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4.12-2015.11期间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33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33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设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闭塞率93.94%(31/33)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1.82%(27/33),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配合综合护理干预,使临床疗效明显提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脑部或脑底部、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一种病发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1],血液可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因素,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便会使患者的病残率、病死率明显增加,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以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为主,疗效较为满意。现择取2014.12-2015.11期间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一步探析颅内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12-2015.11期间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试验组33例患者中,18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47-67岁,平均年龄(55.63±4.79)岁。对照组33例患者中,19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46-68岁,平均年龄(56.08±4.85)岁。两组患者均伴有体温增高、血压增高、突发性剧烈头痛等症状,其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显示,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试验存在突出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择全身麻醉处理,全身肝素化,待股动脉穿刺成功把微导管顺着导丝送进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进行脑血管造影,明确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态,然后利用微导管把GDC送进脑动脉瘤腔实施栓塞性治疗。
1.3护理措施
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机体指标检测,碘过敏试验,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的改变,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手术完成后,应把患者送回重症监护室,给予全面的密切监护。患者卧床休息时间不少于24小时,禁食时间为6小时,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压等指标。
试验组:33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1)术前护理:a心理护理,由于该病发病较急,且多伴有头痛症状,大部分患者对病情不了解,表现出恐惧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为其耐心讲述病情状况,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时心理疏导,强调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b一般护理,对于烦躁、焦虑的患者,可适当应用抗焦虑镇静药物进行治疗,以便让患者尽快平静下来,告诉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加强预防感冒,同时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2)术中护理:帮助患者平卧在导管床上[2],成功建立并持续给予血管鞘,对介入导管进行双路加压,应用0.9%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避免产生鞘内血管血栓。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应紧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例如心率、瞳孔、意识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准备好抢救措施。(3)术后护理:a体位护理,手术治疗24小时内患者必须要绝对卧床,术侧下肢需制动,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并应用沙袋压迫止血,时间为6-8小时,密切监测其局部是否出现渗血、血肿。为改善患者疼痛,应勤更换体位,患者术侧髋关节及小腿应保持伸直状态。b病情监测,手术治疗后,常规监护患者心电图,紧密观察其生命体征,注意其是否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头痛等症状,积极避免出现血栓、脑血管痉挛等症状。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 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试验的计数数据,可用百分比(%)表示,以卡方X2进行检验。如果P值小于0.5,表明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闭塞率93.94%(31/33)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1.82%(27/33),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特点为起病较急、病情危重,当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患者脑血管受到血液成分的刺激,常因血管痉挛而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病情严重时还会发生昏迷、死亡现象。临床选择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小、操作简便等优点[3],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以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尽管手术操作占有主导作用,但是若想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围术期护理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术中积极配合、密切监测,术后体位护理、病情监测。不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使手术治疗的疗效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减少患者康复时间。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闭塞率93.9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1.82%,这与范小斌等研究人员的试验结论相一致,进一步论证了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配合综合护理干预,使临床疗效明显提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艳芳,李小东.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5):5301-5302.
[2]叶日春,李彩红.重症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1):228-229.
[3]范小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41-42.
论文作者:赵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患者论文; 蛛网膜论文; 动脉瘤论文; 栓塞论文; 颅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情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