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汉语复杂“给”字句的最简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炳琦[1](2021)在《面向阿塞拜疆汉语教学的“给”和“给”类结构研究》文中指出
贾圆圆[2](2021)在《现代汉语兼语式的意象图式分析》文中指出兼语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句式,一直以来就是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将现代汉语兼语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尝试对兼语式中体现的意象图式类型及其构建进行挖掘,试图找出兼语式的深层认知动因。全文共五章。第一章对本文研究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语料来源、意象图式理论状况进行了交代。第二章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兼语式给出界定,按照兼语式中V1与V2之间的关系,将兼语式分为典型性兼语式、次典型性兼语式和非典型性兼语式。第三章对兼语式的句法、语义和认知特点进行分析。句法方面,仍然按照传统的分析方式对其特殊性进行说明;语义方面,主要从兼语式中N1的主动施力性、N2的自主性、N2的被动施力性、N1与N2的参与度以及兼语式整体的事件性质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认知方面,对兼语式中存在的隐喻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兼语式的认知扫描方式做了进一步说明。第四章在对兼语式句法、语义、认知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兼语式中所体现的意象图式类型,探究各意象图式的构建机制。分析认为典型性、次典型性兼语式的认知动因来源于驱动图式在语言中的运用,而非典型性兼语式的认知动因则来源于容器图式在语言中的运用。无论是在典型性、次典型性还是在非典型性兼语式中,均蕴含着系联图式的运用。驱动图式、容器图式、系联图式三个意象图式一起构成了兼语式的本质特征,成为兼语式区别于其它句式的本质属性。第五章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在对兼语式意象图式类型及其构建机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外部表征把握兼语式的本质内涵。并尝试将意象图式理论运用到句式辨析中,从认知的角度对兼语式、连谓句式、小句作宾句式进行简要区分。
魏静[3](2021)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汉语中常见且特有的句式结构,把字句历来都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因其偏离传统的主谓宾词序,以及赋予动词以及其他成分新的句法与语义的特征而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本文对基于最简方案的把字句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研究结果显示对把字句已有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尤其是把字句的句法与语义特征以及推导生成过程。虽然学术成果颇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量研究聚焦宾语式把字句,让研究结果缺乏普遍适用性以及教学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等问题。
崔艳英[4](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占汉煌[5](2020)在《现代汉语“爱恨”类兼语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兼语句式是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之一,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学界越来越重视兼语句的研究,先后从传统语法分析、转换生成语法视角和认知语言学视角进行分析,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涉及爱恨类兼语句的研究多是对归属的讨论,很少分析爱恨类兼语句所体现的共性和个性,也没有专门对比爱恨类和其他兼语句的异同。因此笔者以爱恨类兼语句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文章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缘起于语法学习和汉语教学,其次全面综述了爱恨类兼语句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其中本体研究大致包括传统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大致分为汉语特殊句式的综合研究、兼语句的综合研究、兼语句的小类研究和汉外句式对比研究。然后重点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内容和主要问题,同时介绍了研究涉及的理论方法,最后提出了研究的两个意义。第二章是文章的重点章节,涉及爱恨类兼语句的句法语义特点。本章先从句法层面概括爱恨类兼语句的句法特征,再从语义层面重点分析爱恨类兼语句的句式义、核心动词的语义特征等语法意义。最后运用统计分析手段,先统计“积极”义兼语句和“消极”义兼语句的使用频率差异;然后对爱恨类中的N1、N2进行分类列举,考察名词或代词充当N1和N2的情况。根据实际的统计结果,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进行解释。第三章运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与原型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来分析典型兼语句和非典型兼语句。首先运用范畴化和原型理论分析了“致使-兼格”范畴的原型“使令”类和其它非典型成员;其次,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分析“致使-兼格”构式。