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积累的匹配水平研究论文

我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积累的匹配水平研究

赵春艳,张凌,谢国根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244000)

[摘要 ]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了1985~2015年间我国31个省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产出弹性,对两资本存量最优比例变动趋势进行了动态观测。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优比例维持在0.11~0.52之间,且时序变化幅度较大,区域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特点;两资本偏离度总体上呈逐步缩小态势,匹配程度在不断提升,但现阶段总体上仍表现出物质资本处于短缺状态。

[关键词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出弹性

一、引言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决定最终产出,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物质资本经济效率取决于人力资本对技术的模仿、创新和扩散能力;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效能发挥需要通过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资本作为支撑。研究发现,资本积累速度不匹配会限制资本效能的发挥,从而造成经济效率损失[1]。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在提高经济效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下,准确把握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匹配现状,提升二者匹配水平,对于纠正资本匹配扭曲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都有重要的意义。

要维持一定经济增长率,物质资本积累速度应与人力资本相协调,过分强调其中的一方都会造成效率损失。朱志兵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发现人力资本不足是造成物质资本投资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保持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适当比例关系对维持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2]。陈用芳等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应促进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协调发展[3]。杜两省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能否由粗放型转换为集约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适宜程度[4]。部分学者讨论了两者匹配协调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局部性的经验性研究[5-6]。边雅静探讨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最佳比例关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7]。“人力资本结构研究”课题组研究发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匹配协调对经济效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8]

从上述研究来看,学者们基本上肯定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匹配协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但定量考察两者之间匹配水平的研究鲜少,且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测算未形成统一方法,不同方法测算结果差异较大,且普遍存在人力资本存量被低估现象;第二,现有文献大多数计算出来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是静态值,考虑到各地区在不同时间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禀赋及政策倾斜等条件不同,两者的产出弹性也相应会发生改变,其测算结果显然无法实现对两资本产出弹性的动态观测。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突破:(1)为保证数据权威性和准确性,文中数据均来自《2017中国人力资本报告》,实现了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统一纳入货币存量的衡量范畴;(2)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计算各省份在各年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以实现对两资本匹配水平的动态观测。

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进行国际融资时还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也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其主要是现代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在不断的创新,而应用传统的融资方式和风险控制管理,则难以满足现代银行业务的需求,这就导致我国部分国际贸易企业的相关业务人员难以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自我提高。所以就目前来说,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应当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融资创新和风险控制,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二、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最优匹配的存在性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MRW模型定义生产函数:

式(1)中:Y 为产出,K 为物质资本,H 为人力资本,A 为技术水平,L 为劳动力,α 、β 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产弹性。假设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数量外生,增长率分别为g 、n ,则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积累方程分别为:。同时令SK ,SH 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储蓄率,并假设两者具有相同的折旧率δ ,则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方程分别为:

2.3 miR-145过表达抑制SiHa细胞增殖 与NC组比较,miR-145过表达组显著抑制了SiHa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为保证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将两者统一纳入货币存量的衡量范畴,本文中劳均物质资本存量、劳均人力资本存量均采用《2017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中的数据。劳均生产总值用地区生产总值与该地区劳动力人口的比值表示。其中生产总值用地区GDP衡量,劳动力人口指不包括学生的16岁以上非退休人口。地区GDP数据来源于1986~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份统计年鉴。考虑到劳均物质资本存量、劳均人力资本存量在《2017中国人力资本报告》已换算为1985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为此,地区GDP也以1985年为基期进行平减处理。

利用函数效用最大化一阶条件,可得:

由上述公式可得:要实现整个经济体效用最大化,就必须要求物质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存量比值等于两者产出弹性比,这个比值也就是两资本存量最优匹配比例,任何偏离都会造成产能损耗。

云天化示范田与其它品牌对照田肥料投入与产量对比:示范田肥料共用肥料75kg、对照田共用肥料115kg。示范田在投入方面较对照田少投入100元/亩,降低生产成本。示范田亩产1956kg/亩,对照田产量1716kg/亩,较对照田亩增产240kg,增产明显,增产率达13.98%,这表明使用云天化系列化肥在当地可以显著提高该地区桃种植的产量。

