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董广荣

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董广荣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龙岗供电局 广东省深圳市 518116)

摘要:现代社会领域之内,人们对于配网供电的安全和质量需求日益提升,鉴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求,配网的自动化建设和应用成为关注的焦点和议题,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整合运用前提下,配网的自动化建设需要进行合理地规划,要实施对配网规划的统筹部署,最大程度上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和优化,在节能环保的意识引领下,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与应用的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实用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思考

一、配网自动化的现行状态

配网在电力系统内,集合了通信、传感与信息技术。近几年,配网朝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引进自动化技术,构建可靠的配网系统,注重配网的安全与节能。配网已经进入了自动化的运行状态,利用通信技术连接配网自动化的各个区域,促使配网具备自动化的条件,能够正常的获取自动化技术中的信息和数据。我国电力企业比较注重建设通信系统,积极建设通信系统,支撑配网自动化的运行及技术引进,配电自动化的现行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应用了信息技术,为配网自动化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信息技术是自动化的核心,具有互联的特征,促进配网与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传输,而且是双向信息传输,保障配网自动化处于优质的状态,维护现行自动化配网的可靠度。

二、电力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配网自动化功能设计很单一

对于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说,其功能设计的传统思路是提高一定的供电可靠率。但是根据某些电力数据显示,现阶段主要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因主要是按照固有传统周期例检方式导致的人为预安排停电,并不是因为配电网的故障停电,所以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由此可以看出电力配网自动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还是单单依靠人为的管理,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当故障停电时间等于或大于预安排停电时,才会体现出这一功能的作用。

(二)电力配网系统在选择设备时观念落后

在选择一些电力设备时,有些工作人员往往盲目求新,缺乏对电力系统的全盘考虑,忽视了自身的客观存在的条件,在对一些局部的设备上选取时,比较盲目,认为钱花的越多设备就越好,而且不针对电力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往往只是以为的求新求好,当设备真正的投入到应用时才会感觉到设备与发展的不适应,从整体上看,这些错误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新设备上马、老设备犯卡,无法取得整体优化的效果。由于不能从整体上考虑设备,选取设备观念落后,导致了目前电力配网自动化发展缓慢。

三、配网自动化在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一)配网自动化的实现

在配网规划期间,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通信设备对变电站进行有效的链接,并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综合站,将所采集到的变电站信息集合在综合站中,进而提高其统一检测与管理效率。通常情况下,在配网规划期间,会将其分为主站与子站。然后将子站作为当地配网的调度中心,同时,还要在子站中设置一些配电终端设备,确保能够通过这些设备对变压器的运行负荷进行监控,及时采集到设备信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无线设备将所采集的信息传输到主站系统中。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将故障信息发送到主站系统中,以便于操作人员利用远程监控技术解决相关问题,进而缩短故障时间,减少停电几率。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人员要想更好的实现配网自动化改造,就要注重通信系统的应用,只有稳定性较强的通信系统作为后盾力量,才能支持各类检测与监控软件的运行,使得配网自动化程度有所提升。在配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系统兼容性是较为重要的元素,只有提高系统平台的兼容效率,才能确保数据传输速度负荷相关规定,进而规避配网通信终端现象。进而提高其管理效率,达到一定的管理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立安全可靠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通信渠道

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由于变电站及其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多,导致配网的各个节点量日益庞大,在对这些配网节点进行自动化改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应用无线信息传输技术,注重信息通信和传输渠道的专用性和唯一性,确保信息编码的安全,只有在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通信渠道的安全性设计和可靠性设计前提下,才能提升配网规划的整体质量。

(三)开发创新应该兼容并包,顺应时代发展

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应该选择具有开放的平台,对各种标准的数据库应具有联接功能,对于地理信息应实时地反应配电系统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发展,同时应该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该做笔记和反馈,从而实现负荷控制、远方抄表、设备数据库统计及规划、无功优化的理论计算等。对于计算机的各种软件我们也应该进行比较,因为自动化的功能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核心,我们应该在不断的比较过程中选择最好的,淘汰一些不适合企业发展的软件。因为一个好的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充分的实现自动化。而且对于电力工程的实施上应该有目的,有阶段的实施,分批,分层次的进行工程。

(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管理

首先配网自动化技术管理方面,要符合配网管理的基础要求,制定长远的管理计划,重点考虑电网企业的供电效益和经济需求,提高配网管理的决策水平,不仅要做好长远的管理规划,还要细化管理中的内容,结合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运行,设计配网管理的目标,重点管理配网自动化运行中的故障,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供电状态,构建可靠性的自动化配网。配网管理规划中,严格按照管理目标,设计管理的方法,利用管理方法调控整个配网的运行状态。然后是管理配网中的技术问题,配网运行中引入自动化技术,在传统电网中融入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当新老设备处于同一个工作平台时,就会诱发技术问题,所以自动化技术管理,成为配网管理的主要目标。配网管理中,要根据自动化技术的状态,落实管理方法,注重配网管理的实践性。最后是配网管理的功能及操作,基于自动化技术的配网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有很强的要求,电网企业聘请专业的配网管理人员,参与到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中,按照配网的日常运行,制定运行维护的方案,主动解决配网中出现的自动化问题,维护配网自动化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高配网的质量和水平。配网管理中,遵循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及操作原则,以免管理行为影响到配网自动化的状态,提升配网自动化的水平。

(五)实现优化的配网自动化调度控制

在配网自动化规划之中,要以实际工作需求为着眼点,充分发挥配网的自动化调度控制功能,以避免传统配网调度的弊端,实现对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监控,最大程度上减少失误率,整体提升配网运行调度的效能。同时,还要注重配网自动化规划中的网络自动重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基于配网GIS系统的人机界面,进行网络的重构和扩展,以实现多回路的线路联网运行,提升工作效率。

四、结论

在我国配网规划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要注重其规划程度,确保规划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达到自动化标准,在优化国家电网的同时,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华淳.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探讨[J].科技展望,2016,06:88-89.

[2]翟晓华,陆楠.配网自动化技术与配网管理探讨[J].电子测试,2016,Z1:168-169.

[3]钟丽波,李然,周洋,陶洪生,纪秀艳.配网自动化实用化应用分析与建议[J].东北电力技术,2016,04:27-30.

[4]崔椿洪.浅析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198-199.

论文作者:董广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董广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