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兰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无隙沟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与无隙沟通组(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方法、技巧、语言以及信任度等临床指标,并观察其护理满意度。结果:无隙沟通组护理方法、护理技巧、护理语言以及信任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无隙沟通方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可显著增强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患关系;无隙沟通方法;临床护理;护理满意度
心血管疾病具有致病原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及危害大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心血管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等血管与心脏方面的三高症状,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病症因病情发展速度快、发病急等特点为具有较高致死率,慢性疾病因病程长,需终身治疗[2]。因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加强护患沟通,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基于此,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后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护患无隙沟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总计80例,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无隙沟通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6:14;年龄45-87岁,年龄均值(62.48±5.3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2±1.08)年。无隙沟通组: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5:15;年龄43-88岁,年龄均值(61.79±6.04)岁;病程1.5-7年,平均病程(3.69±1.12)年。纳入标准[3]:①所有患者均经CT及血常规检查发现具有明显心血管病变;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器质性病变;②存在精神、沟通以及认知障碍;③不同意本次研究者。
1.2一般方法
常规护理组实施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活干预以及血压测量等常规检查,仔细询问患者身体状况,若出现任何异常状况需及时告知医师,并调整相应的治疗方案。无隙沟通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为提高穿刺及输液等基本操作的成功率,需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工作,旨在减轻患者身心上的痛苦。同时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采用亲切态度与语言,做到细致耐心[4]。通过必要的护理措施与交流来缓解患者承受病痛折磨时的痛苦,从而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1.2.2 掌握患者病史与病情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需详细地询问患者病史、饮食习惯、个人喜好、性格特点以及运动习惯等,使其尽快了解患者,同时详细记录患者服药情况、日常检查以及身体状况等,并将其告知临床医师[5]。定期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与沟通,解释患者治疗方案与实际病情,并针对患者护理配合提出指导性意见,提高依从性。
1.2.3 掌握有效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需根据之前掌握的患者基本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采用微笑服务,保持耐心与亲切,口吻轻柔,以拉近护患之间的俄关系,防止患者出现厌倦与逆反心理。从而才能确保患者向护理人员敞开心扉,提高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感受到医护人员善意。面对患者的不理解,护理人员需保持冷静、细心与真诚态度进行解释,并积极鼓励患者,通过心理学方式转移患者消极情绪。
1.2.4康复计划和健康教育
制定患者饮食、个人卫生以及运动计划等方面,康复计划制定初始阶段与加强与患者沟通,在计划实行一段时间后通过患者的感受,对其中内容进行适当修改。旨在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跟踪治疗效果,确保出院后仍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6]。
1.3观察指标
通过自拟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方法、技巧、语言以及信任度等临床指标,每项总分1-5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并观察其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经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指标以%形式展开,X2检验;计数指标行形式展开,t检验。结果若为P<0.05,表示组间对比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方法评分
无隙沟通组护理方法、护理技巧、护理语言以及信任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护患关系随着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渐恶化,因而在对医疗机构综合水平予以评价时,也纳入了护患关系指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质量,改善预后[7]。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能够提高其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增强护理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掌握患者病史与病情,可予以针对护理干预,在沟通与交流中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8]。本次研究中,无隙沟通组护理方法、护理技巧、护理语言以及信任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可显著提高护理技能与护理方法,增强患者信任度与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患无隙沟通方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可显著增强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岳秋余,张倩.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19):168.
[2]崔玲.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8):154-156.
[3]薛瑞瑞.浅谈心血管内科护士护患沟通的技巧[J].养生保健指南,2018,(50):237.
[4]张慧,沙凯贤,黄燕.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123-125.
[5]宋剑平,金静芬,俞申妹,等.六步标准沟通流程在提高护士沟通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63-66.
[6]罗南,李平平,高丽华,等.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2):4733-4736.
[7]赵卫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医患沟通与医疗风险防范探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2):188,封3.
[8]杨利梅.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与安全防范方法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0):101-102.
论文作者:李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患者论文; 方法论文; 内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常规论文; 血管论文; 指标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