“致使-兼格”构式的构式原型是使令式/A式,由于核心动词V1的替换,产生了五种扩展形式,分别是B式、C式、D式、E式和F式。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好恶原因子构式的扩展承继和话语功能。第四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对爱恨类兼语句进行了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首先,考察了爱恨类兼语句在四个教学大纲和五套主流汉语教材中的分布或设置情况。其次,从中介语语料库中提取留学生使用的例句,分析了留学生使用的偏误情况。最后,文章基于兼语句分布现状和留学生使用情况提出了教学建议并设计了语法课教案。第五章总结了文章各章节的研究结论,在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后,也小结了研究的不足之处。而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左乃文[6](2020)在《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文中指出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借助他人话语来表达自我观点。此类言语活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本文以汉语中的话语套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功能主义视域下,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着眼于话语的基本单位——句子展开研究。通过对话语套用的结构、意义、篇章、功能的研究能够为套用现象的分析提供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套用与引用的差异,并尝试构建话语套用的分析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话语套用的选题缘起,指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主要梳理了话语套用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语料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通过辨析套用与仿拟辞格的异同,比较套用、引用、借用、化用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话语套用的确定标准,界定套用现象。从关联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总结话语套用在结构、意义、语篇和功能上的特征。依据话语套用的三个层级:当下文本层、原话语层和套用层,划分套用类型。根据话语套用各个层级的互动关联,区分明示性套用(与原话语层的互动)与联想性套用(与当下文本层的互动);根据套用层和原话层的语篇表现,区分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根据套用层内部套用话语和原话语的关系,区分框架套用与实体套用。以第二章概括出的套用特点为依据,组织安排第三至七章。第三章从话语套用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套用类型的形式表现和建构模式。明示性套用具体表现为明标性套用和无标并置套用两类,前者利用套用标记中话语主体、修饰语的数量及位置体现套用表达的创新性。后者依靠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通过形式距离的相近引导受话人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和意义上的解读。联想性套用的突出特点是语篇内不出现原话语和套用标记,只依赖于受话人的认知联想,主要表现为框架套用。依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建构套用表达的形式模式、语义关系模式和认知模式。第四章从话语套用的意义特征分析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性与类推关系。套用浮现义不是当下文本义与原话语义的简单加合。概念整合理论能够解释在选定当下文本和原话语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套用手段筛选参照话语的内容,最终糅合呈现为套用表达。利用“再语境化”概念,分析原语境因素对话语套用的重要影响,原话语经过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以及套用义的语境解读。话语套用的结构形式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类推产生的,通过概念整合、语境吸收浮现出的套用义,在不同场合下类推形成了系列表达和多种语义模式。第五章从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分析其语篇表现。套用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原有文本的解构和现有文本的建构形成的互文重构是同时进行的,具体表现为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和互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互动。基于话语套用的对话特点,体现了文本间的互涉、交融。根据原话语层的隐现,将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分为言内套用和言外套用,其利用语篇衔接语、激活认知记忆等方式连贯话语套用各个层级,而后进行线性排列。不同的语篇模式和套用层所处位置决定了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第六章从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分析其传信策略。不同套用类型利用多种形式表明套用话语的来源和获取途径,以此传递言者的认识态度,具有表达“言之有借,无意掠美”的作用。通过言语手段标示传信语,交代话语出处,构建交际双方的共有背景,标明套用话语中言者认识的来源理据。原话语显隐及其出现的位置、“套用X话(说)”中不同的X、套用话语中留存的结构框架是查据套用信息来源的编码形式。