三、模型建立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建立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是一种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能够有效地研究各种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及其相互作用机理。为此,本文基于1985~2016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各省份各时点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实现对两者最优比例的动态观测,具体模型如下:

进一步推导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公式,可得:

式(4)中:Yi ,t 、Ki ,t 、Hi ,t 、Ti ,t 分别表示i 省份在t 时点的人均劳动力生产总值、人均劳动力物质资本存量(简称劳均物质资本存量,下同)、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简称劳均人力资本存量,下同)与技术进步(用时间的变化来表示,T =1,2,3,…,31,T =1时表示起始年份1985年,以此类推)。α 0、αK 、αH 、αT 、βKK 、βHH 、βTT 、βKH 、βKT 、βHT 均为待估参数,εi ,t 表示随机误差项。

资源是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石。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高质量地开展信息服务,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在进行读者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载体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建设方案,实现馆藏结构、不同载体文献的和谐统一。而民族高校图书馆也担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因此在资源建设方面除了常规资源建设意外,还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需求和民族特色文化,重点加强一批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综合性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民族高校师生读者的科研需求。并在资源构建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知识服务产品,基于资源进行知识内容的整合和有效的关联,以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资源传播和信息服务。

(二)数据说明

(2)要对项目工程的工程计量和完成时间进行严格的把关。在路桥的建造过程中要对项目工程计量进行严格的把控。这就要相关的项目负责人起到负责的作用。对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一段时间的任务进度进行监督,对工程的进度进行严格的把握。不能容忍项目延期的情况的出现,一个项目的延期会影响的整个项目的进度。项目的负责人员还要对工程计量进行仔细的分析,避免那些无效计量的出现,对工程产生影响。

四、模型估计及分析

(一)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参数估计

从图2中可以看出,1985~2015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主要维持在0.06~0.17之间。从时序变化趋势来看,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5~1996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呈下降趋势。出现这一现象一是由于改革初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同时由于物质资本十分缺乏,进一步抑制了人力资本的需求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二是深受计划经济影响,实施的是计划型人力资本配置方式,人力资本无法实现自由流动,造成人力资本效率低下和产出弹性快速下降。第二个阶段:1997~2003年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呈上升态势,而东部地区上升态势一直持续到2009年。这主要得益于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培训就业、高等教育扩招和集约式经济增长政策的推行,技术和人才在经济增长中作用显著提升,客观上促进了人力资本产出效率的提升。第三个阶段:2004~2012年,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产出弹性表现出下降态势,东部地区也在2009年后开始下降。在这一阶段,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化工能源等传统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吸引了大量的低层次劳动力就业,而低层次人力资本会阻碍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提高,进一步拉低了人力资本产出弹性。第四个阶段:2012~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均呈现缓慢上升态势。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等高精尖人才的引进、科研创新环境和人才配置机制不断改善,我国进入技术创新爆发期,加大了高层次人力资本的需求,高端人才的聚集带动进一步提升了人力资本产出弹性。

最后,综合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来看,1985~2015年间物质产出弹性明显高于同期的人力资本产出弹性,说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投资拉动。

表1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由表1可以看到,固定效应模型中大多数参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具体来看,物质资本产出弹性αK 为0.1456,且在统计上显著,表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其二次项回归系数βKK 为正但不显著,表明物质资本没有产生明显的边际产出递增效应。人力资本产出弹性βH 为-0.9299,且在统计上显著,但其二次项回归系数βHH 显著为正,表明随着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出呈现出递增的特点,但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技术进步项系数αT 及其二次项回归系数αTT 均显著为正,说明经济增长中存在技术进步,且技术投入的边际效率存在递增的规律。βKH 显著为负,说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不存在互补效应,不能弥补由于资本持续投入所造成的产出弹性递减;βHT 显著为正,说明人力资本通过对技术的吸收和创新,两者结合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色彩的提炼与升华对现代设计至关重要,色彩设计是现代市场新的需求点。广彩的色彩集中西方文化为一体,研究广彩的色彩语言,借鉴广彩中明丽的复色搭配,传播“生活美学体验”的思想可为当代设计提供灵感宝库。将传统的大红、大绿、黑、金等色彩按照色彩构成的原理搭配重组。既渲染出了文化情感,也增添了时尚感,这也是国际设计的色彩趋势之一。

