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_陈宏林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_陈宏林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300)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作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离不开建筑工人的劳动,更离不开建筑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前言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更加的复杂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项目。施工技术是保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较高的施工水平可以提高工程的工作效率,实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可以降低工程建设的使用成本,提高工程质量,还能避免工程后续维修问题的发生。但是,当前施工技术管理仍然存在许多弊端问题,施工企业必须对其加以重视,才能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的重要作用

1.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工程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其具体职责包括: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和考察,判断存在事故隐患的工程部分,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责成相关部门整改。正是通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才确保了建筑工程的规范性。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高效能的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为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建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1.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杜绝工程事故和问题的有效措施

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两点:(1)确保建筑工程符合客户要求;(2)在按照合同规定如期保质完工的前提下,实现对事故问题的有效控制,避免人身伤亡问题,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针对的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做出进展预测,也要查找事故隐患,对事故隐患可能性较大的节点进行重点梳理,研究问题原因并及时整改,将事故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弊端问题

2.1管理范围狭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使得建筑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化,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有些企业在开展技术管理工作时,将技术管理与设计资料管理归纳到一类,技术标准评定和资料咨询管理放在技术施工的位置上,对技术实施的管理工作意识薄弱。当前工程企业在技术施工过程中,应坚持建筑“三全原则”,但是施工企业在施工流程中坚持全面、全程和全员管理的不多,企业想在当前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寻求发展,就必须要坚持这一发展管理原则。

2.2管理体系不全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施工流程中实施,需要完善与健全的管理体系,以避免管理混乱的状况出现。虽然施工企业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但是技术管理还有一定的不健全和随意性,大多数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并未融入到施工管理中,也缺乏技术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造成了技术管理人员、组织不到位的现象,如果在施工流程中出现技术问题,缺乏对应的管理人员,此类问题就不能有效及时的解决,还可能出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使得技术问题耽误工程工期。

2.3管理理念落后

先进的理念是促进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有效手段,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管理的对应关系是相互协调的。但是当前还有一部分小型施工企业对技术管理重视不足,其经营理念就是按照合同要求施工,认为无需多此一举对施工技术做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企业虽然重视起技术管理工作,但是没将此类技术管理工作纳入到发展的位置上,其技术管理工作实行的较为混乱。

3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3.1施工准备阶段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要做的是落实管理责任,这也是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根本。施工企业可以组织施工技术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着力提升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将管理责任细化分解,把管理目标定位准确。保障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分担施工质量责任。还要严格执行考核管理工作,对员工实施奖惩机制,保障技术管理落实到位。施工企业在开展技术管理工作时,还要把管理模式具体方案化,为技术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管理保障。在制定方案阶段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将隐蔽与特殊技术的具体实施标准做明确规定,对施工人员做好监督、指导和后续检查工作,施工技术管理方案,也要切实可行,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对其细化分解,让后有序的开展管理工作,促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工程的准备阶段,先制定好技术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后期施工质量达标。还要切实贯彻技术标准,加大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其技术水平的同时,要杜绝施工不达标的现象发生,如果后期施工质量不合格,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补救,还要严惩相关管理责任人。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要对设计图纸的真实意图进行领会,参照其为工程质量准则。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还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问题。

3.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技术管理人员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技术交底和工程质量管理。首先是对复杂技术实施标准进行交底,对多发质量问题的施工部位加强管理。技术交底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影响较大,施工工程各个环节都要做严谨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单位有关技术负责人,在进行每一次施工流程前,都要做技术交底工作,同时,相关施工人员也要相互技术交底。经过每一层相扣的交底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将更明确设计意图和工程容易出质量事故的环节。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工程技术将更加精确,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精品建筑。控制项目质量目标,还要以合同质量条款为施工准则,施工工艺、原料、后续维修保养等影响项目质量。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带来的技术难题,施工队伍要及时处理,培训高素质技术攻关队伍,保障工程质量的。在施工流程中,还要重视起材料和建筑用品质量问题,避免材料质量造成的工程损失。施工技术管理,一定要按照施工规定进度进行,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施工检查工作,保证装备、材料等供应正常。还要结合项目实际开展状况,对工程用料情况及时调整,保障后续工作有计划开展。

3.3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涉及到的技术管理问题,主要是管理人员通过审核措施和手段,对工程竣工部分,做分项工程质量检测,把检测结果与施工前预订的质量目标做对比,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两组数据差距小,或者在误差范围内,该建筑施工技术通过审核,如果两组数据不相符或者存在一定差距,则需施工人员对不合格处进行维修和补救。如果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符合优良标准,则按照合同给与施工单位奖励。工程质量,还包括度量检验、比较、工程判断以及后续维修等工作流程,度量是指根据计算法则对工程进行测量。施工技术管理研究工作,要从根本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在全方位统筹经济视角下,制定质量第一的管理方针政策。施工人员也要相互配合,本着踏实严谨的态度做施工建设,在结合实际工程,对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对症下药,杜绝“豆腐渣”工程出现。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做业务满意的建筑工程,推动建筑企业有序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而且有利于工程质量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而言,施工技术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应当从思想和工程实施上给予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耿兴军.探究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展望, 2015(17)

[2]索玉锋,周妮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9)

[3]韦正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4(12)

[4]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1(08)

论文作者:陈宏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_陈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