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发展综合化现象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象论文,高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高校发展综合化现象,是指高校的专业设置呈现的多样化倾向。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发展综合化趋势很盛,这同世界著名大学发展模式和新技术革命挑战有关,也同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形势和办学者的指导思想有关。正确认识和把握这种现象,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按照前苏联的模式,将本科高等学校分为三类:文理科性质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多科性院校,单科性院校。文理和医科一般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工科则按工艺、设备、产品设置专业,专业面很窄。同时,在管理层次上由校、院、系三级改为校、系两级,并在系设置专业,按专业培养人才。第二阶段是“文革”后开始的80年代逐步兴起的高校综合化发展趋势。当然,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少数高校也出现过向综合化发展的迹象,但这毕竟是少数,而且专业面扩充得也不大,80年代综合化发展的现象则比较普遍。
综合性大学更加综合。我国原综合性大学主要是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50年代院系调整后,全国有14所大学由教育部办学和管理,以后各省相继建立地方综合性大学。这些大学都是部属和省属重点大学,办学时间较长,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雄厚。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培养人才的规格与社会需要的差距越来越大,形势要求这些学校逐步发展一些应用、技术、管理等学科专业。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以及一些地方综合性大学等,都正在向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拥有多种应用学科、技术学科、管理学科的新型综合大学方向转变。
多科性大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我国工科院校是以二级学科设置专业,在工科里专业设置面广一些的就成为多科性大学。这些大学先是向理工结合方向转变,然后又向包括文科、管理学科等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如清华大学在80年代恢复理学院,新建经济管理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提出把清华大学建成高水平的以工科为主兼有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目前设有28个系,其中工科17个,理科4个,文科3个,经济管理学科4个。
工科(单科)专门院校的综合化。这些院校过去多数称为“工学院”,在高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80年代以来发展情况也有多种:一是所设工程技术学科专业面扩大,向多科性院校发展,如辽宁工学院等。二是实行以理工结合为主,变成理工大学,如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三是更加综合,变成综合大学,如东南大学等。有的虽然还称工业大学或学院,但所设专业增加了应用理科、应用文科以及经济、管理学科等专业。总之,轻工、化工、建筑、水利电力、邮电、服装、印刷等各类工科(单科)院校,所设专业大都超出了本行业的范围。农、林、医、财经、政法、语言、艺术、体育等院校,虽然不像工科院校那样综合化程度大,但也有综合化的迹象,许多院校设置了其他领域的专业。
地方职业大学的综合化。这些大学多为80年代省辖大中城市所办,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办成综合性的,所设专业包括理工、师范、管理、医科等,只是因各地需求不同而有点差别。
师范院校的综合化。不但国家教委所属重点高师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如北京师大现设有管理学院、应用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也将正式成立;而且省属师范院校和省辖师范专科学校,也大都增办了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
高校合并,联合办学。“211”工程的提出,加速了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出现了高校合并、联合办学的强劲势头。如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扬州地区7所学校合并为扬州大学,以及北京东北部5所院校联合办学、长春地区3所院校联合办学、武汉地区4所院校联合办学等等。这些合并、联合办学的高校,现已涉及到200多所,其中有许多是国家重点院校。
80年代以来高校综合化发展的特点是:重点高校综合的多,本科院校综合的多,工科院校综合的多,师范院校综合的多。综合化的趋势都是文、理、工、管等兼而有之,但各有侧重。综合化的措施大都是以老专业为依托,尽力减少投资,提高办学效益。综合化的结果还带来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办学层次的增加,一般本科院校都有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办学层次,改变了本科院校不培养专科生的局面。二是学校管理层次和幅度发生变化,一些规模较大的大学下设学院,系设专业,学校管理层次由院系调整后的院(校)和系二级,变为现在的大学、学院和系三级,并增加了许多新的专业。
我国高校发展史上两次重大专业设置变化的情况有所不同。第一次是由综合性、多科性变为单科性,这是学习前苏联而形成的,当然这样做比较符合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第二次是由单科性变为多科性甚至综合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涐的全面进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我国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而走综合化道路,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高校为社会服务职能所要求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是多方面的,而地方所能办的高校有限,原来所设的专业有限,特别是经济营销、电子通讯、美术广告、公共关系、计算机、建筑工程、管理、文秘、财经会计暼专业人才,需求数远远大于所能培养数,因此地方综合大学、地方职业大学等都力所能及地增办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一些新专业。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地区仅有1所高校─—师专,该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各种人才需要师专培养一部分,这就是一些师专增办非师范专业的重要原因。