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具有双向调控的作用,既可以对原话语明说或隐去作出策略选择,也能利用不同方式对套用话语的信息地位进行策略调整,使表达言据性的原话语、“套用X话(说)”处于背景位置,使表达主观认识的套用话语凸显成为前景信息。第七章从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分析其交互功能。话语套用是具有交互特征的动态交际活动。交互功能是促使套用表达式形成的重要动因,其在语篇中表现为互文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委婉情态和立场建构。言者利用套用层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情态词、标记成分、并置语序及套用话语的配合,语境化吸收它们的主观性特征,建立不同层级的关联。各个层级在文本互动中也蕴含着人际互动功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附带情感态度,使观点呈现丰富内涵。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主观认识的表达,体现了言者对受话人的关注。委婉情态、视角取向和设立言谈立场是话语交互功能的体现。第八章是总结和余论。套用表达是表述言者创新性观点的话语手段,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达到了传承基础上令人感到陌生新鲜的表达效果,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语套用结构、语义、语篇和功能的分析,揭示套用和引用在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对话语套用现象的系统研究能够有利于语言伦理建设、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语言的文化传统以及跨语言的比较等角度,还可以对汉语套用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
赵宏伟[7](2020)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比英汉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异同并揭示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从概念意义上看,致使结构是由使因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一个致使情景,结果事件过程均可以在外部致使力作用下产生,致使情景在及物性结构中体现为一类由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构成的复合过程。兼顾英汉语差异,参考类型学对致使结构的分类,在系统功能语法并协互补思想指导下,将致使结构分为词汇型致使和句法型致使。词汇型致使指致使行为与致使结果在语言中体现为单一词汇形式的结构;句法致使指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在语言中分别体现为不同词汇形式的结构,其致使义的表达是词汇资源和语法资源互动的结果。句法致使可进一步分为表达致使义的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汉语兼语句)、动结式和双宾语结构。文章在对致使概念界定和分类基础上,从微观上描写了英汉各类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宏观上基于及物性理论构建了英汉致使意义系统网络,并在过程语义配置结构框架下对致使结构进行了功能句法分析,最后从语法化、信息结构、概念化方式和语言类型特点等角度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异同的动因。研究发现如下:通过考察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内部语义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发现英汉在致使行为体现形式及致使结果已然性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体现致使行为的致使动词无论在意义还是构成上都不尽相同,语义上,英语致使词语均表达使动型,汉语则表达使动型和使成型两类;构成上,英语致使词语以单纯词为主,蕴含结果已然性特征,而汉语以双音节合成词为主,除自身蕴含结果已然性外,某些单音节词需通过附加动态助词“着、了、起”等标示结果的已然性,以满足汉语的双音韵律特征。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在及物性结构中均表达致使动作、致使关系和致使心理三个复合过程,但英汉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存在一定差别。除英汉典型词汇致使结构外,汉语存在表达唯施事过程和唯受事过程的两类特殊句式。英汉句式结构上的差别是由汉语特有的动结式复合词和动宾复合词所致。通过考察两类复合词在双音化趋势下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英汉词汇致使语义句法差异的动因。致使范畴下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具有相同的语义认知基础,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结构语序上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但在致事来源、动词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相关语义参数对英汉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事生命度优先选择序列不同。在事物型致事和事件型致事的选择上,英语倾向于前者,汉语倾向于后者,这与英汉思维习惯及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有关。除英汉共有的使令义动词和非使令义动词(纯致使义和助使义)外,汉语还存在一类隐性使令义动词。英汉两类结构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相同,但语义配置结构不同。