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价值观论文,思想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价值观的教育应当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进行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以为价值观的教育是分离于知识教育的,是“独立”和“直接教”给学生的。出现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两分离的现象,主要是不清楚价值观蕴涵于知识中,因此,价值观的教育应当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而进行。
从哲学认识论上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因此,价值的生成,有价值主体(人)自身主观因素的参与,它包括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情感、态度和意志等等。它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作用的肯定与否,对真理的态度和看法中。人们探索科学的过程也是对真理的价值认识和对探索过程的价值观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知识蕴含着各种价值观。例如,哥白尼在古人地心说的观点上大胆地提出“日心说”而被烧死在十字架上。面对死亡,哥白尼坚定地说:“人的天职是勇于探索真理!”这表明了“日心说”中包含了哥白尼对探索真理需要勇气的价值观。李四光面对西方人说中国是个贫油国的论调,大胆地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用科学探索中的批判精神,大胆使用力学理论研究地壳现象,找到了石油,从而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这个“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的探索精神就是科学探索中的批判与创新的价值观。又比如,讲新课程《经济生活》中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时,讲到“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商品是劳动的结晶,用货币作为商品的等价物的尺度去衡量一个人的收入,劳动的付出越多,货币就会越多,同时表明他的财富也越多。所以,劳动致富是光荣的。这里蕴含着诚实劳动,劳动越多财富越多的价值观。从学生使用父母钱的角度,也可以揭示这样的价值观:学生享用父母给予的货币,实际上是父母的心血,因为手中的货币代表了父母的劳动,所以珍惜父母给的钱,就是珍惜父母的劳动。还可以批判制造假币的违法行为:有的人爱钱取之歪道,造假币,这是不劳而获,攫取人民劳动的利益。法律明文规定,要惩罚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总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时,将蕴含其中的价值观自然地传递出来,就是价值观的教育。正如余文森先生所说:“价值观教育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价值观教育的实质是: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时也要传授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因此“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是‘育人’的“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有意识地挖掘其中的价值观内容,自觉地确定知识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对学生进行一种水乳交融价值观的引导。这样,就可以避免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分离的现象。
二、价值观教育实现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
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还有一种现象,教师生硬地单向地“直接”向学生讲授。这种方式仍然是把学生作为一个接受价值观知识的容器来对待,而不是看作具有主体性的人来对待。真正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是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的互动方式来进行。
社会学领域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活动,这种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心理学认为,教育也是一种互动,是“社会成员间通过交往而导致彼此在行为上促进或促退的社会心理现象”。在教育学则认为“教学是师生间的特殊交往互动”。可见,无论是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把改变对方的心理和行为放在人与人的互动交往中。这说明,学生在交往活动中是被当作社会的人来看待的,而不是被单纯作为客体来任意改变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交往,在交往中,他们共同地对待他们面临的客体——科学知识中蕴涵的价值观问题。他们都要与知识客体发生联系,其目的,教师要依托知识把蕴涵在其中的价值观真正传递给学生;学生则要在把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其体现的价值观。这种最终目的的达到,是在双方都作为主体的主动互动中实现的。如图1:
在这个图示中,教师和学生各自都“是一个主体,如此,在交往中他们之间就有一种主体间的关系。正因为彼此都是主体,都有主体的规定性,所以,大家就要按照主体形式而彼此对待,在坚持自己主体性的时候,把他人也当作主体来对待”,即“要求按照人的方式来对待”。因此,主体间性就是活动中的双方必须把对方当作主体来看待。学生是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主体,因此,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互动时,教师必须按照学生主体所呈现的接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水平和方法来互动,而学生则应当以主体的身份积极、主动地与之呼应。如果教师生硬地、单向地、直接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灌输,那就是仅把自己作为教育的主体,而把学生当作受教育的被动的客体,那就是一种传统的授受的被动关系。懂得了真正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是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的互动方式来进行的道理,就要进一步明白,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去做。
三、价值观教育应遵循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规律
有效的师生互动的价值观教育,必然是教师遵循了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规律,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水到渠成地形成的。
心理学者认为,“价值观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没有个体的需要,就无所谓价值及价值观问题。”这就是说,学生的价值观不是教师通过教育的手段加到学生身上的,它是由学生自身的需要产生的。教师作为交往的一方主体,向学生传出信息刺激,学生对此反应,如果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就有了需要,随之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继而进行一系列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的心理活动,当过程引起了他们的愉悦、兴奋和满足,学生就会把这些效果转化为意识,变成价值经验。“这种本体感觉或体验性感觉才是价值的源头。”也就是说,“价值意识是起源于主体的体验的”。在这里我们看到,学生的价值观学习表现在学生主动的选择上,这是其主体性的表现。如果学生对教师生硬的说教不感兴趣,甚至是一种痛苦,他就会产生否定和排斥的态度,从而使教师的价值观教育搁浅。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必须注意学生的需要。首先是学生个性心理倾向的需要,即学生的兴趣、思维、实践目标等体系。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所要学习的价值观问题,有了学习的意向,他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教育内容上,主动地接受信息,积极思考,表现出与教师积极互动的状况。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被激发起来,虽然具有接受能力,但是很难控制自己,将注意力保持在与教师的互动上。另外,学生的需要受其自身的思维成熟度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处在具体思维阶段,它会否定对抽象能力很强的内容的学习。所以,如果教师的价值观的教育高于学生的思维接受能力,会影响学生需要的产生。
心理学研究还指出,“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其稳定性较差,甚至人们认识不到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评判。而信念是人对于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层次,其稳定性强,指引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被意识到的具有理论性的价值取向。”这提示我们,在注意了学生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后,价值观教育要解决向信念转化的问题。要使学生获得的价值观内容上升为信念,离不开情感的催化剂的作用。情感是人的主观体验,它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评价的情绪性的表现。20世纪以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使情感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它告知人们:“每一个人不但有一个情感的大脑,还有一个理智的大脑。我们的每一个观念,都是两者共同运作的结果,一个思维,一个感受。”当认知与脑的主管积极体验的前额叶相联系,它产生积极的情感,就会把认知升华为信念。如果,当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认知与前额叶相联系便会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使价值观升华为一种信念。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来促进价值观内容的升华。
有一位教师在讲《思想品德》“挫折与人生相伴”时,充分运用情感将课文中的勇敢面对挫折的道理升华为学生的信念,达到了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下面节选一段教师的话:
“生活中经常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经常需要面对逆境、挫折与失败,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比如,当我们面临生活中的贫困,我们多想想,多看看自己还拥有多少?这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尤其是精神的,如奋斗向上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勇气和我们所学的科学知识。在物欲越来越强的当下,我们首先要拥有一个精神的家园。千万别盲目地羡慕有钱人,因为很多有钱人却说:‘我穷得只剩下钱了!’原因是他们放弃了因为奋斗而获得的快乐机会。这就是说,快乐并不是金钱的代名词,它更多的来源于我们的追求和创造。所以,我们不要剥夺自己追求知识的快乐。暂时的物质不多,是可以在将来用我们的智慧去争得的!因此,我们如果因为一时的物质不够丰富,人为地滋长自己的虚荣心,太多的虚荣会掩盖我们的快乐!孩子们,当我们面临此境时,丢掉虚荣,让我们在追求精神的财富中快乐起来!”
教师充满鼓励和希望的情感和神态,巧妙地与知识的传授融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当学生们的知识与其情感融合在一起时,谁能不说,他们心中面对挫折的信念在升华。“放弃不现实的虚荣、奋斗向上”的价值观会悄然植根于学生的心田,成为他们的人生观。
标签:社会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