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道德治理的思考_道德论文

传统道德治化反思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1287(1999)04—0008—05

关于中国传统道德建设这个说法有些争议。一说中国传统道德没有道德建设。理由是:传统道德都是剥削阶级道德,而作为剥削阶级道德写到书上的是“仁义道德”,实际上只是“吃人”二字。这种说法是本世纪初强调批判剥削阶级道德特别是封建礼教的腐化、害人的本质及其核心内容。那是中国社会根本改造的时代,如认为对儒教不来个大破坏,中国一切政治、道德、伦理、社会、风俗、学术、思想,均无救治之法。但“吃人”道德并不是指旧道德的全部。再一种说法可以叫做“治化”,不同意称“建设”。其实,治化也是治理,与建设有点区别,但取其共同点,两个词都可用。

中国传统道德有没有道德建设?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如果没有道德建设,何以成就几千年的中华道德传统?我们今天又如何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呢?道德作为一个民族精神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从来就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是靠社会力量扶植和推动的。《尚书》中的《洪范》九畴,讲五事、八政、三德、皇极等,都与道德治化有关。周礼的制定和推行,可以说是当时的大规模的道德建设。汉代名臣贾谊在《治安策》中说,道德礼法“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夫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植不强,不修则坏。”这里所说的“为”、“植”、“修”,实际上就是讲当时的道德建设,即封建时代的西汉的道德建设。为则立,植则强,修则久;不为不立、不植不强、不修则坏。“自古道德凭力扶”,凭力扶,就是要靠钱、权力、制度、法律及相应的活动去扶植、支持和运作;祛恶扬善,移风易俗,这都是“人之所设”,即道德建设,也可叫做“道德治化”。

中国道德文明发展几千年,不论甲骨金石、竹木字刻、经史子集、官府文书、方志俚语,都记载着有价值的伦理思想、理论、道德箴言、礼规及典型事迹,其中凝结着中华民族丰富的道德生活体验和道德建设经验,这是不容置疑的。当然,传统道德建设更有教训,精华与糟粕混杂,治理与戕害兼有。认真梳理、总结这种经验、教训,批判地加以清理,对我们今天和将来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清理和批判中,一方面会惊叹传统道德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会深感它是现代精神文明前进的沉重包袱。

“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文化常常像故宫的大殿一样,时建时毁、时毁时建。康德在作启蒙工作时曾说过:“人类理性非常爱好建设,不止一次地把一座塔建成了又拆掉,以便察看一下地基情况如何。明智起来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算晚的;不过,考察如果进行得太晚,工作起来总归要困难一些。”(《未来形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页)康德是说建了拆, 拆了建那种建设是不明智的。其不明智不在于不想建,不勤快,而在于地基没打好就急于求成地把塔建起来。再想去察看地基如何,就得拆掉已建成的塔。这不叫建设,而是劳民伤财。康德反对的是脱离实际的,单纯凭经验的建设,提倡的是理性和科学的建设。任何民族,对道德建设不负责的、非理性的做法,简直就是对历史的犯罪,因为它将给后人留下重新拆塔看地基的困难。

总结传统道德建设经验,这是一项历史性研究。有的人把历史看作“一场无休止的辩论”,这是过于看重历史家的见解,而忽视文化发展的客观进程。历史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有它的物质方面,也有它的精神方面;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如果把主体的主观目的与客观事件的链条结合起来,把价值目标与必然过程结合起来,找到它们的结合点,我们就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和道德建设的进程。

历史是什么?英国历史哲学家艾德华·卡尔说,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件与前进中出现的将来的目标之间的谈话。”(艾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5 页)这一生动的说法不失为深刻的见解。谈话、对话,意味着交流和沟通、商谈和选择。历史就是人的创造活动,就是人在已有基地上为达到理想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活动。对于道德建设来说,现在与过去是联系的,将来又是从现在走出的。那么与过去的经验和将来的目标相联系的现在应该如何?从过去经过现在又怎样走向将来?未来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价值目标设定”,更不是主观的假设,而是依循过去积累的条件和现实存在为根据,提出应有的目标,并通过实践努力实现应有目标。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道德治化伴随历史进步是有规律性的,同时又是人们按照前进中的价值目标选择的结果。谈话就是为了前进总结经验,就是向古人征求意见;就是站在当代、面向未来,寻求有益于现在和将来的经验。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其根据和条件,某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就是某事物的现实规定,又由于其内在矛盾而同时是对其规定的否定。这种在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性就孕育着发展的要求即应然性。这是有历史主体参与其中的,它构成历史主体的价值目标的内容。就其现实性来说,事物的规定中包括着应当,而应当也是有现实规定的。规定若没有应当就不能打破现有规定而发展,应当若没有现实规定就是空洞的抽象。对道德建设来说,这就是历史发展的链条,也是人的活动的社会存在方式。在一定历史时期,道德上要坚持什么,要反对什么,只有从一定的历史条件方面去提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不能只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只作抽象的逻辑推论。对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应当怎样对待,这归根结底要以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制度为转移,否则就只能是空想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社会的认同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上面,而不能由领导者和学者一厢情愿。得道可动天,但还必须得众才能动天。中国传统道德的优秀传统,是各个时代人民生活的创造,也是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对社会治理和道德治化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经验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作用,也有协调社会人伦关系、适应社会发展和提高个人素质的一般意义。它不能没有历史局限性,它的局限性是在历史发展中被克服的。传统道德中的糟粕,违背人性和人民利益的东西,不断地受到人民的抵制,终究要被历史所抛弃,这就是道德建设的破立过程。