致使过程通常期待的参与者是一个嵌入过程小句,但汉语隐性使令义动词构成的兼语句致使过程期待的结果参与者为个体,致使结果在过程中充当环境成分,在小句中充当目的状语,构成“施事+过程+受事”一类语义配置结构。另外,英汉致使关系过程的语义配置不同,英语常表现为隐性结果谓词,汉语结果谓词则为显性。以上差异是由英汉语言结构类型不同所致,对进入该结构的致使动词或结果谓词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通过微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语义要素语义特征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体现语义成分的句法单位不尽相同。宏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功能语义句法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动结式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及句法功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别,英语仅表达致使关系过程,缺失致使动作过程和致使心理过程,这与体现英汉致使结果的句法单位性质有关。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不同及英汉结构组配灵活性的不同。英语动结式是对致使概念的直接映射,表现为典型分离式(SVOR),语序较为固定,汉语基本语序表现为黏合式(SVRO),且语序具有较大灵活性,表现为大量特殊句式,如倒置动结式、重动句和有标记致使位移句,从而造成英汉动结式句法功能上的差异。通过对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历时考察,及对汉语特殊句式形成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英汉语言类型和信息结构在二者差异中的主导作用。英汉双宾语结构包括双名结构和与格结构。从致使义角度看,双名结构表达致使拥有、致使失去和致使感知义,与格结构表达致使被拥有和致使被感知义。二者并不存在转换关系,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形式。英汉双名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语义、句式语义和句式结构上。由于英汉语对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汉语双名动词存在“一词两反义”现象;英语双名结构仅表达右向传递义,而汉语可以表达左、右向传递义,这与英汉语形义匹配模式不同有关;出于语义、语音和语用上的考虑,汉语双名结构通常附加方向义标记词以明确传递方向、和谐韵律、实现交际意图,从而造成英汉语义配置结构及句式结构上的不同。英汉与格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句式语序的不同,英语与格结构是对与格概念的直接映射,而汉语语序更加灵活多样,介词及其引出的接受者可置于过程前,起强调作用。语序的不同与英汉表达信息结构的不同有关,通过表达有标记信息结构,可以达到实现特殊语用效果的目的。英汉致使结构作为一个语义范畴网络,存在典型与非典型形式,由典型到非典型形式的过渡构成一个连续统。根据形式语义紧密度参数,分析了英汉致使范畴不同体现形式间的形式语义关系,发现英汉语不同致使结构在形式语义紧密度上呈渐变趋势,各自构成一个形式语义连续统。纵观致使范畴在英汉语中体现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致使概念词汇化模式的不同及结构语序的不同。不同词汇化模式是由英语综合型、汉语分析型语言类型所致,不同语序与英汉语对致使事件的概念化方式不同有关。总体来讲,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并从多维视角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异同的动因,不仅完善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框架在描述致使范畴上的不足,为描述该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加深了对英汉致使结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同时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参考。
邱梦婷[8](2020)在《现代汉语“被”字句的逻辑语义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之一,典型的“被”字句由四个部分构成,我们将其句法结构简化为“A+被+B+C+D”,其中,A、B段表示“被”字句所涉及的对象段,C段表示动作段,D段表示结果段。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探讨了“被”字句的句法结构特征与语义内涵,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了逻辑语义学中的事件语义学理论对“被”字句这一特殊句式进行逻辑语义分析。整篇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分别介绍了“被”字句中“被”的研究现状、对“被”字句整体的研究现状以及逻辑语义学的研究现状;对“被”字句与被动句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对本文的“被”字句进行界定,确定了本文所研究的“被”字句的范围。第二章分析了“被”字句的句法结构特征。我们根据对语料的考察,将“被”字句整理出一般“被”字句与特殊“被”字句,进而归纳出“被”字句的整体结构特征。并分别描写与归纳了充当“被”字句四部分的A、B、C、D各段的结构形式。第三章分析了“被”字句的语义内涵。从语义角度,分析了“被”字句中各组成部分:A、B、C、D四段的语义特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D段结果段在“被”字句中的语义指向三个方面进行。在对“被”字句各组成部分的语义内涵分析基础上,对“被”字句的两种句式意义进行阐述,分别为“处置被动义”与“致使被动义”。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对“被”字句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与描写。