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论文_张志波

现代民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论文_张志波

(身份证号:1301311983****0613)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提出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多,而且要求更高的建筑质量。人们日益增多的需求推进了建筑的快速发展,民用建筑项目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但如何切实满足人们的这些要求、提高建设水平、最优化投资效益?这就需要对民用建筑的工程管理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中国人口众多,居住条件是人们最基础的生活条件,只有充分保障民用建筑的实际质量,才能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效益。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民用建筑的基本定义,并探析了民用建筑的工程管理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工程管理;要点

前言

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提出的要求也不再停留在仅仅满足使用功能上。为了使人们对建筑的追求得到满足,民用建筑建设工程必须实现最优化,这便对民用这类建筑的工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也更严格的要求。

1现阶段民用建筑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1对施工现场的监理力度不够

以某写字楼的施工管理为例,写字楼通常是高层建筑,在施工技术和材料上的要求都比较严格。该写字楼在施工时多处高空作业出现交叉现象,完工时间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现场监理工作的不到位,施工人员在没有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重复施工的现象。对施工现场缺乏监管,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就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工程进度和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1.2新型技术的运用力度不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被用在建筑工程中,但新型技术的使用多集中于改善施工条件、提高建筑质量等方面。某住宅进行施工时,采用的是短肢剪力墙,由于在操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技术,后期在拆模时有的混凝土结构表面有蜂窝、孔洞等。此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只好用砂浆进行覆盖操作。通过这一案例可明显看出,管理技术在对施工材料、施工过程的管理上很宽松,对施工过程不能严格化管理,将会给后期的工程建设埋下巨大隐患。

1.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施工人员进行相关作业时若遇到问题,只能凭自身的经验进行解决。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很多员工对自身的责任并不明确,企业投入大量的人才资源却没有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由于缺少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的现象经常出现,因此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2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2.1明确施工范围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工程生产作业的区域,对施工现场的范围进行明确,能够避免无关人员的进入,保证施工安全。基于此,在开展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具体范围进行明确,做好施工总平面的合理布置。如果在施工中需要临时占用其他空间,则必须提交相关申请,经由规划部门和交通部门审核批准后,在充分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才能将需要临时占用的空间划入施工范围。施工总平面作为保证建筑工程建设、开展现场管理的重要依据,要求其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区域划分,对物资运输路径等进行明确,并在施工平面图中直观体现出来,以此来保证施工技术水平,减少不同施工环节的相互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现场监管

一方面,应该重视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对现场物料、设备等的摆放进行调整和规范,明确施工分工,同时应该在不同施工阶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应该做好施工现场的全面勘查工作,确保设计图纸能够与施工现场保持高度一致。在施工环节,应该重视人员管理,及时对不合理的施工行为进行处理,推动管理方式的持续完善,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配合有效的教育培训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3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想要提升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培训机制,经常对单位中的管理人员做思想修养方面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培训,以保证所有的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的规范条例和操作方法都能牢牢掌握,并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施工中的具体事项相结合。只有每个监管人员都提升个人素质和自律能力,才能让整体的素质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保证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公正、公平与真实性。

2.4落实建筑工程的责任主体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责任主体大致可分为几类:建设企业、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等。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想要达标,需要这些责任主体都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但凡其中出现一个责任主体违背相关条例用不正当的手段想要增加自身的非法利益,都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及影响。所以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责任主体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以此确保责任主体资质和手续都符合相关标准,这样才可以担负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2.5加强监督工作中检测仪器管理

能否让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关键在于使用的检测仪器精度质量是否达标,相关工程管理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检测仪器的保养,这样才可以保障仪器测量结果的精准度,以便让检测设备在监督工作中能正常使用,是工程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步骤。工程管理单位中的仪器管理部门还应该建立健全设备管理记录,根据目前的技术来看,可以为各个检测设备建立各自的登陆卡,这样在工程管理人员使用前就能随时了解使用设备的登陆状态和仪器的性能是否完好。并且仪器管理部门在平时还需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精度校对,将校对后的结果记录在管理日志中,以此确保检测仪器在使用时的精准度符合标准。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建材的质量问题,因此很多工程管理单位采购了精度更高更先进的检测仪器,在这些仪器投入使用之前均需要对其质量精度进行严格的校验,在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使用。在检测完成后,还需要对具体的监督结果做详细严格的记录,这就要求负责建材监督工作的工作人员要牢牢地掌握检测工作的内容,其中包括不同种类建材检测的规范标准,一旦在监督检测工作中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馈发现的问题。在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的基础之上,应把经济性排在首位,减少建筑材料的费用提高工程的利润。并且工作人员应加强建材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建筑材料相关信息进行较为严格的检验,一旦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一定要勒令施工单位停止对其继续使用。

结语

总而言之,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节,从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角度,需要切实做好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如项目确立、工程设计、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配合有效的现场管理工作来避免施工的随意性,切实保障工程的施工安全。同时,做好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华.试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2):230.

[2]赵志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7(5):166-167.

[3]范延龙,王洪壮.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J].门窗,2016(5):119.

论文作者:张志波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现代民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论文_张志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