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及防治论文_欧阳晓华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及防治论文_欧阳晓华

黄梅县公路管理局 湖北黄冈 435500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加大,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修建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往往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病害问题,例如路面开裂、路面车辙以及泛油等病害,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导致公路的正常维修期提前,同时还增加了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资金压力,这不利于带动我国社会经济更好发展。

关键词:工程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治技术

1.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研究

1.1路面裂缝问题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裂缝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路面一旦有裂缝问题出现,路面的基层便会被水分所浸入,这会给路基带来极大的损坏,同时路基的承载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并且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也会随之下降。而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在沥青路面中是最为常见的裂缝类型。

1.2水损害问题

水损害主要指水分进入到路面结构层以后,导致路面结构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众多病害中,水损害的破坏力最为强大。水损害导致出现病害的主要破坏形式为坑洞、辙槽等。导致出现水损害的原因在于,没有合理地调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碾压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沥青混合料没有均匀地搅拌等。

2.病害成因分析

为了评估和预测不同形式的损坏对路面使用与服务性能的影响,需要分析研究各种损坏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并按照产生的原因与表现形式对它们进行判断以其对路面结构、使用性能与路面寿命的影响。

(1)横向裂缝:横缝间距没有明显的规律,取芯结果显示此类裂缝贯通水稳稳定碎石基层,且这些裂缝经养护灌缝后未见发展,目前处于稳定状态。由此,判定为水稳基层收缩裂缝反射至面层所致。(2)纵向裂缝:主要出现在行车道位置,综合设计图纸及取芯结果分析。此纵缝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或者由于路面施工时热接缝未处理好引起的。(3)沉陷:伴随龟裂出现,主要由于路基局部沉降,或者由于局部开挖后回填土压实不足、路面病害局部处理后的二次病害、或是路面结构强度不足造成的。(4)坑槽:本路段坑槽主要由水损害造成。水从沥青公路面层由路面损坏部位渗入,停留在路面基层面上。经过载重车辆来回碾压作用影响下,水不断继续渗入到路面内部的细小材料中,并逐渐形成灰浆,促使路面沥青上下油层分离,水灰浆被车辆荷载压挤,通过上面层损坏处挤压到路面外部。在灰浆众多的路面区域,容易导致沥青上油层出现破裂现象,这些破裂的路面骨料物质再被过往车辆带出,形成小型坑洞,若是这些小型坑洞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修护,最终导致坑槽的形成。(5)龟裂、块裂:主要是由于路面基层长期在水浸泡作用下引起的。基层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材料老化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疲劳损坏,基层逐渐有整块变为大块,直至碎块,从而向上扩展,最后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块裂、龟裂而彻底破坏。

3.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病害防治技术

3.1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首先,对于沥青路面的基层只有满足如下要求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筑:

1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2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 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较小。4 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高程符合要求。新建的沥青路面的基层可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选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及泥碎石或碾压式水泥混凝土基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高强少裂、整体性能好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的半刚性基层,稳定细粒土只可作底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粗细集料、矿粉、沥青等是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采用的几种原材料。施工单位在选择选材料前需要全面分析施工区域的天气、地质条件、路面工程特点等,结合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原料,使该道路的各项要求得到满足。其次,要合理设计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对路面的抗病害能力、硬度等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设计。通常情况下,设计配合比需经常三个环节,分别是确定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与验证生产配合比,施工单位需要落实各个阶段的工作。最后,要检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拌和均匀性、动稳定度、摊铺温度、出厂温度、碾压终结时温度、初压温度、矿料级配、流值、油石比、稳定度等都是需要检测的主要内容,应当根系相关标准完成各个项目的检测。

3.2泛油防治措施

路面泛油病害防治,首先要加强施工单位对沥青混合材料配比的监控。为避免路面泛油病害的发生,施工单位要在沥青混合材料配比设计环节上加大控制管理的力度。目前市场上沥青种类繁多,对沥青的性能要了解清楚,使用情况也要更加细分化,不同种类的沥青使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要严格加以监管,基础、最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沥青材料的使用,采用更优质的施工材料是防止路面泛油最有效的举措。其次,根据施工路段温度变化范围、水文情况等具体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使用最符合施工现场状况的配比方式,避免沥青成分过多,导致车辆碾压时沥青溢出情况。最后要进一步强化路面压实工作。路面泛油问题的产生与施工过程中压实工作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沥青在高温条件下出现溢出,就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保证路面压实工作。只有提高路面压实工作效率,才能进一步加大路面沥青混合料密度,从而降低沥青溢出的概率。

3.3预防裂缝与车辙的措施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好、低含蜡、高粘度沥青质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除了对沥青改性剂的各种类型,以提高其性能。改性沥青路面可以解决滑性和耐久性,沥青路面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了较大的提高,公路病害的频率明显降低,日常维护量大大降低总成本应该选择。表面粗糙、坚硬、耐磨性强、性能好、沥青粘附如果骨料酸性应该添加抗剥落剂和石灰粉混合,保证一定数量的抗剥落性能,同时应尽量降低骨料的含水率。另一方面,也应注意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分级测定,抗疲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

3.4预防翻浆的措施

①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量要求,选择图层的类型和适当的。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适宜厚度采用了两层或三层,一层必须分级。当层的沥青碎石,基层表面必须做下封层。②建立时间大空隙率、易透水铺装,需要考虑结构层的水排除措施的建立。③较好的水稳定性,较高的整体强度和板料作为路面基层可防止霜冻的影响。④加强路面或路面下一定深度内的土壤(易冻沙等)更换好土(如碎石)。⑤做一个封闭的隔离层,以排除路基水的渗透和防止地下水上升。⑥保温层、减薄冻层防止路基冻结线深度。⑦采用均匀的砾石,通风温度的土壤碎石,快速冷冻,在离公路近有害聚冰的形成。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提升,其中出现的常见的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分析研究影响路面损坏的因素,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性的开展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尽可能的确保每一步的施工质量,并采取严格的后期维护保养措施,对已经出现问题的地方要及时维修,从而提高公路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祝风月,徐荣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病害防治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5:261-262.

[2]徐荣华,祝风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病害防治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4:259-260.

[3]汪洪州.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特征与养护管理方式浅议[J].青海交通科技,2016,04:44-45.

[4]夏勇.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应对措施[J].交通世界,2016,34:16-17.

[5]熊杰.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50:276-277.

论文作者:欧阳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及防治论文_欧阳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