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回顾、基本经验和探索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高校论文,经验论文,历史回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9)09-0067-0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而发展,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不懈弘扬和爱国主义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无形纽带。当代中国正在崛起,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并不十分平静。当前,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凸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显得非常必要且十分重要。
一、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用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灌输和陶冶人们,培养人们对祖国的情感,树立对祖国的信念和信心,产生爱国意识并稳定成爱国行为,这是从基本层次对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理解。60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针对青年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在社会以及高校环境中持续进行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火如荼、社会主义制度逐渐确立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将刚刚从旧社会中摆脱出来的青年学生紧紧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身边,凝聚在伟大祖国的怀抱。学子们带着激动、欣喜和真诚的情感,精神焕发,豪情满怀,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民族和国家。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日益走向开放和民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得以逐步恢复,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此走上正轨。在日益完善的高校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不断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功能发挥着诠释、传播和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面对急剧变化的国内外环境,爱国主义教育在向大学生传递优秀文化传统、伟大民族精神和深厚爱国热情的同时,着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极端意识、片面意识、绝对意识,努力弘扬科学的、理性的、健康的爱国精神,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不断得到提高和升华。
总之,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意气风发,还是改革开放的稳步前进,经历了坎坷历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高扬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初步开展和曲折进行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处是连年战争留下的创伤和阴影,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针对这种局面,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首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当中,强调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高校,通过改革旧教育,加强了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爱国思想的熏陶。其次,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现实国情结合起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进程来教育大学生,使他们体会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以坚定对国家的信念。再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结合起来。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高校按中央的要求,针对当时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狭隘的爱国思想以及恐美、崇美心理等开展国际主义教育。抗美援朝运动使大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双重教育,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发展,也进一步激励着大学生以更多的热情、更扎实的行动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之中。
2.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时期
新时期,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交汇和激荡,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需求和重要支撑。
1980年1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尊心,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1](P262)同年12月,邓小平再次强调:“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1](P369)1981年,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指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人类的前途,以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党和政府通过一系列会议和文件,将加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基本的政策和有关的制度之中。自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党中央又进一步强调要深化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强调在教育中要注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全社会包括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试行、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确立以及各种反映爱国主义内容的影视作品、书籍的问世等,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2](P34)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3](P31-32)这些思想和论述的提出,都为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的教育和宣传,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对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对新时期坚持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深化,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教育原则方面,首先是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原则。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当代中国,这种统一具体体现为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热爱祖国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因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人民民主专政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激励大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为祖国而奋斗的实际行动。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不断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鼓舞大学生,能够使他们切身体验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在实际行动中热情更加高涨、信念更加坚定、对祖国的感情更加深厚。其次是坚持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坚定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他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另一方面,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能够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促进他们形成更加开放的品格,引导他们科学爱国、理性爱国。
在教育内容方面,首先是将民族历史文化内容融入高校的教学体系。一是通过课程建设和改革将民族历史写入高校的相关教材。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这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要求。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列为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这一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社会的文化渗透,加强大学生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通过引导大学生真正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思想意识中抵御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侵蚀,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是进行基本国情教育。通过大量史实、数据和资料,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历史与现状,正确看待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困难,正确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优势与不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再次是培养大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意识。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国家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就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面对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力度,提高他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在思想上逐步筑起一道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在教育途径方面,首先是通过课堂教学系统地传授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1981年各高校陆续专设德育教研室,开设有关品德教育课程,当时最突出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后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但每次课程的设置都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课堂上,大学生系统地接触到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的知识和信息,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信息的把握,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的国家意识。其次是在课堂之外,努力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和氛围,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民族的面貌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所以,高校紧紧抓住能够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大力宣传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物和事迹以及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比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等,这些振奋人心的重大事件无疑都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他们深入社会、深入工厂、深入农村、深入基层,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这些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了解了国情、了解了民生、了解了实际,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变化分析
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基本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搞好今天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为此,就需要把握和比较当前与过去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变化之处。
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环境的变化
(1)外部环境
新中国成立之初,世界正处于全球战争的尾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互相对峙的格局开始形成。苏联以其自身相对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后盾,谋求控制社会主义阵营的“风向标”。为了建设祖国,发展经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坚持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前提下,加强与苏维埃政权的合作,主动向苏联学习,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果断放弃了僵化的苏联模式,实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开始腾飞。进入21世纪,世界的总体形势早已发生巨大变化。世界的格局呈现出由对峙到交流、由隔离到融合的新趋势。这一趋势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科学和经济这两大新时期的动力因素带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总之,对比过去和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外部环境,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变化和差异。
(2)内部环境
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环境的作用,而后者往往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经济基础极其脆弱,政治环境还不稳固。在国内,失败的旧势力以及各种利益集团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破坏国家的整顿和建设。人们的爱国热情虽然十分高涨,但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还未达到高度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围绕巩固政权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措施,将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为中国社会的重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整个社会生活的重心从政治向经济转移,教育事业开始复苏。自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起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有了很大发展,办学效益也明显提高。在人才培养层次结构趋向合理、专业结构设置不断优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社会各项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改革的总目标是: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应当说,经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一个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由此可见,无论是对比外部环境,还是剖析内部环境,过去与当前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条件都是有所不同的。