对传统道德建设经验要注意研究伦理关系。这不只是清理古代文献中的概念、规范、礼仪,而是要依据一定历史条件作实体性伦理研究。就是说,不只是把有关的思想观念、规范礼仪抽取出来加以解释,也不是只论述过去的善人善事、政府举措,而是要通过种种表现、事实,捉住那实际存在的伦理关系和调节方式,找出规律性,总结有益的经验。

这里有一个传统的视角,就是伦理。伦理是什么?一说是“人伦之理”,一说是“道德规范”,皆未尽意。伦理一方面意谓人与人之间的应有的对待关系,意谓合理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意谓调节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的道理、原则和规范。研究传统道德建设经验,不能只看其既成的道理、规范、礼仪,更要研究一定时代实际存在和运行的伦理关系、社会秩序。

《尚书·虞书·舜典》中有“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的记载。五品即父、母、兄、弟、子,不逊即家庭关系不和顺。百姓即百官,不亲即不和协、不团结。《皋陶谟》提出“天秩有礼”,这里提出了秩序观念和调节秩序的礼仪建设。《周书·洪范》有:“彝伦攸叙”,提出了“伦”的观念。这三段话里的“逊”、“秩”、“伦”三字,已经用确定意义的文字概括了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秩序的观念。

元代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十二》中记有:“昔黄帝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着井于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更守,七则出入相司,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无有相贷,十则疾病相救。是以性情可得而亲,生产可得而均。均则欺凌之路塞,亲则斗讼之心弭。既牧之于邑。故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七为州。夫始分于井,则地若计之于州则数详迄乎夏殷不易其制。”这段描述,形象化为一个象形字就是

。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秩序,概括了家庭、家族、社会的秩序。“彝伦”即常伦、常秩、常规。“伦叙”就是伦序,即伦理秩序。逊、秩、伦、序这些字所表达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有序的关系。按古人说,就是合乎天秩的关系和秩序。在封建社会里,实际上就是宗法等级的尊卑贵贱的关系,“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关系。

既有关系,就有不合天秩、伦序之时,也有违秩乱序之人。所以要不断调解。舜帝时行“五教”,所谓“五教在宽”。禹时有“五典”,又有“五礼”。“五典”即义慈友恭孝;“五礼”则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之序。三者都是在讲奴隶社会的道德建设,“教”、“敕”是社会加于人伦秩序的,于是有伦理、道德。所以,伦理有客观的方面和主观方面,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客观方面是实存关系和秩序,主观方面即反映客观发展要求的观念。黑格尔说“伦理是自由的理念”(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4页),而自由的理念就是“活的善”。 这两句思辩语言所表达的合理思想是:伦理是合理的自由的秩序,而合理的即合乎必然性的。伦理即是必然性的自由的秩序,这样的秩序就是“活的善”,这就是实体性伦理。单有精神,尽管很高,喊的很响,也不是实体性伦理;单有事件、行为事实而没有应有的精神贯彻其中,也不是实体性伦理。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构成实体性伦理,所谓“自在自为的善”。按照黑格尔伦理学,凡体现绝对理念、客观精神之必然性的秩序,都是实体性伦理秩序,它表现在现实生活的各种存在的关系中。按照中国古代伦理学,凡体现天秩、天道的秩序,都是应有的伦理秩序,它表现为现实的纲纪伦常。黑格尔生活于资本主义时代,他所理解的伦理比中国古代传统伦理观念要宽泛,但二者都忽视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伦理秩序的必然性,所以最终还是诉诸于绝对理念或诉诸于天道。

人们生活于现实的伦理关系中,但常常不自觉其现实关系,好像不知道伦理关系的善从哪里来。好像“道之大原出于天”,或者“先王制礼义”。其实,伦理关系一本于自然,有男女而有夫妇,有夫妇而有父子,兄弟……,一本于生产和交往关系。而在历史的发展中,天伦又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伦理。伦理关系包含在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秩序之中,调节伦理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应该从“事物的本性”中引伸出来。即从自然和社会的本性中引伸出来。有父母兄弟子的关系才有五伦、五教;有井开四道,宅分八家的生活交往,才有十伦及其调节方式;有市场经济才有平等、自由、公正的道德要求。由此可见,研究传统道德建设经验也同研究现实的道德建设一样,要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尊重客观性、分清层次性、把握主体性。