2.科技发展和竞争的需要。从高袃的职能看,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担负着发展科学技术的重任,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各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呈现高度综合的趋势,文理渗透、交叉学科层出不穷,边缘学科迅速发展,一种新兴学科需要许栢相关暷综合知识协同作战。因此,高校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发展科技的职能作用,就必须实行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从世界科技竞争看,一个国家要富强,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且在几个领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校,特别是全国重点高校是发展科学技术、参与世界科技竞争的重要方面军。把高校办成科研中心,就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着眼于未来的竞争,跟踪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方向,主动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上不断调整和更新,带动学校教学、科研的全面提高,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3.培养人才的需要。这里包括:其一,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承担任务的增加。例如一些非师范院校因培养师资(主要是职业教育师资)要办师范专业,而师范院校为社会培养多种人才要办非师范专业等。其二,根据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即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其中包括思想境界、知识结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等。具体说就是:要求高校毕业生对国家、社会有高度责任感,有高度的理智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求高校毕业生掌握广泛的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具备吸取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需要;要求高校毕业生既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工作需要。同时,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产业结构由过去的静态向动态发展,一个人的职业变迁将是随时可能的,因而高校毕业生也要有从事多种职业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扩大专业的种类,增加开设课程的门类,除让学生学习主修专业外尽力学习一些辅修专业,以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4.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要适应这种要求,就要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要发展、要提高,就要不断地创造条件,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1)调整师资队伍结构的能力。层次上尤其要有学科带头人,专业上既有学术型的又有应用型的,能根据社会需要随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改造老学科、老专业的能力,能根据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调整学科和专业方向。(3)充实设备条件的能力,除国家拨款外,学校自己要有较多的、稳定的经济来源。学校走综合化发展道路能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创造必要条件。因为文理、工程和管理学科等相互补充,协调配合,有利于改造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类型,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利于开展跨学科的重点科学研究,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从而也就有利于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造、更新,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有利于扩大科研选题方向,增强科技开发势头,推动校办产业发展,增加办学资金。
当前,高校发展综合化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高校走综合化发展道路是必要的,一方面它有利于高校职能作用的发挥,更好地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这也是世界各国高校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世界上不但一些著名大学是综合性的,而且大多数一般院校也都在走综合化发展道路。但是,这种必要性和趋势是否要求我国每所高校当前都这样搞呢?不是的。一所院校要不要扩充专业方向、走综合化发展道路,一方面要看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还要看可能,即看是否已具备这种条件。不能因为某省的师专办了非师范类专业,另一省的师专也办这样的专业。办学条件,包括师资,设备等是增办新专业所必须考虑的。我国高教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当前不可能过多地增加投资发展新专业,而要靠高校挖潜。因此,在高校发展综合化问题上,我们要避免和纠正一哄而起的现象。一哄而起的大上,由于不符合实际需要和条件不具备,其结果必然是大下,造成浪费。
综合与“特色”的关系。各高校在创立时都是以某几个领域的专业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专业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方面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基础,取得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高校走综合化发展道路是不是会丢掉原来的特色,形成“殊途同归”的千篇一律的综合性大学的局面?这里面既有办学指导思想问题,也有所采取的具体措施问题。从指导思想上讲,应该保留特色、维护优势、巩固长处,这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拿出“拳头”产品参与竞争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必须以老专业为主,即工科院校向理、文、管结合方向发展,仍要以工程技术学科专业为主;文理科院校向工、管结合方向发展,仍要以文理科专业为主;师范院校增办非师范专业,仍要以师范专业为主。从措施上讲,各院校在办新专业时,必须以老专业为依托,依靠老专业的师资和设备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而不要不顾条件急于上新专业。总之,目前我们不可以扬短避长,忽视甚至放弃社会还需要的长线专业,把主要精力用于新专业的建设上,而是要在继续办好反映学校特色的专业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量力而行增办新专业。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社会需要和学校现有条件是创办新专业的两个必备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大量的,因此增办新专业主要的要看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一般地讲,具有多年办学历史的高校增加少量的与原有专业相近的专业是可能的,但不能办得太多。即不能因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办什么专业,不能在增设专业的问题上贪多求全,而应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保证原有专业和新增专业的教育质量是增加专业数量的最基本的原则。不要因为增办新专业既影响原有专业的教育质量,又没有办好新专业;既造成两败俱伤,又误人子弟。不要单纯以“创收”(招自费生)为目的,今年办这个专业明年又办那个专业。总之,在增加专业数量的问题上,一定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一定要经过科学论证,逐步进行,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权力下放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过去专业设置的审批权在国家教委,现在下放到省教委(省属院校),这有利于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发展高等教育,调动地方和高校的积极性。但是,在专业设置问题上,全国也有个比例失调的问题。如部委管理高校300余所,所设专业与地方重复的较多,现在也存在专业调整和这些院校的归属问题。而且这些院校力量较强,在增办新专业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这就要从国家的角度考虑专业布局和将来的办学规模。各省、地区在规划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时既要考虑所属高校的培养能力,又要考虑部委属高校可能为本地区培养人才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