2.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内容的变化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也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变化,其内容和要求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1)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与时俱进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基本价值指向和根本任务是引导大学生通过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来维护、实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那个时期,国内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他们纷纷投入到改变祖国面貌的伟大事业中去;许多留学生也纷纷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归祖国。虽然他们的待遇不高,物质生活也并不富足,但是,他们不求回报,勤奋工作,因为他们看到了祖国富强的希望。那时,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把年轻中国人近百年的屈辱和自卑一扫而光,将长久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自尊和自立充分激发出来。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人的生活日益富足起来,社会全面发展和逐步进步的历史事实有力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才是适合中国国情、人民富裕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但是,毋庸讳言,当封闭的国门被打开之时,来自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大脑,西方所宣扬的自由和民主对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干扰不可低估,部分大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结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这些现象固然是社会转型期人们心理不稳定的一种反应和折射,但在另一个侧面,却对过去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这不仅需要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更需要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和众志成城。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抓住机遇,宣示振兴中华的宗旨,强调国格与人格的内在统一,弘扬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贡献青春和智慧,在为祖国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同样面临挑战: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大背景下,有的大学生崇尚“普世价值”,模糊爱国的民族界限;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信奉民族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针对这种情况,新时期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把握爱国主义主题的前提下,将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坚持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有机地融合起来,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切实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意识和理念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2)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不断拓展
在过去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创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环境等都是其重要途径。在今天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无疑应当继续坚持并不断改进,但要看到这些途径已经不够了。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世界正在走向信息化,互联网已经成为学校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接受信息、学习知识、表达情感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坚持传统教育途径的基础之上,通过网络的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的重要途径。对之,我们必须切实重视并充分运用。
(3)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
过去,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从当时的国情出发,注重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当中,为社会的稳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打下基础。这是完全正确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各种敌对势力分裂我国之心不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适应形势变化和时代需要,在继续强调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发展氛围,大力宣传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更加重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以及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这样做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在学好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善于从课堂上、书本中走出来,勇于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爱国实践,珍惜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繁荣进步的大好局面,坚决捍卫和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使自己的爱国情操、爱国意志和爱国精神不断得到培养、磨练和彰显。
五、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创新
新时期、新阶段,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坚持继承借鉴、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才能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断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效、创造新辉煌。这里,着重从原则、方法和任务三个方面论述。
1.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原则
(1)坚持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原则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而神圣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事实证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爱国主义不但没有过时,更必须大力弘扬和切实践行。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祖国、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或者说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内在联系的。这既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又是爱国主义的发展之势。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原则,必须引导大学生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统一的原则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也就是真正坚持爱国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相统一的。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一方面,要着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他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南。另一方面,要着力引导大学生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他们提高爱国主义的境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撑。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三贴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遵循这一要求,宣传思想战线把“三贴近”作为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实际上,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爱国主义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口头上是不够的,仅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情感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这既需要大学生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也需要大学生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更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志向远大、勤奋刻苦。因此,新时期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多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搭建大学生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渠道,引导大学生从当前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统一起来,这样就能使爱国主义精神贯彻到底、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2.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
(1)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与形成爱国主义理性有机结合起来
爱国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民族国家意识在精神层面上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具有鲜明特征的社会群体,他们感情丰富,但又极易冲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在他们心中有时常常幻化为一种神圣的梦想,促使他们义无反顾地为之奋斗甚至献身。对这种热情,关键在于引导,在于正确把握。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应当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应当注重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以引导,使之沿着文明有序的方向发展,使之升华为一种理性平和的状态,使感情的能量能得到合理的释放,使科学的理性能驾驭炽热的情感。
(2)将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爱国主义的历史教育,能激发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而爱国主义的现实教育则能够使大学生认清形势,给他们带来发展的希望。将历史教育和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大学生才能客观地认识我国的历史和国情、昨天和今天,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他们懂得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应该具体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献身于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3)将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课程专题,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在认真进行专题教育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各门学科、各个专业和各门课程的特点,科学地、有机地渗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各门学科、各个专业和各门课程中大都蕴含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和素材,值得我们重视和挖掘;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本身就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场所。把专题教育和渗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文化科学教育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还能扩大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范围,并且把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更深层次。
(4)将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应当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中,任何时候,外部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仅靠外部教育又是远远不够的,将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更符合实际,更容易见效。在当前形势下,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自我教育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自我教育是对主体内部潜能的利用和发挥,是教育发生作用的内在根据。强调自我教育,是对主体的尊重和肯定,也是对以往爱国主义教育中建立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的强化和调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改变简单的说教形式,从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需要和成才要求出发,耐心细致地促进他们正确的自我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形成,从而为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素质提供保证。
3.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任务
(1)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蓬勃生机和创造活力的社会,是高扬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证明: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越是需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就越是需要培育鲜明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交相辉映。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依托,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和传承创新,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还需要引导大学生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撑,就可以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强大活力,就可以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健康发展。
(2)引导大学生努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今天,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历史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的理想追求,是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提出来的。所谓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都协调发展的社会。在这个和谐社会中,在社会的精神层面,理想信念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人们生活、奋斗提供无限动力的强大精神支柱,它们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具有统摄和整合作用。因此,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就爱国主义教育谈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分离开来,而必须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框架之内,着力引导大学生在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基础上,努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高举一面旗帜、坚持一条道路和一个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精神支撑,这样,才能使他们一方面不会迷失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又能够积极进取,同时又能够逐步巩固和深化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意识,在爱国主义的阶梯上不断向上攀登。
(3)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的支撑,还要有正确的荣辱观的激励。爱国主义教育中包含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也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在当代中国,在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尤其需要引导他们积极掌握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他们懂得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应该倡导什么、坚持什么,应该反对什么、抵制什么,使他们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伦理道德观念,使他们随着文化知识的增加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不断纯洁自己的心灵,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将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体现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