

财经素养的内容包括知识和理解力,它们是素养结构中的必要部分,被视为实施一项特定任务所必需使用的知识和理解力的范围。目前PISA财经素养内容维度分为四个类别:

货币和交易。这一内容致力于考察与学生个人财务问题相关的宽泛领域,如日常支付、开销、货币价值、银行卡、支票、银行账户等。在这个内容领域中的任务要求学生表现出:理解货币是用来兑换商品和服务的,能够分辨个人亲自支付或通过网络支付等方式的不同点,通过考虑个人特定需求和情形能够弄懂规格不同的消费品中哪一个更划算,能够检查列在银行账单上的交易记录并注意到不合常规之处,会使用信用卡和借记卡等。

规划和理财。这一内容涉及考察学生对个人收入和资金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计划及管理。这一内容领域涉及的任务要求学生表现出: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收入并计算,能够通过草拟预算来安排定期的开销和储蓄,懂得如何操控预算中各种因素,理解创造财富的观念、储蓄中复合利息的影响以及投资产品的利弊所在,懂得为其他长期目标或预期变化情况进行储蓄的好处,能够估计通过不同教育和培训方式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利弊,理解通过贷款还款建立信用可以使消费逐渐变得更加得心应手等。

风险和回报。这一内容是个人财经素养的核心领域,包括考察在一系列财经背景中获得可能资金收入或损失的理解力,以及认识到多种管理、平衡和抵御风险的方法的能力。在这个领域有两类特别重要的风险。第一类涉及个体无法承担的资金损失,例如灾难性损失或反复性损失。第二类是金融产品的固有风险,例如信贷协定中利率的变化性。这一内容包括对为什么一些储蓄或投资方法比另外一些风险更大的问题的认知能力,也包括对如何降低个人资本的风险和收益多样化的理解能力,还包括对大量现存的适用于不同需求和情形的保险产品的识别能力。这一内容范畴主要对学生相关的潜在风险和收益的理解力进行考察:如多种投资和储蓄工具类型,多种信贷方式,账单支付和信贷协定方面的违约等,利率和外汇汇率以及市场波动等。

金融环境。这一内容领域涉及金融世界的独特个性和特点,包括知道消费者在金融市场及一般的理财环境下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金融合约的主要含义。从广泛的意义上说,金融环境同样包含对经济条件和国家政策变化产生的结果的理解力,例如利率的变化、通货膨胀、征税及福利待遇。

2.过程

过程是用于描述学生面对任务所采用的心理策略或方法。对于过程的分类与认知过程本身有关,用来描述学生对领域相关概念的认知理解能力,以及理解、分析、推理、评价和给出解答的能力。PISA财经素养中定义了四种过程类别:

识别财经信息。这一过程在个人搜索和访问金融信息资源以及识别和认知它的相关性时发生。在PISA 2012中,信息会以文本的形式体现,如合同、广告、图表、表单和说明。一项典型的任务可能会要求学生去识别一张发票的特征,或是认出一份银行清单上的余额;较难的任务可能会涉及浏览一份法律合同来找出拖欠偿付贷款后果的说明信息。该过程分类也涉及一些金融术语的识别,例如识别出描述物价随着时间而上涨的术语“通货膨胀”。

分析财经背景中的信息。该过程涵盖了在金融环境中从事的各种认知活动,包括解释、比较和对比、综合分析以及从提供的信息中延伸理解。本质上讲它涉及认识到那些并没有明确给出的信息——识别在财经环境中对某一事件潜在的假设和暗示。

评估财经问题。该过程聚焦于利用某一特定背景中的金融知识和理解力,辨别或做出一个财经判断。当学生必须通过知识、逻辑和合情推理来理解和形成某一财经问题的相关观点时,批判性思维在该过程中得到展现。处理该问题所需的信息可能一部分来自于该任务的背景,但学生需要把这些信息与他们自己已有的金融知识和理解联系起来。

应用财经知识和理解力。它聚焦于在某一财经背景下,运用关于金融产品和背景知识以及对金融概念的理解,来采取有效的行动。该过程在涉及考虑多种条件来实施计算和解决问题的任务中得到反映。

3.背景

背景指的是应用知识、技能和理解力的情境,它反映着测试任务的范围宽度。虽然某些特定场景对于15岁的孩子会更熟悉,但在PISA中测试来源于日常生活情境的任务背景包括、但不仅限于学校生活。它可能着重于个人、家庭或是小组,也可能是更广泛的社区,或是更加广泛的全球范围内。在PSIA测试的财经素养中辨别出了四种背景:

