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革命军人信仰建构的三重意蕴
马云志,陈 宇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摘要〕 根据党对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实要求,作为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构成要素,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信仰建构应包含三重意蕴: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是经典理论的基本要求、对历史经验的客观总结、强军兴军的时代需求;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是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以史为鉴的确然选择、时代强军的必经之途;培育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是建军经验的理论传承、兴军历史的再续之径、实现强军重任的现实保证。
〔关键词〕 革命军人;信仰建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民信仰建构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再次被提上日程,其中革命军人的信仰建构问题表现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为了适应世界军事革命发展新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还是为了回答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课题,都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军队建设事业。而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信仰建构正是坚持和发展军队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军人的信仰势必会凝聚为军队的灵魂,体现为国家的力量,并外化为现实的军事实践。根据党对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实要求,作为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构成要素,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信仰建构内含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培育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三重意蕴。
作为后辈学人,只有联系历史、立足国情,才能正确领略这些局部性突破、渐进性完善的学术价值,才能感悟谷祺教授学术思想的精髓,即与时俱进、敢发先声,才能激励青年一代学人传承谷祺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范,并不断发扬光大,开花结果。
一、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因此,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就是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这是进一步深化政治建军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军的神圣军魂。
(一)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是经典理论的基本要求
早在17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明确阐释了共产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重要意义。《宣言》深刻阐明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性质、目标、理论原理等重要问题,提出“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这表明共产党人所代表的正是突破民族国家之界限的世界无产阶级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44。而共产主义政党的这种先进性之所以能够保持,恰恰源于其本身的科学性,即共产党人“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2〕44。也正是其先进性与科学性,决定无产阶级若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定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以及苏东剧变等史实无不证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所阐述的这一真理。
我国人民军队自创立之始,便依据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中的这一精髓,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枪杆子永远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军事体制尽管历经多次调整和改革,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最高原则却始终贯穿其中,不曾动摇。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3〕547这一理论原则便是对《宣言》所阐述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深刻理解与贯彻,迄今乃至在未来的蓬勃发展道路上仍须一以贯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1〕。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与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内核。以上构成了新时代革命军人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之理论根基。
(二)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是对历史经验的客观总结
毛泽东军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在人民军队创立和发展时期的中国化经典成果,也是新时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其中培养军队优良作风是毛泽东军事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军队的纯洁性建设,因为他深知精神文化对物质力量的巨大反作用以及军队作风建设对部队战斗力培养和发挥的重要意义,即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只有保持高度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无敌于天下。毛泽东尤其担忧环境的改变可能给军人思想造成巨大冲击,担心“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13〕。为此,他谆谆告诫革命军人一定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作风,而这正是把我军锻造成为一支钢铁雄狮必不可少的条件。
显然,人民军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已经形成一整套强军兴军的科学经验并加以总结,而其核心正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始终牢牢掌握兵权,并把政治建军原则贯穿于人民军队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正如毛泽东所言:“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决不能争,再也不要学张国焘),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3〕546因为实践证明,保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兵权贵一,正因为中国共产党这个“一”,才铸就了人民军队之骁勇和强大,才实现了国家民族之崛起和富强。这正是新时代革命军人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之历史指引。
(三)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是强军兴军的时代需求
中国共产党适应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求,对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特别提出与之相应的强军目标,即“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1〕。为此,新时代革命军人唯有立足新的历史起点,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决支持和拥护我国现行的军委主席负责制,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才能组建成为一支纯粹的无产阶级军队和一支真正强大的人民军队,从而精准高效地实现新时代我国强军兴军的战略目标,更好地完成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1〕。而新时代中国在军事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集中体现为军队的政治性与非政治性的话语斗争。因此,在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宣扬的所谓“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企图动摇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言论时,应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国家宣扬的所谓“超政治化”“超阶级化”的军队在当下不可能存在。尽管当代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宣称自己的军队已实现“非党化、非政治化”,但究其实质,在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执政权归属哪一政党,其所代表的仍是资产阶级利益,因此所谓“军队国家化”不过是使军队跳出资产阶级各党派内部之争而从整体上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手段。换言之,这种“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的价值观只是其“普世价值”话语体系下掩盖自身军队阶级属性的迷雾或表象。在我国,拨开西方政治话语幕帘下的迷雾,走好强军兴军之路,是新时代革命军人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之现实所向。
“哎哟,我们区又走了一个。北京好哇……北京好哇……你以前那个同学,那个谁,李之恒,也去了北京,有出息啊。”
二、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