本章根据第二章和第三章中“被”字句的句法结构形式以及语义内涵的研究成果,运用事件语义学相关的理论方法,对“被”字句进行了形式化的描写与分析。首先对“处置被动义被字句”与“致使被动义被字句”的语义内涵进行了逻辑语义的描写与分析,最后通过对具有歧义的“被”字句进行逻辑语义分析,帮助计算机有效地识别和理解“被”字句中的歧义,为自然语言信息化处理作一些基础性的探索。第五章为结语。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然后,归纳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最后,针对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简要说明,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吴胜伟[9](2019)在《张势语法特征与汉语相关句法现象》文中认为
杨波[10](2019)在《现代汉语中的歧义性复杂给字句》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复杂给字句如“我唱一首歌给你听”存在歧义,该句既可以理解为“你听一首歌”,也可以理解为“你听我唱一首歌”。一般认为,这类歧义是语义关系不同引起的。本文的观点是:这类歧义是结构关系不同引起的,“我唱首歌给你听”这一格式实际上是两类结构的叠合。一类是控制结构,无歧义的句子如“我说个谜语给你猜”,能实现相应的把字句;另一类是被动结构,无歧义的句子如“我哭给你看”,不能实现相应的把字句。文章首先对能产生歧义的复杂给字句“NP1+V1+NP2+给+NP3+V2”的构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该构式有两个动词,颇有特点的是第二个动词(V2),它属于二元非作格动词中的感官动词,是极为封闭的小类,可以穷尽列举为“看”、“听”、“学”等,这类动词的共同特点是既可以带名词短语作宾语,也可以带不含疑问词的动词性小句作宾语,这是产生歧义的重要因素。第一个动词(V1)是一个开放类:句法上,二元的非作格动词和三元的非作格及非宾格动词都可以进入;语义上,第一个动词(V1)要求是自主动词,能带成事宾语或者是一类转移动词。名词中,NP1和NP3倾向于由强有生性成分充当;在指称上,NP1倾向于定指成分,NP3在指称上没有限制。NP2倾向于由弱有生性成分充当,同样在指称上没有限制。有相应把字句的复杂给字句,我们将之处理为控制结构。根据控制理论和功能范畴假设,我们证明了“我唱一首歌给你听”以“唱”为主动词,“给你听”为其补足语,“听”为内嵌动词,“给”为目的范畴For,“听”的零形式宾语OP能在“一首歌”处得到合法的解读,整个结构属于控制结构。这种处理的好处有:第一,可以在空语类理论下解释“听”的论元实现问题;第二,可以在控制理论下解释“听”的语义指向;第三,将“给”处理为目的范畴可以揭示句式语义,统一处理多种“形似实异”的句式;第四,让致使范畴扩展主动词“唱”可以解释相应的把字句的实现。没有相应把字句的复杂给字句,我们将之处理为被动结构。当“我唱一首歌给你听”理解为“听我唱一首歌时”,不论主动词是“听”还是“给”,小句宾语“我唱一首歌”都发生了向句首的移位。通过否定话题移位、焦点移位的可能性,我们假设这种移位是被动移位。该假设有以下依据:第一,可以确定“给”为被动范畴的语音实现;第二,尽管Pass-Do被动句和一般被动句存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但都可以得到解释。同时它和一般被动句在句法上存在平行性。第三,将“给”处理为被动范畴,整个句子处理为被动句,符合主语的题元角色和语态标记的关联。
二、现代汉语复杂“给”字句的最简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汉语复杂“给”字句的最简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汉语兼语式的意象图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不同视角下的兼语式研究 |
1.2.2 意象图式的相关研究 |
1.3 意象图式理论概述 |
1.3.1 哲学基础 |
1.3.2 定义 |
1.3.3 特点 |
1.3.4 类型 |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2 兼语式的界定和分类 |
2.1 界定 |
2.2 分类 |
2.2.1 典型性兼语式 |
2.2.2 次典型性兼语式 |
2.2.3 非典型性兼语式 |
3 兼语式的特点分析 |
3.1 句法特点 |
3.2 语义特点 |
3.2.1 N_1的主动施力性 |
3.2.2 N_2的自主性 |
3.2.3 N_2的被动施力性 |
3.2.4 N_1、N_2的参与度 |
3.2.5 整体的事件性质 |
3.3 认知特点 |
3.3.1 隐喻特点 |
3.3.2 扫描特点 |
3.4 小结 |
4 兼语式中的意象图式构建 |
4.1 驱动图式 |
4.1.1 驱动图式概述 |
4.1.2 被动驱动图式构建 |
4.1.3 互动驱动图式构建 |
4.1.4 小结 |
4.2 容器图式 |
4.2.1 容器图式概述 |
4.2.2 容器图式构建 |
4.2.3 小结 |
4.3 系联图式 |
4.3.1 系联图式概述 |
4.3.2 系联图式构建 |
4.3.3 小结 |
5 结语 |
5.1 从意象图式看兼语式的本质特征 |
5.2 余论 |
5.2.1 兼语式与连谓句的辨析 |
5.2.2 兼语式与小句作宾句式的辨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移位经济性原则 |
最简方案下的把字句研究 |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现代汉语“爱恨”类兼语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兼语句本体研究综述 |
1.2.2 兼语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的启示 |
1.3 研究的内容和问题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的理论方法 |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爱恨类兼语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
2.1 爱恨类兼语句的句法特征 |
2.2 爱恨类兼语句的语义分析 |
2.2.1 爱恨类句式的因果义 |
2.2.2 核心动词V1的语义特征 |
