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体黑臭表象在河里,根源在岸上。近年来,许多城市已治理的黑臭水体出现反复反弹,不仅影响了治理进度,而且造成了资金浪费。本文通过宿州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提出黑臭水体应用好“组合拳”的理念,对国内治理黑臭水体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特点;存在问题;治理举措
引言
宿州市建成区共有12条黑臭水体,总长度49.6km,面积131万m2。项目建设采取PPP模式,总投资17.3亿元,建设期2年,运行维护期13年。项目自2017年8月实施以来,12个黑臭水体已全部达到初见成效标准,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2018年10月24日,宿州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在城市黑臭治理过程中,宿州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结合黑臭水体治理的特点,坚持系统治理的理念,采取“组合拳”的办法,形成了“宿州治污”模式,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黑臭水体治理的特点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 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 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从实践上,黑臭水体治理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二是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短时间内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难以长期保持;三是许多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因重治理轻保持、重短期轻长效,导致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掌握水质变化的规律和成因,没有用好黑臭水体治理“组合拳”。
2.黑臭水体治理存在的问题
许多城市在治理过程中,由于对黑臭水体治理的认识有误区,导致治理成效不佳、水质反弹。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2.1边界问题。许多项目治理单位认为项目红线以内是黑臭水体的治理范围,红线以外就不是黑臭水体的治理范围。但是,由于入河雨水管网覆盖面积大、污水来源多,如果不采取追根溯源的方式开展控源截污工作,治理成果很难保证。因此,黑臭水体治理必须树立无边界的思想,必须坚持问题在哪里,治理到哪里的思想。
2.2系统问题。有的单位由于调查不全面、污染源分析不透彻、技术应用不精准,就河论河、就黑论黑。没有综合考虑城市水系统建设、区域水循环体系构建和水生态安全功能健全进行规划和设计水体治理。从区域看,城市水系都有其完整性、系统性。所以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上游、下游同治,河内、河岸同治,雨水、污水管网同治的思想。
2.3措施问题。个别单位由于调查不深入、思想不端正、作风不扎实,加上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过分相信单一治污技术,导致水质反弹、反黑。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指南》的要求,精准施策、综合施策,用好治污“组合拳”。
3.黑臭水体治理的举措
3.1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要根据河流的分布、河道的走向、水网的联系,按照流域和区域治理的理念,坚持“黑水、洪水、活水”共治的原则,将所有河流水系均纳入治理范畴,包括本干、支流、上游、下游以及河道沿线汇入河道。要以黑臭水体治理为切入点,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建设,通过拆迁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必要的地域和空间。要统筹推进“厂、网、河”一体化治理,实施污水处理厂能级改造提升和再生水厂项目建设,实施城区雨污分流、雨污管网病害修复以及污水管网提质增效等工程。
3.2追根溯源,控源截污。水体黑臭表象在河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一是要以入河排口为起点,追根溯源,对涉及的各类管网进行系统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措施清单,明确责任清单和目标清单。二是要结合问题清单,坚持边查边改、边查边治的原则,采取临时与永久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管网完善、病害修复、错漏接点改造等项目。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雨天、雨季为契机,检验治理成效,评估技术措施,完善治理举措,常态化抓好控源截污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黑臭水体治理应当根据不同的水文水质特征、不同的治理目标、不同的阶段,综合采用不同的技术。从宿州的实践看,“拆、征、通、连、通、截、净、减、调、养、测”十字统筹法,成效比较明显。
拆:对河道蓝线范围的建筑物、构筑物予以拆除。同时,要结合城中村改造,实施城市大规模拆迁,最大限度拓展水体空间;
征:对于河道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凡是没有依法征用的,全部予以依法征用,通过土地征用扩大河道用地;
连:与城市防汛排涝相结合,凡是河道堵塞影响行洪安全和水系不联通、不贯通的,全部予以疏浚贯通,形成水系联通、水网贯通;
通:凡是河道沿线缺少雨水、污水管网的,全部新建雨水或污水管网,实施雨水污水管网全覆盖;
截:凡是沿河污水排口全部截断或引流至污水管网,确保污水不进入河道;
净:通过建设湿地和雨水收集池,净化污染水体和初期雨水;
减:通过河道淤泥减量、城区雨水减排,建设沿河绿地,降低水体中的有机质和初期雨水入河量;
调:通过建设再生水厂,敷设中水管网,对河道进行中水补给,增加水动力,改善水循环;
养:整治内源污染,种植水生植物,增添增氧曝气,稳定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结构;
测:实施智慧水务建设,安装在线监测,动态监测水质,保证水体治理的数据精准。
3.4整体推进,实施“黑臭水体+”。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任务重、地域广、困难大,要坚持“顶层推动、部门联动、社会互动”的方式,实施“黑臭水体+”项目。具体看,应实施黑臭水体+雨污管网错漏接点改造、黑臭水体+雨污管网病害修复、黑臭水体+雨污管网贯通、黑臭水体+小区雨污分流、黑臭水体+污水管网提质增效、黑臭水体+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再生水利用、黑臭水体+科技普及等工程项目。通过“黑臭水体+”来扩大黑臭水体治理的内涵和外延,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3.5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群众参与是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基础。在方案设计阶段,要通过电话、网站、微信等多种有效渠道听取市民的意见。在工程建设阶段,要聘请群众代表进行现场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走进黑臭水体治理现场,共同把脉问诊,参与过程监督。同时,要建设城市黑臭水体科普教育基地,让市民了解黑臭水体、体验黑臭水体治理过程,普及黑臭水体治理常识,实现共治共享治理目标。
3.6巩固成果,科学运维。要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实现治理目标,一方面要树立长期坚持的思想,依法确立项目运行维护主体,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项目运维机制,制定运维考核标准,强化过程运维监管。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黑臭水体运维标准和考核奖惩办法,实践中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进行考核和监管。考核的内容应包括:水质与水位、卫生与保洁、设施与维护等内容。考核的方式可以采取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维考核。要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采取绩效付费的办法,来提高黑臭水体运维效果。
4.结语
黑臭水体治理是全面打赢水污染攻坚战的首场战役。本文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提出黑臭水体治理应当采取组合拳的方式,对国内治理黑臭水体具有借鉴意义,对黑臭水体治理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治理目标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消除黑臭水体,犄角旮旯都不能放过[N]. 姚龙华. 深圳特区报. 2019-03-27(A02)
[2]消除黑臭水体现象需要全民参与[N]. 李耀华. 连云港日报. 2019-04-18(004)
[3]细数黑臭水体治理怪象,中招了吗?[N]. 任理军. 中国环境报. 2019-06-07(003)
论文作者:朱从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水体论文; 管网论文; 河道论文; 城市论文; 宿州市论文; 污水论文; 水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