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_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_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理论基础论文,是党的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和概括了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空前的革命变革,它是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它不仅强调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更强调有效地改造世界,真正实现了那种既能满足理论家正确地解释世界的愿望,又能满足实践家有效地改造世界的需要的哲学变革。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成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理论教育和实施科学的行为引导,从根本上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组织和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实现党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一项重要活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包含着政治性的工作和思想性的工作两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政治”这一概念,主要指政治觉悟,即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其言论和行动所反映的政治方向,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持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念以及政治品质。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讲的“思想”,主要指思想觉悟,即人们的政治理论观点、人生观、道德观以及思想方法等。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发挥自身的宣传、教育、灌输、疏导的功能,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积极努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完成党所赋予的各项任务。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方面的工作,诸如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道德观等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极其密切;实际上,这些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可分离的。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自身的实践紧密结合,产生了自己一整套的方针、原则、任务、工作内容、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具体说来表现在: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世界观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然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对象是人。在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时,就要从人们的实际出发,运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并以实践作为检验人们的思想、观点是否正确的标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也是随着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成对范畴,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辩证法。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它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要做好这一工作,就必须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离不开历史唯物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正确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奠定了基础。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党所领导的各项工作的关系,摆正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工作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的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并对经济基础起指导作用。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对经济也是服务和指导的统一。因此,正确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反映论,正确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依赖于实践;理论反过来对实践有能动的指导作用;科学的理论对革命的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必须用革命的理论武装群众,掌握群众,使它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因此,无产阶级的有力量,就在于无产阶级的觉悟;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力量,就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群众的觉悟;提高觉悟在于教育,在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些观点,都是关于用革命理论武装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思想的具体阐述。用革命理论武装群众这一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立足、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前提。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与政治和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的原理,特别是用革命理论武装群众的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正确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为了发挥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使人们掌握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并通过革命的实践把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才能克服“思想政治工作取消论”和“思想政治工作万能论”的错误倾向,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的原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研究人的思想及其规律时,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去分析人们的思想;同时,也要看到社会意识对人们行为活动的影响,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对党内外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实质上就是运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教育人们,使先进的社会意识在改造人类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为正确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第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正确确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方向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待一切事物诸如对待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对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对待外国的东西等,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待革命传统也是这样,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革命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要在批判地吸取和概括各门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自身。这种对待历史和科学的正确态度,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的基本保证,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

第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有组织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科学的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工人群众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就是向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这里所说的灌输是指我们党的思想政治灌输或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即有组织有领导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指教育方法上的强迫硬灌。这种有组织有领导的正面思想政治灌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理论和实践、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关系的原理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中的具体化。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用革命的精神、先进的社会意识、进步的政治思想以及科学的理论去武装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并转化为他们自觉的革命行动。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又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和教育的保证。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努力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前的任务,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

标签:;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