(二)物质资本产出弹性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分析

把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参数代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公式,可得:

进一步将各省份的时间变量、人均劳动力物质资本存量对数值和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对数值代入上述弹性公式,得出1985~2015年31个省份物质资本产出弹性与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如表2所示。

表2 31个省份物质资本产出弹性与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测算结果

为进一步考察物质资本产出弹性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动态演变趋势,绘制东、中、西部地区两资本平均产出弹性时序图(图1和图2)。

图1 物质资本产出弹性时序变化趋势

图2 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时序变化图

从图1可以看出,1985~2015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物质资本产出弹性主要维持在0.3~0.6之间。从时序变化趋势来看,物质资本产出弹性总体呈现波动下滑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物质资本比较稀缺,物质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物质资本投资偏重于基础设施、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而多数能源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和产业链短的问题,造成物资资本投资结构严重失衡,外加在重大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缺失条件下,导致物质资本投入陷入边际报酬递减的困境。值得一提的是,中西部地区物资资本产出弹性并没有快速下滑,在2003年以后还有小幅度反弹,这主要得益于中西部近年来借助“集群优势”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通过借鉴东部地区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物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效果。

根据上述给定的物质资本储蓄率SK 和人力资本的储蓄率SH ,经济中总消费C =Y (t )(1-SK -SH ),结合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方程,并假设中央计划者具有常系数风险规避的效用函数U 为:。则可通过约束条件下中央计划者效用最大化问题来求解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最优匹配比例。构建汉密尔顿函数:

作为吸力锚还可以应用在浮式风机平台的锚泊系统,例如:2017年7月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浮式风电场Hywind Scotland Pilot Park,由5台6 MW风机组成,每个风机采用三个吸力基础提供锚泊力,如图4所示。

本文使用Stata12.0软件对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参数进行估计,为保证参数估计的稳健性,分别给出了混合截面数据回归(POLS)、面板随机效应(RE)、面板固定效应(FE)与面板随机前沿模型(SFA)的估计结果。F检验和Hausman检验在1%显著水平下均拒绝了原假设,同时考虑到面板随机前沿模型(SFA)参数估计结果固定效应模型(FE)参数也相似,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FE)较为合适,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29例误诊分析 … …………………………… 李少平,张霖,邓一伦,等 140

五、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实际比例、最优比例与匹配水平

(一)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实际比例变动趋势

物质资本存量总量和劳均人力资本存量均采用《2017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中的数据,劳均物质资本存量用物质资本存量总量与劳动力人口比值表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实际比例用劳均人力资本存量与劳均物质资本存量比值衡量,并进一步绘制其时序变化趋势图(图3、图4、图5)。

图3 劳均物质资本存量变化趋势

图4 劳均人力资本存量变化趋势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1985~2015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劳均物质资本和劳均人力资本均呈现上升态势,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两资本存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区域差异来看,劳均物资资本存量呈现“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的凹型分布,人力资本存量则呈现“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阶梯状分布。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实际比例来看(图5),我国人力资本存量远高于物质资本存量,两者的比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趋势趋于平缓。说明人力资本占国民财富份额正在逐渐降低,但下降的速度在逐渐降低。由于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口数量和结构密切相关,两者实际比例下降是否因政府偏重物质资本投资而导致人力资本投入相对不足还存在一定争议。

