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广西罗城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546400)
【摘要】 股骨粗隆间骨折即为股骨颈基底部到小粗隆下缘间的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群高发疾病。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衰老变化较为严重,其骨质疏松变脆,关节灵敏度下降,加之大脑对外界各信号的接收能力与判断能力显著减弱,一旦跌倒或遭受其他外力伤害,往往在内收、外展、弯曲、旋转等力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本文主要总结动力髋关节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力求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动力髋关节螺钉;股骨骨折;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142-02
随着当前我国老龄人口寿命的延长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急剧增长,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逐年增高。据调查员统计,我国高龄人群每年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约25至30万例,每年用于治疗骨折的费用高达160亿元,且患者手术治疗死亡率达0.8%,非手术治疗死亡率高达3.6%[1]。经对比发现,非手术治疗方案下的患者髋骨内翻的发生率约为30%~50%,且髋关节各功能的恢复程度较差,术后情况不尽人意;手术治疗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为患者缓解骨折带来的剧烈疼痛,其牢靠坚实的内固定有效避免了髋关节的内翻与畸形,不仅缩短了治疗周期,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并发其他疾病的几率,促进其早日恢复,更缓解了高额医药费对患者家庭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成为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本文主要回顾动力髋关节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具体方法与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动力髋关节螺钉置入术的手术方法
调查员以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调查对象,考察动力髋关节螺钉对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5例,平均年龄67岁。患者多因交通事故或坠落事故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部位含左侧股骨42例、右侧股骨51例,按AO长管分类方法可分为A1型37例,表现为患者骨折线从粗隆延伸至远端内侧皮质、皮质断裂只有1处;A2性29例,表现为患者的骨折线平行于粗隆间线,外侧骨皮质完好、内侧皮质与后方骨皮质的数个平面均出现断裂;A3型27例,即患者逆向骨折、外侧皮质破裂[2]。
动力髋关节螺钉置入术的手术方法可总结为:主治医生通常在股骨粗隆间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实施皮牵引或骨牵引,力求在最大限度上保持骨折部位的复位与稳定。手术中,待硬膜外麻醉生效后,主刀医生执行闭合牵引复位,取伤处大粗隆上2厘米至粗隆下10厘米直切开患者的阔筋膜及股外侧肌,暴露大粗隆及其下方10厘米长股骨的外侧,于小粗隆平面处选外侧皮质前后位的中点前0.5厘米,水平打入内固定导针,确保针尖位于股骨头关节下1厘米处,以导针的长度作为置入螺钉的长度。待完成导针的钻孔、扩孔与攻丝后置入拉力螺钉与套筒钢板,依照患者股骨干的横径以至少3枚皮质骨螺钉固定其股骨远端,完成手术[3]。
2.动力髋关节螺钉置入术的临床疗效
经调查院统计测算后发现,93名患者无死亡病例,动力髋关节螺钉均成功置入,未发生螺钉穿透股骨头、退钉、螺钉螺纹部断裂等现象,术后未并发感染,无髋关节内翻、下肢外旋畸形等症,其骨折愈合期为4至7个月,预后良好。
2.1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传统的牵引疗法导致患者卧床时间过长,骨折难以复位,极易在恢复期出现髋关节内翻、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现象,严重者则死于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动力髋关节螺钉置入术对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关键作用与重大意义在与其大幅度减少了患者髋关节内翻的发生几率,从而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动力髋关节螺钉置入术的发展与改进,螺钉的材料日臻完善,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更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股骨功能恢复所必需的生物力学适配性,保证手术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2.2确保患者骨折块压缩稳定,骨折端复位良好
具体而言,动力髋关节螺钉具备静态加压与动态滑动的双重功能,可以确保患者骨折块的压缩与稳定,在早期活动与负重两方面都显露出较大的优势。首先,螺钉近端的主钉往往较粗,其特殊的结构使之能够轻松承受十倍于患者体重的负荷,即使患者股骨骨折端粉碎或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亦能牢固有效地加以固定。
此外,螺钉与内置于患者股骨上端外侧的钢板借套筒紧密相连,将加诸股骨头的负荷有效地分解为加剧骨折内翻的分力与沿螺钉轴线向下作用的分力,其中,加剧骨折内翻的分力被钉板化解,沿螺钉轴线向下的作用力被保留下来,用于固定患处,从而在最大限度上维持患者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最后,动力髋关节螺钉主钉部分在钢板套筒内的滑行可以促使其负荷的压力传导至患者的骨折端,确保骨折的两端紧密地嵌插在一起,通过动力加压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维持患者的骨折端复位,促进患者骨折处的稳定与愈合。此外,螺钉的滑行机制可以有效减少钉尖穿透患者股骨头或髋臼的风险,确保患者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群多发的骨科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肢体活动受限、大粗隆部压痛、远侧骨折处外旋甚至内收畸形,给老年人群带来难以忍受的躯体痛苦。虽然人体股骨粗隆部丰富的血供血运可以有效促进股骨愈合,但髋内翻的风险与长期卧床治疗引发的并发症仍然造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致死率居高不下。动力髋关节螺钉具有结构科学、固定牢靠、加压有效、生物适配能力强等特点,确保置入手术疗法能在最大限度上杜绝患者出现髋关节内翻、下肢外旋、内收畸形的可能,减少患者卧床恢复的周期,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并发感染、坠积性肺炎、创伤性关节炎、股骨颈缺血性坏死等疾病,是治疗我国现阶段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定波.动力髋关节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26):35-36.
[2] 孟克,霍建军,赵岩等.动力髋结合抗旋转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6(5):290-293,封2.
[3] 姜栋,余桦.动力髋和髁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3):216-218.
论文作者:陈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股骨论文; 螺钉论文; 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动力论文; 皮质论文; 老年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