教育与工作。这一背景对于年轻人来讲很重要。教育背景显然跟PISA测试中的15岁学生有关,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将继续接受教育或培训一段时间,也有不少15岁的孩子在一两年之内离开了学校去参加工作,还有另一部分孩子在课外打零工,因此职业背景也与PISA测试中的学生有关。实际上,所有15岁的孩子将会开始考虑跟教育与工作相关的经济问题。这一背景中典型的任务可能包括了解工资单、为上大学而省钱、研究申请学生贷款的好处和风险以及参与工作场所的储蓄模式等。

居家与家庭。居家是对于15岁孩子最可能的家庭背景,这一背景包括与家庭生活开支有关的财经事件。该分类也包括非家庭成员关系的人,如年轻人离开家之后短期内合住时的室友,在这一背景中的任务可能包括购买居家物品或食品杂货、记录居家开销以及计划居家活动,因此关于预算和优先开支的决策也归为这一背景。

个人活动。这种背景对于个人理财来讲很重要,因为个体为个人利益或满足做出各种决策,同时一个人必须承担许多责任。这种背景中做出的决策包括选择个人产品和服务、休闲和娱乐等,虽然个人做出的决策可能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但却是个人为这些决策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个人背景包括了合同相关事宜以及处理大额消费品相关的财经服务,如开通银行账户、购买个人消费品、支付娱乐活动、信用卡和保险等。

社会活动。年轻人生活环境的显著特点是变化性、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全球化带来了相互依赖的一种新形式:个人行为受制于本地和地区之外的经济影响和结果。虽然财经素养领域的核心在于个人理财,但社会活动背景指出了个人经济利益不能完全与社会分离。这种背景中的财经素养包括知晓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理解纳税和市政服务收费的目的、对商业利息有所觉察等,也可以延伸到考虑向非盈利组织和慈善机构捐赠等金融决定。

三、财经素养测试的题型

(一)测试题目的形式

如同对其他领域的PISA评估,财经素养题目以单元(Unit)的形式出现,一般每个单元围绕一个共同的引导文本(Stimulus),包含1到3道题目。选择的问题情境以财经为重点但以不同形式出现,包含有文字、图示、表格、图表和插图等形式。

对于选择参与财经素养评估的国家,在包含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试题的核心试题本之外再增加4本试题本,每本包括2个财经素养单元组、1个数学素养单元组和1个阅读素养单元组,每个单元组需要的答题时间大约为30分钟。这些单元组会在试题本的不同位置出现,避免位置效应的影响。因此每个被抽到参加财经素养测试的学生要做2小时测验,其中财经素养试题大约有40道左右的题目,占1小时左右。

(二)测试题目的分布

在PISA2012的测试框架中,已经给出了题目数量在内容、过程和背景三个维度上的大致分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各个维度上不同类别题目的比重。

从内容维度来看,“货币和交易”被认为是与15岁学生们最直接相关的内容范围,此类型的题目占比最大(30%~40%),其次是“规划和理财”(25%~35%),后面依次是“风险和回报”(15%~25%)、“金融环境”(10%~20%)。

从过程维度来看,“评估财经问题”和“应用财经知识和理解力”被视为较为重要的认知过程,所占比重均为25%~35%,而“识别财经信息”和“分析财经背景中的信息”各占比重为15%~25%。

从背景维度来看,“个人活动”所占比重最大(35%~45%),这与PISA主要评估的是“个人的财经素养”的理念相一致。但也考虑到“居家与家庭”的背景对于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其比重(30%~40%)几乎与“个人活动”等同。“教育与工作”(10%~20%)和“社会活动”(5%~15%)背景的权重相应较低。

(三)测试题目的回答类型

题目的回答类型,决定了可以收集到的数据所呈现的形式。

勾答题需要学生生成他们自己的答案。答案的形式可能是一串文字,也可能是用来说明观点的系列数字,也可能会比较长——需要好几句话或者详细计算才能说明。需要延伸性回答的勾答题,对于收集学生解释决策或展示分析过程能力的信息来说是绝佳的。

选择题需要学生从给出的一组选项中选出一个或多个选项作为答案。这一类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单项选择题,它需要学生从一组(通常是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选择题的第二种形式是复合选择题,它需要学生回答一系列“是/否”的判断题。选择题通常被认为最适合于评估关于识别和辨识信息能力,同时也适合评估那些学生们难以表达的、对深层次概念的理解能力。

(四)财经素养样题:开销选项[3]

小芳和她的朋友租了一套房子。他们都已工作了两个月了。他们还没有任何积蓄。他们的薪水按月支付,并且刚刚拿到薪水。他们制定了这张“要做的事”清单。

下表中,哪些开销是可能要及时引起小芳和她的朋友关注的?