图5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实际比例变化趋势

图6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优比例变化趋势

(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优比例与匹配水平

由前文可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最优匹配比例等于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与物质资本产出弹性的比值,这里仍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考察两资本最优匹配比例的动态演变(图6)。可以看出,1985~2015年间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优比例维持在0.11~0.52之间,且时序变化幅度较大,相对于东、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最优匹配比例曲线更加陡峭。2012年以后,随着物质资本弹性下降和人力资本生产弹性上升,两者最优匹配比例开始稳步上升,这说明相对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越来越大。从东、中、西部地区两者最优比例数据来看,多数时间段中部地区最优匹配比例高于东西部地区,但到2010年后,东部地区最优比例开始高于中西部地区,说明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人力资本投入。从区域差异来看,三大区域的最优比例差异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特点。

本文以偏离度来进一步定量考察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匹配水平,偏离度用实际比例与最优匹配比例的差来表示。当偏离度大于零时,表示人力资本处于过剩状态;当偏离度小于零时,表示人力资本处于短缺状态;当偏离度等于零时,表示两者正好处于最优匹配状态。从图7可知:1985~2015年间东、中、西部地区两资本偏离度总体呈现波动降低的态势,但偏离度始终大于零,说明我国整体上存在明显的资本存量失衡问题,人力资本处于相对过剩状态,但两资本存量的匹配程度在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中国经济40年来的“增长奇迹”。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力资本处于相对过剩状态,产生了对物质资本的内在需求,促进了物质资本的快速积累和技术更新,进而带来了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从资本积累上来看,物质资本存量和结构的调整在短期内可以实现,但是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的调整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在初始状态下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禀赋的国家往往比拥有较高物质资本禀赋的国家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图7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偏离度变化趋势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分析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最优匹配存在性的基础上,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了1985~2015年间我国31个省份两资本产出弹性,得出了各省份在各年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最优比例。研究发现:(1)从时间序列来看,我国物质资本产出弹性总体呈现波动下滑态势,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变化比较复杂,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反复震荡的特点;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优比例主要维持在0.11~0.52之间,且时序变化幅度较大,但区域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特点。(2)报告期内,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实际比例始终高于最优比例,物质资本处于相对短缺状态,但随着偏离度的逐渐缩小,两资本匹配程度在逐渐上升。

为提升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匹配程度,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物质资本投资结构,提升人力资本产出效率。当前我国物质资本普遍存在重复投资和投资结构失衡等问题,物质资本产出弹性在不断下滑,严重影响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优化物质资本投资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物质资本投资力度,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根据最优比例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最优比例。因此,应当加大物质资本在第三产业中的投资比例,积极发展以知识和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提升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刺激对人力资本的重要需求和产出效率提高,可以同时起到降低实际比例和提高最优比例双重作用,对提升两资本匹配程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由于部分因素对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优比例的影响存在一定地区差异,各地区在提高两资本匹配水平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避免“一刀切”,防止出现新的投资结构失衡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随着我国人力资本相对优势在不断缩小,“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而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更多的时间、存在更高的不确定性,因此更加需要做到未雨绸缪,积极探索新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切实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产出效率。

[参考文献 ]

[1]史晋川,赵自芳.中国要素市场扭凸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40-49.

[2]朱志兵.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4,27(3):383-386.

[3]陈用芳,邢志平.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7,89(10):12-14.

[4]杜两省.人力资本投资必须与物质资本投资相适应[J].学习与探索,2013,(5):37-42.

[5]刘智勇,胡永远,易先忠.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25(4):86-97.

[6]岳希明,任若恩.测量中国经济的劳动投入:1982—2002年[J].经济研究,2008,(3):16-28.

[7]边雅静.实物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最佳比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8]“人力资本结构研究”课题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匹配及其效率影响[J].统计研究,2012,29(4):32-38.

[中图分类号 ]F0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288(2019)04-0048-07

[收稿日期 ]2019-06-0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财务柔性、内控质量与企业价值研究”(18BGL069);铜陵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重点项目“财政分权视角下环境规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2018tlxyzd03)

[作者简介 ]赵春艳(1987-),女,安徽宣城人,铜陵学院会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价值管理;张凌(1968-),男,安徽桐城人,博士,铜陵学院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控制、企业价值管理;谢国根(1985-),男,江西抚州人,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董建军]

标签:;  ;  ;  ;  

我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积累的匹配水平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