20世纪以来,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创伤,世界人民更加渴望与珍惜和平。而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和平发展道路已越走越宽,新时代革命军人无需再直面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在此背景下,却有个别军人一心只想当和平兵,并呈现出战斗精神渐尽之势,具体表现为备战意识薄弱、日常训练懈怠以及军人血性流逝等。《周易》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8〕279孟子同样也看到了安危、存亡、治乱的辩证关系,所以才有了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之说。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养分,同时知悉新时代个别军人甘当和平兵想法的现实基础上,提出了“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10〕416的谆谆告诫,多次强调和平环境里决不能把兵带娇了。所以,新时代中国正急需一股刚健强劲的战斗之风来唤起军人的忧患意识。可见,作为我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精神源泉,重铸革命军人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业已成为新时代实现我国强军目标的必经之途。克服和预防“和平兵”思想,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始终把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背负在肩,是把我国锻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军事强国之既定路径,也是新时代革命军人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之现实所向。
(一)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是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
《中庸》在谈及“道”时指出:“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4〕可见,《中庸》认为无过无不及的执两用中之策,方合治国平天下之大道。而《荀子·不苟》提出,中庸之道非一味刻板僵化之求中,还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权变的中庸之道,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事件上或刚或柔、或左或右,“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5〕。正因如此,我国历史上才有了帝舜“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6〕这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千古佳话,也才有了赵武灵王“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7〕这样立志改革的锋锐之气。执两用中、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在这里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战事也因此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正如《周易》所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8〕3也就是说,阴阳相和,则万物“利”,乾坤相交,则万物“贞”,“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9〕。反之,以两宋王朝为例,其战斗精神渐逝,致刚柔不济、阴阳相失,乾坤不“成列”,终于“易”道难“立”。
培育新时代革命军人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是其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的重要前提,它取决于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换言之,正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回答了他们是为谁扛枪、为谁打仗这一重要的归属性问题,继而决定了培育新时代革命军人高尚操守与优良作风的现实必然性。
俄罗斯政府认为,天然气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是合理调配能源、提高供气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因此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是符合俄罗斯国情的选择。
(二)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是以史为鉴的确然选择
历史和实践已然证明,军人的战斗精神是其战斗之际的重要内生动力,是军队能打胜仗的一大核心要素,是国家民族军事力量的内在象征性展现。如何培育军人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始终是军队建设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问题贯穿古今军事领域,不随时空的转移而变更。因此,新时代革命军人应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居安思危,把重铸自身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作为当下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在思想上足够重视,在工作中努力践行。这也是新时代革命军人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之历史指引。
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是军人生存和发展的内核,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演绎更是对此进行了深刻诠释。上古时期的中华民族就是极具战斗精神的民族,至先秦之际,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铸成了战国法家的霸道之术——“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作壹,不官无爵”〔11〕。可见,商鞅把农战作为加官进爵、踏入仕途的唯一路径,有不从农战者“不官无爵”之规定。自商鞅变法开始,秦国以大奖军功之政培育臣民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为后来秦之异军突起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及至两宋,历代王朝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与发展了这种精神,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遂成为古代中国屹立于世界舞台的坚强支撑。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英雄辈出,正是这些革命将士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出了深重的苦难,赢得了光明的未来。新中国成立后,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多场战争的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和保家卫国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加固了人民政权。
(三)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是时代强军的必经之途
军队的强盛与否是衡量其所属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指标,军人战斗力的强大与否又是衡量其所属军队强盛与否的重要指标。而作为能打胜仗的核心要素之一,军人的战斗精神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战斗力。换言之,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在一定意义上直接体现了国家与军队的强盛程度。因此,重铸军人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是实现新时代我国强军目标的必经之途。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需要有生生不息的战斗精神贯穿其戎马生涯。
战斗精神作为军人的基本武德和能打胜仗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军人战斗力养成的内在之源,是军队强盛与否的文化之基。这种精神缺失,必然造成军人战斗力下滑,导致军队士气萎靡,严重影响国家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因此重铸新时代革命军人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是人民军队永葆战斗力的必要前提,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港航行A轮先从外海进入上海港北槽深水航道,途经圆圆沙警戒区、外高桥航道和外高桥沿岸航道,见图1。北槽深水航道为人工疏浚航道,总长43 n mile,海图水深为12.5 m,D12灯浮上下游的航道底宽分别为350 m和400 m,设标宽度分别为500 m和550 m。D13灯浮上游为往复流,D13灯浮下游为旋转流。
三、培育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强军事业的发展。他指出,“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10〕416-417。习近平总书记对军队战斗力的高度重视,展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传统战斗精神之重铸、回归的殷殷期盼。因此,新时代中华民族欲实现国家的长久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则当在中庸之道的视域之下,重铸、回归刚健中正的战斗之风。唯有刚柔相济、一张一弛,才能“乾坤成列”而“易”道“立”之。这便是新时代革命军人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之理论根基。
(一)培育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是建军经验的理论传承
听党指挥的军魂建设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之日起便是军队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建军之初,我军内部尚受当时各式思想的影响,建设和发展较为困难。1929年古田会议全面客观地总结了军队建设的各项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重申和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必备的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我国多个领域受苏联模式影响,在军队建设方面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受到来自“一长制”思想的挑战与质疑。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及时回答并深刻阐释了人民军队的领导体制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保证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平稳过渡。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暂时进入低潮,国际局势风云激荡,西方敌对势力企图趁此实现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另一方面,受新自由主义等思想影响,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全盘西化”思想开始发酵。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坚守“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以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作为解决我国在多个领域所面临的问题的坚实后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军队作风建设的相关理论。他强调了军队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14〕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人民政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也必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军队的一切活动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这样一支神圣军队的存在,必然离不开革命军人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向革命军人提出了“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0〕418这一本质要求。以上构成了培育新时代革命军人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之理论根基。
