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大庆龙南医院口腔科 黑龙江 163453)
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口腔科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正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口腔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总治疗有效率、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改善幅度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修复有助于提高正畸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临床疗效
先天性缺牙是指牙胚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未形成牙齿,使得牙齿数量不足;同时牙蕾形成异常也可引起牙齿缺失[1]。该病会导致口腔牙列不整齐,临近牙齿会由于缺少依靠和束缚,从而出现牙齿倾斜、脱落等问题的出现,对患者的咬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导致食物容易嵌塞在缺失的牙缝中,从而引发了口臭、牙周炎等口腔疾病[2]。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避免此类疾病的出现。文章主要针对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口腔科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12~29岁,平均为(16.5±2.6)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11~28岁,平均为(17.5±2.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正畸治疗,根据缺牙部位、数量以及邻近牙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时,需要确保上下牙列对整齐,同时矫正倾斜、错位以及扭转的牙齿,确保牙齿覆盖满足正常生理位置,调整基牙、中线、磨牙及尖牙的位置。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口腔修复,正畸方法同对照组,口腔修复方法为:通过排龈、备牙、取模等方式修复牙齿;首先进行临时冠桥,保护基牙,确认义齿种植的位置以及距离,在佩戴义齿之后,认真检查义齿与牙冠边缘的密合度,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3]制定:①治疗后牙齿美观、舒适,牙合功能良好;②第一恒磨牙达到中性牙合水平;③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以及覆盖状态良好;④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良好;⑤经治疗后,牙根平行度良好;⑥一年内无复发。痊愈:符合上述六项要求;有效:满足上述任意五项;有效:满足上述任意四项;无效:满足任意三项或不足三项。咀嚼与语言功能评分均采用本次特制问卷调查表,咀嚼功能评分主要对咀嚼时有无异常感、咀嚼食物情况、能够食用的食物类型等方面进行评价;语言功能评分主要对发音情况进行评价,总分均为15分,得分越高代表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先天性缺牙是指牙胚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未形成牙齿,使得牙齿数量不足;先天性缺牙是一种常见疾病,虽然目前未明确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但是其可能引起口臭、牙周炎等疾病,因此需要尽早进行治疗,从而保护牙合功能。过去主要采用正畸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正畸治疗基础上加入了口腔修复,能够改善牙列整齐度、调整牙间隙,从而改善由于缺牙引起的外观改变,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在总治疗有效率、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改善幅度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口腔修复有助于提高正畸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付汉斌.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 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1):52-54.
[2]戴东晓,李创,王毅等.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3):93-95.
[3]闫会君.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125.
论文作者:王孪双 李敬秋 王铁瑛 唐晓蕾 马数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功能论文; 先天性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口腔论文; 牙齿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