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论文_伍文聪

广东省开平市中医院 广东开平 529300

摘要:目的: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2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6)应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n=56)行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效更高,肿胀消失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理想,治疗成效和安全性较高,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关键词:活血化瘀汤;中医按摩;骨伤;肢体肿胀

前言:肢体肿胀(limb swelling)是骨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可能导致更多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骨折久不愈合等,需要给予有效、及时的治疗。此前各地医疗机构多以甘露醇等药物进行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医治,研究指出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效果更为理想,且安全性也更高。我院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2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观察组5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35.9(±1.3)岁。一处骨伤患者42例,多处骨伤患者14例。对照组5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35.8(±1.5)岁。一处骨伤患者43例,多处骨伤患者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调查所选病例均符合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诊断标准,且患者、家属自愿参与调查。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行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

甘露醇注射液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浓度20%,总剂量250ml/d。在此基础上请患者卧床静养,适当抬高患肢,对存在明显疼痛感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以7d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观察组活血化瘀汤药物包括柴胡、乌药、木香、陈皮等,下肢肿胀患者额外增加独活和牛膝,上肢肿胀患者额外增加桂枝和羌活。结合患者病情给药,每d一剂(300mL),早晚各服药一次。每日进行两次中医按摩,对患者肿胀部位以及周边位置进行轻揉按压,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痉挛问题。在此基础上,请患者卧床静养,适当抬高患肢,对存在明显疼痛感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以7d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调查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1.3观察指标

本次调查主要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细化为治疗成效、肿胀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其中治疗成效以肿胀级别表达,包括1级、2级、3级三个级别,级别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不理想。

2.结果

2.1患者治疗成效

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级别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病情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更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如下:

表 1 患者治疗成效

2.2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对两组患者的肿胀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相关指标更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如下:

表 2 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3.讨论

肢体肿胀(limb swelling)是骨伤的典型并发症之一,可分为上肢肿胀和下肢肿胀两种。患者出现骨伤后,周边肌肉组织、血管以及表皮层等均受到影响,机体会释放出为数众多的炎症物质,在炎症物质的作用下,血管的工作出现异常,部分液体进入机体组织的间隙中,最终出现肢体肿胀。肢体肿胀可能导致血栓,也影响患者骨伤治疗预后,甚至可能造成组织坏死和残疾。此前的治疗多以甘露醇等药物滴注为主,能够较好的实现消肿,但会出现并发症,且治疗效果并不完全理想,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我院在本次研究中,应用了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进行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活血化瘀汤是我国中医的常见方剂之一,以中医理论进行分析,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属于瘀血症,其病因是热毒侵袭人体导致的气滞血瘀,因此治疗上应重视活血化瘀,以行气为先,可实现表里兼治。活血化瘀汤中,羌活可散寒、止疼、祛风,桂枝、牛膝等可以化瘀,乌药、独活可以镇痛,木香、郁金等能够行气,辅以其他药物进行消肿、解郁,最终实现肢体肿胀的治疗[1]。中医按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由于患者需要静养,其韧带、肌肉组织等可能出现痉挛,通过中医按摩,使患者肌肉和韧带组织保持活动记忆,应对痉挛问题[2]。从调查结果上看,观察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评级情况更为理想,肿胀消失平均为3.8(±1.2)d,患者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住院时间为27.8(±6.2)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理想,治疗成效和安全性较高,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蒋彩云.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09):153-154.

[2]杨继松,周炳华,江正康.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产生肢体肿胀效果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06):190-192.

论文作者:伍文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论文_伍文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