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徐 果
二力平衡是受力平衡问题中最简单的一种,但它在力学中的地位却是非常重要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力学知识的基础,学好这一部分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节《二力平衡》的教学以心理学为基础进行启发式问题设计、以科学思想方法为基础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提升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
1、注重语言科学性,把握思维脉络启迪学生思维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自然科学,它的原理、概念的得出都是非常严格的,一些结论的推导也是十分严密的,这就要求物理语言具有科学性,而科学性又主要体现在准确性、精炼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上。《二力平衡》这一课虽然是基于学生对力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关系进行的探究,但由于学生生活中对力与运动关系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本节课的概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得出概念过程中语言要科学规范,逻辑要清晰有条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笔者一共分为四个板块: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知识板块之间过渡自然:如课堂开始通过设置生活情境:静止的花瓶、匀速行驶的列车、金鸡湖边静止的雕塑、学校旁边工地上匀速起吊的货物,让学生在大量生活情境中体会并通过归纳分类得出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态;接着进一步对所给情境进行受力情况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在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下都可以处于平衡态,进而自然建立起二力平衡的概念;接下来通过一个问题“任何两个力都能平衡吗?”自然过渡到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环节;最后让学生在二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情景分析,即回归到应用中来:如静止的花瓶和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力问题及起重机问题。
不论是概念的得出还是知识网络的构建,教师用语严谨科学,知识思维脉络清晰、环环相扣,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信息,而且潜移默化之中,也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以及有条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注重课堂问题设计
“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为中心,兼顾知识体系的构建,突出学习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尤其如此。问题设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要求,教学中如果不注重问题的设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只能处于机械记忆的水平,难以进行深层次地内化和吸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二力平衡》一节课的设计中,学生在知道平衡态以及二力平衡的概念之后,紧接着就要进入到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环节,此时如果不注重问题的设计很容易使学生思维跨越较大,无形中增加学习难度。此时,笔者是通过一个问题串过渡到二力平衡环节的:“物体受一个力能不能平衡?需要几个力才能平衡?任何两个力都能平衡吗?”这样逐渐引导学生思维到二力平衡的条件上来;在这些问题串之后,紧接着设计游戏场景来让学生体会并提出猜想:将一只玩偶两端绑上细线,请两名学生各执一端使玩偶处于静止状态,问:此时玩偶是处于平衡态吗?是二力平衡吗?为什么不是二力平衡(引导学生注意到玩偶受到的重力)?如果想让玩偶处于二力平衡状态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消除重力的影响)?这样由一个游戏一步步改进成课本实验原型,不仅学生真正参与了整个实验探究过程,而且还初步体会了二力平衡的条件,为接下来的实验深入探究奠定了基础。
整个教学从问题开始,以产生更多的问题结束,问题设计不仅可以将知识点层层推进、使知识板块间过渡自然,更加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物理科学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问题设计还给了学生去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促使学生自己去激发好奇心、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3、紧密结合教材
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愈发丰富、教学手段的愈发多样化,教学课件及视频对于教师来说唾手可得,所以造成了部分教师备课只从网络上找资源,而忽视教材。其实无论学生的基础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都不应该脱离教材,无论是结业考试,还是中考、高考都是紧紧围绕教材展开的,教材是教师的第一手资料,更是学生课堂以及课外学习的重要依据,任何照本宣科或脱离教材的教学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备教材不但但只是通过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度挖掘教材的科学方法、培养能力、思想教育因素、学习心理问题,从而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建议。以《二力平衡》为例:首先深刻理解教材中所呈现知识要达到的层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课标要求知道平衡态的概念,这属于概念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已有的错误生活经验,其实对这一概念理解起来并不十分容易,此时根据教材安排,为了使学习更高效,就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因此课堂开始以四幅生活场景引入,以实物来刺激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体会、观察并思考进行分类,从而理解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态;其次,深度挖掘教材内涵,促进学生学科素养能力提升。教材的表现形式是文字,也就是说它是以静态的的形式存在的,如何将静态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动态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求老师能深度挖掘教材中的能力因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徙并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具备更高层次的认知。在《二力平衡》一课中看似普通的内容安排(从平衡态到二力平衡再到二力平衡条件最后进行应用),其实却隐藏着很深的物理意义,通过细读教材,你会提炼出这样一个内涵:对于任何一个物体,再对它的受力情况进行判断时必须是基于它的运动状态,继而在教学中将这一内涵渗透进去,让学生认知进一步得到提升,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再比如对苏科版教材最后的“生活、物理、社会”部分,也可以进行了深度分析,《二力平衡》此部分放了一个“高空王子走钢丝”的场景,再对教材认真解读之后可以发现“高空走钢丝”的场景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并不能很好地把二力平衡条件应用其中,所以一味地机械照搬教材,只能造成学生一知半解、当然也只能是一节低效的课堂。立足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将“高空走钢丝”换成一种可以课堂玩的小游戏——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使泡沫球稳稳站在铁架台顶端,这样让学生来直接体验,即巩固了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一种培养。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但这个例子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其中的一个例子”,它除了是知识的载体外,更隐含着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体现着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本身的学科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物理核心素养,不仅支撑着物理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还可以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步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从而培养出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论文作者:徐果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学生论文; 教材论文; 知识论文; 物理论文; 概念论文; 条件论文; 能力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