2.2.3 爱恨类与其他兼语句的语义比较 |
2.3 爱恨类的相关统计分析 |
2.3.1 积极义与消极义的分析 |
2.3.2 N1的使用分析 |
2.3.3 N2的使用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认知-构式语法下的爱恨类兼语句 |
3.1 致使-兼格范畴的相关分析 |
3.1.1 致使-兼格范畴的原型 |
3.1.2 致使-兼格范畴的其他成员 |
3.2 致使-兼格构式的相关分析 |
3.2.1 致使-兼格构式的构式原型 |
3.2.2 致使-兼格构式的构式扩展 |
3.3 好恶原因式的分析 |
3.3.1 好恶原因式的扩展承继 |
3.3.2 好恶原因式的话语功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爱恨类兼语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4.1 爱恨类兼语句在大纲和教材中的分布考察 |
4.1.1 爱恨类兼语句在大纲中的分布考察 |
4.1.2 爱恨类兼语句在教材中的分布考察 |
4.2 爱恨类兼语句的使用和偏误分析 |
4.2.1 情感状态类动词的语料分析 |
4.2.2 褒贬行为动词的语料分析 |
4.3 爱恨类兼语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
4.3.1 大纲和教材的改进 |
4.3.2 “构式-语块”教学法爱恨类兼语句的教学片段设计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文章的基本结论 |
5.2 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问题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价值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一)仿拟与互文性研究 |
(二)套语与模因论研究 |
(三)汉语引语的分类研究 |
四、理论背景 |
(一)互文性理论 |
(二)对话句法理论 |
(三)功能主义语言观与互动思想 |
五、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系统分析法 |
(三)语用认知法 |
六、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话语套用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
一、话语套用的界定 |
(一)话语套用和仿拟辞格的区分 |
(二)话语套用与引用、借用、化用的比较 |
(三)话语套用的确认标准 |
二、话语套用的特征 |
(一)结构的依附性和并置性 |
(二)意义的元语整合性和言据性 |
(三)语篇的互文性和对话性 |
(四)话语功能的表情性和互动性 |
三、话语套用的类型 |
(一)明示性套用与联想性套用 |
(二)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 |
(三)实体性套用与框架套用 |
第三章 话语套用的结构表现与建构模式 |
一、明示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
(一)明示性套用标记的句法表现 |
(二)套用标记语言变量的隐现规律 |
(三)无标并置套用的形式表现 |
(四)明示性套用的话语组合情况 |
二、联想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
(一)套用流行构式激活联想 |
(二)套用俗语、诗句、名言的框架激活联想 |
三、话语套用的建构模式 |
(一)形式表现模式 |
(二)语义关系模式 |
(三)认知模式 |
第四章 话语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与类推关系 |
一、概念整合与套用浮现义 |
(一)概念整合 |
(二)套用浮现义 |
(三)套用浮现义的生成识解 |
二、再语境化与语境依赖 |
(一)话语再语境化的制约因素 |
(二)原话语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 |
(三)套用话语的语境依赖与意义吸收 |
三、套用义模式与类推关系 |
(一)单套式 |
(二)叠套式 |
第五章 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与语篇表现 |
一、话语套用的文本互动与互文性 |
(一)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 |
(二)互文本与主文本的互动 |
二、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 |
(一)言内模式 |
(二)言外模式 |
三、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 |
(一)原话语的管界和参照功能 |
(二)套用标记的语篇功能 |
(三)套用话语的评论功能、阐发新命题功能 |
第六章 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与传信策略 |
一、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 |
(一)套用标记明示话语来源和获取方式 |
(二)原话语和语序的配合明示话语来源 |
(三)框架联想激活提示话语来源 |
二、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 |
(一)原话语的信息包装 |
(二)套用话语的信息调节 |
第七章 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与交互功能 |
一、主观性特征 |
(一)利用高可及度指称形式标示言者介入 |
(二)利用情态共现表达言者认识 |
(三)利用套用标记传递言者意图 |
二、委婉情态的表现手段 |
(一)评注性副词 |
(二)表小量的补语 |
(三)假设句 |
三、视角取向与立场建构 |
(一)视角取向与交互认同 |
(二)立场同盟与情感共鸣 |
(三)负面认识与评价立场 |
第八章 结论及余论 |
一、主要结论 |
(一)话语套用的层级性 |
(二)话语套用的整体特征 |
(三)话语套用的具体表现 |
(四)话语套用的创新性及使用动因 |
(五)比较话语套用与引用的差异 |
二、余论 |
(一)建立话语套用的评价等级 |
(二)套用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
(三)话语套用的文化传统 |
