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机遇的思考_企业工会论文

面对新机遇的思考_企业工会论文

面对新机遇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和改组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最近,尉健行主席在全总十三届三次主席团会上提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全面推进工会工作”的要求,联系上海化工调整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如何抓住调整布局、改组国企,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强自身发展,使工会工作在新形势下有新的突破,我有以下思考:

一、坚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之时,就是工会工作面临新机遇之始”的辩证统一,积极推进工会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为走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前沿的上海化工,事实上早已涉足调整改组的初潮,曾经在发展国民经济中有过辉煌,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又背上沉重的包袱。近几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和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的规划,使上海化工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迈开“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的坚定步伐。一大批设备老、能耗高、效益差、环保影响差的老企业走上关停并转、转制改组的道路。资产重组、兼并破产、易地重建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出现,打破了长期单一所有制下的固定模式,化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调整发展使化工出现了“三个多”。一是企业调整多。近40家企业先后要迁出市区,分散到环线以外,10多家企业已列入破产或走入关门行列。二是企业转制多。一大批多元化投资的股份制或中外合资企业,尤其职工股的进入,使部分企业的资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是职工下岗分流多。几年来,已有4万5千名职工离开岗位走向再就业或分流新路。

前所未有的变革,使工会面临了“三个高”。一是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职工要求工会代表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呼声更高;二是各级党政对工会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所起的作用期望更高;三是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的工作要求更高。新情况、新矛盾的出现,使部分工会干部惊呼:工会工作从来没有这样难搞过!

然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贯彻全国总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过程中,我们对调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矛盾有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认识。调整和改革给企业和工会同样带来挑战和机遇。广大工会干部认清企业调整改组之时,就是工会改革和发展之始,正视困难,振奋精神,接受挑战,认识到抓住机遇,以自身的改革和发展,高起点地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环境,才能为全面推进工会工作作出新的贡献。如规范公司制和企业转制实行股份制,建立新的法人治理机构,就为我们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以职工董事、监事的身份进入企业决策层创造了机遇;新的劳动关系的建立,为我们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和签订集体合同创造了条件;跨地区、跨行业的破产兼并、联合重组,使我们对调整工会组织结构,理顺工会组织关系,有了“企业兼并到那里,工会建设到那里”的新举措;即使是调整中出现部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由于工会建立了救急济难三级网络和帮困制度,也为缓解企业和职工的燃眉之急,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开辟了新的渠道和领域。

几年来,正是由于各级工会增强了“企业改革和发展之时,就是工会改革和发展之始”的机遇意识,确立了工会工作要“贴近改革、贴近经济、贴近职工群众”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取得了与企业改革同步发展的成果。即使是一些调整力度大,困难特别多的企业,由于处处把企业和职工的难点和热点作为工会工作需要突破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也普遍受到党政的欢迎和职工的好评。

结合学习领会尉健行同志的讲话精神,我更深切地感到,当前工会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机遇意识,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历史机遇,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之机,看作是工会加强自身建设,突破工作重点和难点,全面推进工会工作之时,使调整改组的过程成为工会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只有辨证地看待调整改组和工会工作发展的关系,工会才能主动迎接挑战,在推进工作中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

二、坚持“以变应变”和“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统一,积极推进工会工作的发展。

国有经济调整布局,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必定会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而调整和改组又必然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这方方面面的变化都会涉及企业和职工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并牵动工会组织的介入,这就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工会怎么办?我认为,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以变应变”和“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的辩证统一,是工会工作坚持发展的根本。

首先,因势利导,以变应变,是工会工作能否抓住机遇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调整和改组使工会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目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工会组织必须思路跟着形势变,相应变革和完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企业改革到了哪个环节,工会就应该相应改革和建设到哪里。只有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和明确工会的工作目标、具体功能和完善机制,确立自己的手段和方法,才能跟上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节拍,推进全局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上海化工调整和改革之初,我们工会就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三多”、“三高”,我们强调工会工作应因地制宜,做到“讲立意、重民意、创新意”,以创造性的工作去突破难点,发展工作,以自身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任务。几年来,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化工各级工会从实际出发,摒弃一些老套路,办了许多从未办过的新鲜事,这就是“以变应变”的结果。

为了适应调整改革的变化,使工作作风、领导方法有一个切实的转变,我们提出加强自身建设必须进一步实现“三个转变”,即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变、领导型向群众型转变、活动型向提高型转变,旨在克服过去“一窝蜂”、“一刀切”的传统方法,尽可能加强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以基层满意、职工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尺子。如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是工会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抓手。企业经营情况不一,市场机制不一,我们就克服过去大一统的布置一张表格统计的老模式,针对不同经营状况的企业采取一厂一策、一行业一策分类,或以契约形式确定竞赛目标和任务。结果水分少了,内容却实了。企业行政喜欢这种变化。

新机制下协调劳动关系,签订集体合同和建立平等协商制度是工会突出维护的重要举措。根据化工企业在调整中出现规模大小不一、效益不一、所有制不一、企业生产条件不一的实际,我们对企业集体合同所需确定的内容作出分类指导,根据企业和职工双方承受能力,突出需要维护的重点,确保合同的履约。

总之,每一变化都是“贴近改革、贴近经济、贴近职工群众”以变应变的结果,每一个变化,也意味着工会工作走向成熟。尉健行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五方面工作的突破,正是要求我们的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求新、求深、求变,不断推进,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其次,以不变应万变,是推进工会工作全面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工会要有自己的原则。灵活性只有在原则性的指导下,才能在万变之下巩固自己的地位,站稳自己的脚跟。

一是坚持工会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变。坚持党的领导,依法照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是原则之首。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工会的地位才能进一步确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有保障。任何人都不能借改革、改组之名,任意撤并工会组织,侵害工会的合法权益,限制工会的发展。

二是坚持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不能变。工会是社会矛盾的产物。在当前的调整改组中,各种利益和矛盾碰撞日趋激烈,工会必须依法突出维护,突出两个维护的统一。工会只有在党的中心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维护作用,才能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中全面推进自身工作。

三是坚持中国只有一个工会组织不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借组建工会为名,企图另拉队伍,另立山头,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取缔。

四是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改革目标不能变。工会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搞活基层这个中心环节,工会的发展才有希望。

总之,通过调整和改组,我国企业的机制将更活,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将更强,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将更快。为此,摆在工会面前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很多。要突破这些难点,以推进工会工作,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调整和改组,关键在于加强工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因此,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能够把握机遇,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原则,深受群众拥护的工会干部队伍,这是工会能够在这场战略性大变革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标签:;  

面对新机遇的思考_企业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