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给学生三把读书的钥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书香论文,给学生论文,致远论文,三把论文,钥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是书香能致远”,一篇篇文章,一部部好书,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沟通心路、解悟人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我们不仅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教学获得智力的发展,更希望他们能够学会读书,学会从书中获得“心境澄明”般的平静,“养得胸中一种恬静书味”(《曾国藩语录》),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因为阅读而获得智慧和心态,因为阅读而理解生命的历程。
但在今天,看看当前的阅读教学,看看当前的阅读课堂,反思一下,我们的阅读教学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吗?我们的阅读教学到底要怎样才能给青少年一把钥匙,去开启他们未来的读书之门?
一、令人担忧的阅读教学现状
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却常常面面相觑,提问题似乎是教师的权利,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最欣赏的地方,学生找到后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欣赏与喜爱;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他们的语言总显得那么无力与苍白。最可悲的是,有的学生不仅不读课外书,甚至连课文也置之不理。是什么让阅读教学陷进了这样的泥潭呢?
1.根深蒂固的“替读”
“替读”是指教师将文本分解成一个个问题,按照教学参考的答案去引导学生说出来,代替学生自己的读书和练习。比如在《羚羊木雕》一课中,“我”与“万芳”是重义轻利,难道父母就一定是重利轻义的吗?在赏析名句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想要的关键词,百般诱导,学生的感受体验就在这层层“替读”的过程中逐步丧失,最后到了不会读、不敢读的地步。教不得法,讲得太死,这样的替读真是危害太大。
2.急功近利的“考读”
“考读”是指以考试为指向的阅读教学,只顾讲修辞,讲文法,讲答题方法,用“答题格式”“答题规范”来禁锢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把阅读的方法当成机械的应试工具,考试已结束,阅读就被丢弃了,甚至成为一个被嫌恶的回忆。
3.漫无目的的“散读”
近年来,一些观摩课上脱离文本的泛泛讨论,以其热烈的语言交流氛围,曾一度被人叫好,但这种漫无目的的散读,又丧失了语文“练”的本性,也正如朱自清在《〈文心〉序》中提到的“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了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语文课堂就好像“中国的市场管理,常常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钱理群语)。
4.浅尝辄止的“窄读”
大部分中学生阅读面太窄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看书,为的是消遣,为的是情节,忽视历史的厚重,忽视作品的人文品性,面对名著,他们鲜有将阅读进行到底的。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比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都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为什么有大纲有教材,有教师一篇篇地教,课内反而不得益?难道课外果真有什么成熟的经验,有真功夫可学么?”一个学期只读十几篇课内文章,只浮光掠影地读一点名著,怎么能期待学生有丰富的文学素养?怎么能期待学生能够出口成诵,下笔成文?
二、三把开启读书之门的钥匙
学生上了十二年的学,没有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也不会读书,这不能不算是语文教师的失职。那么我们的阅读课要教什么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应该给学生“问疑”“赏析”“感悟”这三把钥匙,开启他们的读书之门,让学生在青春韶华之时播下读书的种子。
1.问疑
“问疑”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问什么”。通过“问疑”来训练思维,教师要注重“三问”:“问主题”,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问写法”,即对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题,通过什么形式表现的?“问细节”,即对某些点滴细处的反复揣摩与玩味。教学设问要从整体上观照课堂目标的达成,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通过层层质疑,才能触摸到一篇文章的“文心”。
二是“谁来问”。绝大部分的语文课堂,洋溢的是教师的思想和“智慧”,通过一个个设计好的问题把学生引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显然,这样的语文课堂看似丰富,实则单调。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细致而又琐碎的问题,疲于应付,浅尝辄止。因此,我们不禁反思,在倡导自主学习的今天,到底谁才是阅读的主体?答案不言自明。可我们又面临新的难题,学生读文章之始,往往是没有问题的,也提不出太多有意义的问题,而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问问题。洪镇涛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就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来问问题:
师:……下面我先提出两个问题,然后你们仿照我提问的角度和方法,自己来提出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好不好?
师:好,现在我提第二个问题。第一节有两句话,我现在把这两句前后顺序颠倒一下,效果有什么不同?(朗读)“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略顿)换了个位置,怎么样?