三、本文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致使范畴概述 |
2.2.1 致使概念内涵 |
2.2.2 致使的语义层级性特征 |
2.2.3 致使类型及范围 |
2.3 致使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
2.3.1 生成语义学视角 |
2.3.2 生成语法视角 |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 |
2.3.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
2.3.5 类型学视角 |
2.4 致使结构的英汉对比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致使结构的意义系统描述 |
3.2.1 元功能思想下致使过程意义 |
3.2.2 系统思想下致使意义系统 |
3.3 致使结构功能句法分析 |
3.3.1 功能句法理论 |
3.3.2 基于功能句法理论描述致使结构 |
3.4 小结 |
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对比 |
4.1 引言 |
4.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 |
4.2.1 英语词汇致使 |
4.2.2 汉语词汇致使 |
4.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4.3.1 英汉词汇致使动词的类型及构成方式对比 |
4.3.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层级 |
4.3.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致事对比 |
4.3.4 英汉役事及致使结果对比 |
4.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4.4.1 致使动作过程 |
4.4.2 致使关系过程 |
4.4.3 致使心理过程 |
4.5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异同及其动因 |
4.5.1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差异 |
4.5.2 英汉词汇致使形态差异与汉语双音化趋式 |
4.6 小结 |
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语义句法对比 |
5.1 引言 |
5.2 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 |
5.2.1 英语复合宾语句及致使义复合宾语句 |
5.2.2 汉语兼语句及致使义兼语句 |
5.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语义成分对比 |
5.3.1 英汉致使动词及致使力对比 |
5.3.2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的语义层级 |
5.3.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致事对比 |
5.3.4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役事对比 |
5.3.5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致使结果对比 |
5.4 致使义复合宾语和兼语句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5.4.1 致使动作过程 |
5.4.2 致使关系过程 |
5.4.3 致使心理过程 |
5.4.4 致使交流过程 |
5.4.5 致使行为过程 |
5.4.6 致使存在过程 |
5.4.7 致使气象过程 |
5.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异同及其动因 |
5.6 小结 |
6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语义句法对比 |
6.1 引言 |
6.2 英汉致使动结式 |
6.2.1 英语动结式及致使义动结式 |
6.2.2 汉语动补结构及致使义动结式 |
6.3 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对比 |
6.3.1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致使力对比 |
6.3.2 致使动结式的语义层级 |
6.3.3 英汉致使动结式致事对比 |
6.3.4 英汉致使动结式役事和致使结果对比 |
6.4 英汉致使动结式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6.4.1 致使动作过程 |
6.4.2 致使关系过程 |
6.4.3 致使心理过程 |
6.5 英汉致使动结式异同及其动因 |
6.5.1 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差异与阐释 |
6.5.2 英汉施受同体动结式差异与阐释 |
6.5.3 汉语致使动结式特殊句式形成机制 |
6.6 余论 |
6.6.1 致使义“得”字句 |
6.6.2 致使义“得”字句功能语义句法分析 |
6.7 小结 |
7 英汉致使义双宾语结构语义句法对比 |
7.1 引言 |
7.2 双宾语结构 |
7.3 双名结构 |
7.3.1 双名结构的语义层级 |
7.3.2 英汉致使义双名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3.3 英汉双名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3.4 英汉双名结构异同与阐释 |
7.4 与格结构 |
7.4.1 致使与格结构的语义层级 |
7.4.2 英汉与格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4.3 英汉与格结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4.4 英汉与格结构异同与信息结构 |
7.5 小结 |
8 从致使范畴看英汉致使结构异同 |
8.1 引言 |