近几年我创作的城市公共艺术和装置艺术,虽然每件作品在风格和艺术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城市特定的场所而创作的主题作品,创作的唯一目的就是在城市特定的空间中营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的作品。在我的作品中,包含着对东方文化的思考和西方艺术语言的理解。我努力寻求多元化的创作实践,并试图延续“海派”文化的精神,让作品反映上海文化土壤所特有的自由和自信的气质,让作品展示海上风情中变通和从容的风格。
在美国,人们曾称赞斯各格兰德的作品超越其他一切图像艺术作品。斯科格兰德自己也认为,她的作品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仅是她的努力,也需要观众的努力。她本人曾指出:“强迫症式的重复是我的创作中一个永恒不变的元素。”
(二)培育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是兴军历史的再续之径
我军创立初期,主要构成人员是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他们或为生活所迫,或对现实失望,或因报国热枕而参军入伍,他们虽有推翻“三座大山”的迫切愿望,但受自身阶级的局限,本身仍存有封建残余的陋习。然而三湾改编、古田会议之后,随着我军“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提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渐趋成熟。1947年,受国内解放战争形势的转变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等客观影响,人民军队扩编,少数新兵的不良作风使得人民军队的先进性、纯洁性受到质疑与挑战,严重阻碍了人民军队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为了保持人民军队的先进本质和优良作风,我军通过“诉苦”“三查”“三整”等方式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军仍把培育革命军人高尚操守和人民军队优良作风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带领下,时刻心系人民,形成了纪律严明、认真务实、艰苦朴素、团结友爱的优良军风。历史和实践证明,革命军人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使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深切信赖,助力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伟大胜利,为新生的人民政权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并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与使命担当。
因此,人民军队建军近百年来,遍历风霜而一往无前,苦经血雨而数创辉煌,究其根本,还在于革命军人不仅以其坚定的政治信仰为帆以保证航向的正确性,以其强大的战斗能力作桨以维持航速的可续性,更以其优良的军队作风铸骨以塑造船身的牢固性。由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强军战略就必须把培育革命军人高尚操守和人民军队优良作风放在突出位置,以时刻保持新时代革命军人和人民军队的先进性、纯洁性。这正是培育新时代革命军人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之历史指引。
(三)培育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是实现强军重任的现实保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高效助力国民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优秀外来文化的涌入对国人思想的解放和眼界的提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另一方面,不良外来文化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一部分人的传统价值观。例如,新时代革命军人是我国军事实力的重要外化和保家卫国的中坚力量,但这一群体中也存在个别深受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西方思潮荼毒者。他们在历史虚无主义的蒙蔽下,遗忘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光辉灿烂的悠远文明,看不清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复兴之路,对中国共产党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的丰功伟绩全盘否定,对人民军队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不以为然。显然,他们已丧失了民族之根,如行尸走肉,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们受新自由主义的蛊惑,以新自由主义建立在个人中心原则之上的所谓“自由”,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根基之上的“自由”。这部分军人背离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背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再无建军之初革命军人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友爱的高尚品行,最终成为迷失在物质欲望中的异己的存在。
可见,借鉴我军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的丰富历史经验,并依据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理论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伟大指引,培育革命军人高尚操守、树立优良军风已成为新时代出色完成我国强军重任的现实保证。新时代革命军人应在全面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为自己正风肃纪,不忘初心,保家卫国。此方为培育新时代革命军人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之现实所向。
党的十九大修订的党章中增写了这样一条重大军事方略:“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切实保证人民解放军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15〕。从中不难看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已成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强军兴军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不仅要求“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价值建构层面将其内化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崇高信仰。换言之,这一目标要求已经内含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信仰建构和价值塑造的基本取向。这就要求革命军人必须在充分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整体过程中,牢牢把握并努力践行军人信仰建构的三重意蕴,即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永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牢铸军魂;重铸能打胜仗的战斗精神,努力锻造军人铮铮铁骨和英雄血性,增强战力;培育作风优良的高尚操守,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赢得民心。由此,方无愧于自身“人民子弟兵”的无尚殊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毛泽东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曾 参,子 思.大学·中庸〔M〕.邵士梅,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40.
〔5〕张 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2.
〔6〕李 民,王 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6.
〔7〕朱本军.政治游说:《战国策》译读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75.
〔8〕唐明邦.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278.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商 鞅.商君书〔M〕.石 磊,注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24-25.
〔12〕孟 轲.孟子〔M〕.邵士梅,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126.
〔13〕毛泽东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0.
〔15〕本书编写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9.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203(2019)01-0030-05
〔收稿日期〕 2018-12-20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710072);兰州大学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项目(18LZUJBWZY106)。
〔作者简介〕
马云志(1963-),女,河北枣强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
陈 宇(1994-),男,四川德阳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
我是一个自信的女孩,高高的个子,健康的小麦色皮肤,笑起来还会露出一对甜美的酒窝。我热爱运动,更勇于挑战那些刺激的项目。
责任编辑 周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