所谓客观性就是指伦理关系具有生命和生活的基础。两性关系的生命根据,构成家庭伦理的自然基础;社会生活的生产和交往关系构成社会伦理的基础。所谓“从事物本性中产生出来的规定”,归根到底是从这两种关系中产生出的规定,如性别、辈份、顺序、秩序等规定。这种规定的体系体现了伦理的客观性,它的各个环节构成一种伦理的力量、铸造着人类之德性。

所谓特殊性,就是指作为实体性伦理关系,是具有特殊内容和形式的伦理实体,它表现为国家、公民、社会、职业和家庭生活的现实关系,表现为道德主体的现实活动。每一种关系、活动都有其特殊性。伦理性规定就是它的实质,而它们的特殊性也是伦理的特殊形态,或者说,伦理的实体性通过特殊的关系和活动个性化地存在着,伦理性在个性中得到表现就是德。行为的道德价值就是人的活动的特殊社会存在方式。

所谓主体性,即指对伦理关系的主体把握,它不是直接地反映、描述历史事件、规范,而是研究它的“建设”经验,即研究在积极的“过去和将来的对话”中思考过去的经验。这种把握涉及两方面:一是个体的德,二是群体的风尚。德是伦理的造诣,风尚是普遍的行为方式。这里包含着精神的规律、合理的伦理秩序。它摆脱了个体的任性形式,回到更高的客观普遍性,并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

道德建设要实施大化与自化的结合。中国传统道德建设有哪些方面?是怎样建设的?大略说可分宏观和微观,或说者大化与自化。宏观方面,包括思想建设、纲常规范建设、制度礼仪、法规禁忌建设、组织领导建设、典型范例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等。微观方面包括行为举止、意志情感、理性智虑、心术境界、人格品性等,概述为心、行、身。

中国传统道德以儒家道德理想为主导,而儒家伦理和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如何把道德理想化为个人和群体生活的实存道德,即化为个人美德和社会醇风。所谓“化民以德”、“移风易俗”,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任务。但实现这个任务必须把大化与自化结合起来。

“化”的本义是变化,“化者所以致之也”。五代云峭著《化书》,释化为道德的变化,认为“道之与化,一而二,二而一者”,“道在天地间不可见,可见者化而已;化在天地间不可见,可见者形而已”。道——化——形,从变化过程看,是道化形;从认识过程看,是从形而道,即“因形以观化,因化以明道”。从道德本身来说,这里说的就是由道而化德,由德而观道,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在道德建设的总体上,这就是大化与自化的结合、统一。

“大化”一般指宇宙变化,有时也指人生变化。用于道德建设,主要是指社会伦理秩序和道德风尚变化,移风易俗。“自化”是指个体修身成人的变化过程及境界,有时也指事物自身自动变化发展。道德建设千头万绪,重要的是抓住大化与自化两个方面,叫做“兴大化而升太平,重自化而正己德”。道德建设就是弘其大化,成其自化。

一方面是上行下效,上教下行,化民成德,使道德文明在全社会普及,持久;另一方面是个人接受教化,加强修养,身体力行,成人成贤。在这里大化与化成相联,自化与化行相联,即所谓“大化以化成,自化以化行”;自化得中,大化达和,两方面结合而致中和,成大顺。这就是传统道德的德治两方面,也即道德治化的两方面。儒家及统治者进行道德治化的目的,就在于促其变、成其变,在于成其自化,弘其大化,以稳定社会秩序和有效统治。

大化和自化是互相联系的。大化是道的实现,或说道的化成。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大化作为化的规律、趋势是客观的,“其来也势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因此它是个人自化的依据。自化是个人对道的体认和践履,是对道的内化,“内得于己而成德”。对于大化来说,自化是主观的、内在的、主体自觉自律的过程,因而被看作“大化之本”,要求“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一个人若能顺应大化,成其自化,就能立身成人,成为君子,直至贤人。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道德所讲的“大化”与“自化”两个概念包含着他律与自律的意义,但是它的全部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则比他律与自律的意义更丰富、更深刻。至于“大化”与“自化”如何结合得好,则要看社会教化与个人修养如何结合并收到实效。这个道理就体现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和协、大顺,不是理论家的理想所实现的,而是由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具体条件形成的,是随着环境而改变的,这里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解决办法。中国传统道德理想追求“不同而一”的致中和,但是封建制度却造成对立、分裂。凡是个人和社会对立、分裂之时,人伦关系和道德就受到破坏,就出现危机,于是有“继乱世其道变”的道德重建,伦理转型。这是规律。照这个规律的要求,道德建设就是要知天、达人、通变。

收稿日期:1999—05—01

标签:;  ;  ;  

对传统道德治理的思考_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