8.2 英汉致使范畴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1 英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2 汉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3 英汉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及动因 |
8.3.1 英汉致使结构形态分布差异 |
8.3.2 英汉致使动词词汇化差异 |
8.4 英汉致使结构语序差异及不同概念化方式 |
8.5 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2 本研究的贡献 |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加的夫语法影响过程及物性系统网络 |
附录B 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现代汉语“被”字句的逻辑语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被”字句中“被”的研究现状 |
1.1.2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研究现状 |
1.1.3 逻辑语义学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方法 |
1.3.1 被动句的定义与范围 |
1.3.2 “被”字句的定义和本文研究范围 |
1.3.3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2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语表结构特征 |
2.1 “被”字句的整体结构特征 |
2.1.1 一般“被”字句的句法结构 |
2.1.2 特殊“被”字句的句法结构 |
2.2 “被”字句各部分结构特征 |
2.2.1 A段(NP1)的结构特征 |
2.2.2 B段(NP2)的结构特征 |
2.2.3 C段(V)的结构特征 |
2.2.4 D段(其他部分)的结构特征 |
2.3 小结 |
3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语义内涵 |
3.1 “被”字句各部分的语义特征 |
3.1.1 A段(NP1)语义特征 |
3.1.2 B段(NP2)语义特征 |
3.1.3 C段(V)语义特征 |
3.1.4 D段(其他部分)语义特征 |
3.2 “被”字句各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
3.2.1 A段与各段的语义关系 |
3.2.2 B段与C段的语义关系 |
3.2.3 C段与D段的语义关系 |
3.3 “被”字句中D段的语义指向 |
3.4 “被”字句的句式意义 |
3.4.1 处置义 |
3.4.2 致使义 |
3.5 小结 |
4 “被”字句的逻辑语义内涵 |
4.1 “处置被动义被字句”逻辑语义内涵 |
4.1.1 NP1+被+NP2+V(A+被+B+C) |
4.1.2 NP1+被+NP2+V+谓词性成分(A+被+B+C+D) |
4.1.3 NP1+被+NP2+V+NP3(A+被+B+C) |
4.1.4 NP1+被+NP2+V+了/着/过(A+被+B+C+了/着/过) |
4.1.5 小结 |
4.2 “致使被动义被字句”逻辑语义内涵 |
4.2.1 NP1+被+NP2+V+谓词性成分(A+被+B+C+D) |
4.2.2 小结 |
4.3 含歧义的“被”字句逻辑语义内涵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符号说明表 |
致谢 |
(10)现代汉语中的歧义性复杂给字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零 引言 |
1.研究缘起 |
2.文献综述 |
2.1 “给”的词类和句法功能的研究 |
2.2 “给”的多种句法功能来源研究 |
2.3 复杂给字句的切分与定性研究 |
3.理论基础 |
3.1 轻动词理论 |
3.2 约束控制理论 |
3.3 功能范畴假设 |
4.研究目的与写作安排 |
5.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歧义性复杂给字句的构件分析 |
第一节 歧义性复杂给字句中的动词 |
1.动词的属性 |
2.能进入V_2的动词 |
3.能进入V_1的动词 |
4.本节结语 |
第二节 歧义性复杂给字句中的名词性成分 |
1.V1对NP_1的限制 |
2.V1对NP_2的限制 |
3.V2对NP_3的限制 |
4.V1 重叠对NP_1、NP_2的制约 |
5.本节结语 |
第二章 歧义性复杂给字句的结构分析 |
第一节 给字控制结构 |
1.内嵌小句的分析 |
2.整个句子的分析 |
3.本节结语 |
第二节 给字被动结构 |
1.不是话题移位 |
2.不是焦点移位 |
3.是被动移位 |
4.本节结语 |
第三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本人在读研期 间发表科研论文、论着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四、现代汉语复杂“给”字句的最简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阿塞拜疆汉语教学的“给”和“给”类结构研究[D]. 李炳琦. 安徽大学, 2021
- [2]现代汉语兼语式的意象图式分析[D]. 贾圆圆.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J]. 魏静. 文学教育(下), 2021(01)
-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5]现代汉语“爱恨”类兼语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占汉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D]. 左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D]. 赵宏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现代汉语“被”字句的逻辑语义分析[D]. 邱梦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张势语法特征与汉语相关句法现象[D]. 吴胜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10]现代汉语中的歧义性复杂给字句[D]. 杨波.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