师:对,我用的就是比较揣摩法。现在请同学们也运用我提问的角度和方法,自己来提出问题。
(摘自《教海弄潮——洪镇涛语文教学改革历程描述》,马鹏举著,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
提供范例,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无疑处生疑”的突破口,就是让学生学会一种思维方法,而这种思维方法的获得,需要正确的引导,不是空喊口号就能获得的。
三是“怎么问”。“疑问”要来自学生,也要高于学生。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发问处,层层引导。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没有追问的“问答”是不会有启发的。只是这样的“追问”随机而生,考察的却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与厚度。
2.赏析
作家文字的深厚内涵和独特的形式之美,只有通过赏析来发现其内在和外在的“美”的。这种赏析不是脱离文本的自由发挥,而是在文本基础上,能够赏词、句之形美义深。正所谓“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通过赏析,学生会明白,要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用词时要权衡,用句要有匠心,层次要清晰,详略要得当……赏析的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自然也就提高了。
注重方法引导。赏析的角度可以是多方位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内文本,从用词、哲理、修辞、句式等多个角度展开训练,让学生体会语文之美。也可采用其他形式,让赏析更具有创新性。例如,学生可以借助想象来丰富作品的意向,体会意境,将诗歌改写成散文;也可以通过别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刁顺琴老师在教学《商山早行》时,让学生采用绘画、朗读、吟唱、舞蹈等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诗歌的艺术理解,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唤醒了学习动机,提高了思维品质,以及如沐春风的感官享受。
再比如,将小说中的写景句或抒情句摘抄出来,确定主题,有选择地改写成诗歌的形式。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散发着浓浓的诗情,我让学生摘抄出文中描写景物或者描写心理的句子,自己确定主题,改成诗歌的形式:
a.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b.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c.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d.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去。
变成诗的形式:
孤独的少年/一路前行/均匀的水声永恒的水声/纯粹地前行/未知的前方未知的东西/撩逗少年的心/茫茫的水面/一缕炊烟慢慢飘去/带着少年的心/飘向天空
尽管借用的是作家的语言,写的诗句也不如诗人那么优美,但这样的尝试能够让学生理解如何用语言创设意境,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之美。
尊重自由赏析。以往赏析类题型,往往都是限定句子,要求学生给出正确答案,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近年来,此类题型朝着更自由、更灵活的方向发展。例如,2009年北京卷《又临黄河岸》中有这样一问:“文章中有很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文中自选一句,作简要赏析。”这样的题型转变,对阅读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引导。
第一,从个体差异来说,每个学生的阅历不同,他所欣赏的内容就会有所差异,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能代替,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形成了生命的多姿多彩。第二,赏析的角度可以多样化,不必设置一个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例如,时剑波在设计《滕王阁序》一文的“美文选点作品评”环节时,就是“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二精美之句作点评,提示角度:佳词隽语的品味,技巧手法的赏析,镜头画面的想象,感情哲理的体悟等,可以一点也可以多点”。第三,没有所谓“标准答案”的束缚,教师的点评就更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学生也能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
坚持习惯养成。引导学生每遇到好文,不管是课内的、课外的,或者是练习的……不论出自何处,都不轻易放过,或诵读,或摘抄,或做读书笔记,或一起品读。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喜欢“美”的文字,喜欢“美”的情感,喜欢咀嚼“美”的细节,这就是“积累”。
积累并非一朝一夕能达到,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用自己独特的赏析眼光,逐步积累,他们一定会受益终生。
3.感悟
有的学生也爱读书,常年捧着书,读其中的滋味,但头脑却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样的读书倒不是无益,而是少了一份自我成长的动力,少了一份自我感悟的意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学经验强调“学贵自得”,只有学生自己有感悟、有所得,阅读才真正有用。
大凡读书的“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心悟,能够有所收获,作者的观点、看法感染或者启发了读者,让读者形成更健全、更完善的人格。二是表达,能够通过语言或者文字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收获。当然,对语文来说,比“悟”的表现形式更高的是“说”和“写”,正如朱自清所说,思想的获得,要通过语文要求学生以口头表达或者以“小作文”的形式呈现他们的感悟、下面以举隅的形式略加探讨。
可以简言“感悟”。课堂上时间有限,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言简意赅的感悟类题目,经常让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提炼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过程,就是语言感觉不断广化、深化、美化的过程。
《庄子·秋水》是一则两千多年前的寓言,时至今日仍可启迪心智,从中汲取人生智慧。面对河伯这类人,你想说什么?请写一句话寄语河伯。课堂上学生感悟不断:“自大由于无知,自知才能自明,自明才能不断进取。”“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才不至于成为井底的那只蛙。”“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时剑波《创意表达:让文本阅读与语言训练同行》,《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8期)
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可以注重感悟的训练。例如,每天,我会让学生读一篇课外美文,让他们做读书卡片,其中有字词积累、美句美段积累,更重要的是要用简短的语言来谈谈自己的感悟,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
可以改写“感悟”。可将散文改成诗歌,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古典诗歌往往情景交融,为了能够展现诗歌的“美”,学生需要用到描写、抒情,为了完整展现,就必须扩充成文,加入自己对诗歌意境的想象与理解。例如,改写《观沧海》时,为了扩充诗歌的内容,学生不仅要查找《观沧海》的背景,还要自己想象战争的惨烈与作者的胸怀。有时遇到美文,我就另定类似主题,叫学生仿写。如《行道树》一文,以第一人称的拟人形式、象征的手法,写出了行道树无私奉献的形象。课后,我就让学生采用此种形式,写校园里的树,紫荆树、木棉树、榕树等富有珠海特点的树木,还有自己对这些树的形象的理解。此种感悟形式,让学生的思维与语言都得到了提升。
感悟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阅读教学激发他们认识世界,感受生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结语
爱因斯坦认为自己从文学教师那儿获益最多。他说,文学教师唤醒了他对德国古典作品的兴趣,如果缺乏语言文学的功底,就不容易读懂哲学;如果不了解辩证法,怎么能研究相对论?可见,语文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工具。
阅读教学所给予青少年的“问疑”“赏析”“感悟”这三把钥匙,是让学生不断体味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嗜好读书”(鲁迅《读书杂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更是在给予学生一种习惯、一种思维能力,这是关系到学生一生幸福的东西。希望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像爱阳光一般温情地热爱读书,在遇到人生难题时,能够通过阅读获得心灵的平静,至于是否能成为爱因斯坦,那是一点小小的副产品罢了,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