圈出每项开销后面的“是”或“否”。

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收入情况评估哪些家庭支出需要优先考虑,要能够区分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必需的,所以这道题属于“规划和理财”的内容,正确的回答依次是:否、是、否,三项任务中只有付房租是小芳和她的朋友要及时关注的。在2011年的试测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得到满分。

四、对我国学校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财经素养是多学科教育结果的综合表现

财经素养与学生的数学素养密切相关。一定级别的数学能力对于财经素养是必需的,但是,与数学素养测试的四项内容(变化与关系、空间与图形、数量、不确定性)相比,财经素养中只涉及数学素养中的“数量”这一领域,而且财经素养中的很多问题常常聚焦的是学生面对财经问题的优劣判断,从根本上来说是对财经问题的观念和意识、而不仅仅是运用数字计算。

财经素养还与学生的阅读素养密切相关。尽管财经素养的题目尽可能把对阅读能力的需求降到了最低,问题情境材料的陈述尽可能清楚、简短,但是与财经背景相关的那些术语、某些情况下有意使用的一些措辞,仍然需要学生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财经素养题目使用的背景非常宽泛,与学生的社会学科综合素养密切相关。尽管在我国义务教育学段里没有专门的财经课程,但是学生所学的社会学科、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都和财经素养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可以肯定地说,学生在财经素养评估中的表现,是多种学科教育结果的体现。

(二)学校教育需要更多地为现实生活而准备

财经素养不但与学校教育中开设的多学科教育密切相关,而且更多地与学生的经济生活、社区生活相互联系。因为PISA所有领域的测试均瞄准的是15岁孩子面对未来生活的准备程度,换句话说,考察的是面向未来生活的实际能力,所以财经素养题目所使用的背景材料,均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诸如购物、预算、理财等。

关于财经事件的决策常常依赖于该事件自身所在的背景或情境,PISA测试通过把任务置于各种真实生活背景中,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把个人兴趣与在21世纪中个人需要发挥作用的场景联系起来的可能性。相比之下,目前学校的学科教育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么离现实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要么与真实背景相比具有加工过的“理想”色彩、甚至是虚拟的背景。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素材,特别是社会学科、数学学科、语文学科等,需要更多地对真实生活中的素材保持一定的敏感性,让真实生活情境尽可能多地进入课堂——既不会降低学科内容的学习要求,又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

(三)基础教育学段开设财经教育专题或成趋势

尽管历次的课程改革让进入基础教育学段的课程数量似乎越来越多,但财经教育课程进入基础教育学校也不是没有可能性。发达国家目前已有研究数据表明,发达与新兴经济体的成年人如果接受过财经教育,他们更有可能采取一些积极的合理行为来应对经济生活。这些证据表明在财经教育及其结果之间存在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它暗示着财经素养水平的持续提高可以带来积极的行为变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财经素养在学校教育中的潜力和重要性,因为财经素养不仅对个人有益处,对于经济与金融的稳定性也尤为重要。不少国家开始在其国内实施财经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或面向青年人,或通过国家、地区和地方各级学校,正在尝试开展。OECD注意到全球对财经素养及其教育的关注与日俱增,于2008年创建了财经教育国际联合会(INFE)并开展工作,目前来自68个国家已加入到该联合会中。INFE对全球财经教育项目进行了调查,发现在38个参与调查的国家中,23个国家在学校中有财经素养教育计划(INFE即将公布)。

对于类似中国上海这样希望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大都市而言,公民财经素养的高低更显得迫切和重要,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也会在基础教育学段中开设财经教育专题。正如上海市教委分管领导所说:“……上海报名参加了财经素养测试,这体现了我们上海的胆识和勇气,因为上海的基础教育没有开设财经素养课。我们不为争第一,而是为了寻找一面镜子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我们的教育决策”[4]。我们期待着,PISA 2012财经素养的评估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启示。

标签:;  ;  ;  

PISA 2012考试新领域中“金融素养”的发展趋势及启示_财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