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中医院 山东 乳山 264599)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破伤风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需要注射破伤风的外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破伤风皮试方法,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采用改良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试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患者的阳性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负担。
【关键词】 干预 ;破伤风皮试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229-02
外伤后破伤风杆菌经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或皮肤进入体内,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破伤风,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1]。破伤风抗毒素系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胃酶消化后提纯制得的球蛋白制剂,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是临床预防外伤后感染破伤风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由于破伤风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较高,有报道达61.7%~75.8%[2]。有些患者不得不选择脱敏注射或者注射免疫球蛋白,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加重了护士工作量。为此我科对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需注射破伤风的外伤患者60例进行了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需要注射破伤风的外伤患者120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1~81岁,平均年龄43岁。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对照组60例:男40例,女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使用的药物的批号、质量、厂家(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规格为1500IU/支)及存储无明显差别。对照组按照《基础护理学》中破伤风皮试的配制方法,应用75%的酒精消毒前臂内侧,与皮纹垂直进针,注射0.1ml皮试液,20min后观察结果。观察组皮试前24小时避免饮酒。并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缓解紧张状态,减少主观干扰。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方法配制皮试液,配制步骤同《基础护理学》,皮试前用生理盐水消毒涂擦注射部位的皮肤,注射部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肌上三横指正中处与腕横纹皮肤平行进针,皮内注射0.05ml,30min后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观察判断标准、护士操作水平无明显差别。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患者皮试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的破伤风皮试结果阳性率大大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两组患者破伤风皮试结果阳性比较
4.讨论
4.1 破伤风制剂含有大量的异体蛋白,蛋白质含量远远大于组织中的蛋白质,它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中的胶体渗透压,所以在皮内注射时,高浓度的皮试液可快速吸收组织液中的水分而进入皮丘内,致使皮丘过大,造成假阳性表现[3]。
4.2 因皮试液配制不当,浓度不准确等致使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为76.1%~99.0%,假阳性率61.7%~75.8%[4]。按《基础护理学》中破伤风皮试的配制方法,即采用1ml注射器(山东威高集团所生产的洁瑞牌注射器,死腔容量为0.07ml),吸取破伤风药液(1500IU,0.75ml/支)0.1ml(加注射器死腔容量为0.07ml,实际抽取0.17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ml(实际1.07ml),摇匀,皮内注射0.1ml(含31.8IU)。按药品说明书皮内注射0.05ml(含15.9IU),更接近标准液浓度15IU,有效减少皮试结果阳性的发生。
4.3 教科书中规定的皮肤过敏试验应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因其对皮肤有刺激性,局部涂擦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部分患者消毒范围皮肤出现发红,呈花斑状,注射部位发白或者发红,红晕扩大,增加判断难度,假阳性增多。用生理盐水涂擦皮肤[5],生理盐水为等渗液,与局部组织的内外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可真实有效判断皮试结果,降低了阳性率。
4.4 传统的注射部位在前臂内侧与皮纹垂直进针,据文献报道采用在前臂掌侧腕横纹肌上三横指正中处与腕横纹皮肤平行进针,做皮内注射,患者普遍反映无痛或者微痛,因为此处神经末梢分布少,且顺着皮纹进针,机械性损伤少,减轻了对局部皮肤的刺激,从而降低了破伤风皮试的阳性率。
4.5 根据教科书规定,破伤风皮试的观察时间为注射后20min,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破伤风皮试后15min的反应最为强烈,阳性率最高,延时10~15min阳性率明显降低[6-7]。观察组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30min观察结果,更能减少皮试结果阳性发生。
总之,通过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破伤风皮试结果的阳性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闵亚玲,尹爱红,王晶晶.2例破伤风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9:159.
[2]黄叶莉,朱晓法,黄建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法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5-6.
[3]李淑红.两组皮试液配制方法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4(18):197-197.
[4]谭小红,侯英兰,冯兴旺等.生理盐水清洁替代酒精皮试消毒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护士,2012,6:134-136.
[5]汪晓风,兰晓娥.两种不同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50-51.
[6]刘慧芝,贾新红,王振华等.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及脱敏法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1999,5(2):1-2.
[7]黄明和.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假阳性的临床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2):37-38.
论文作者:高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破伤风论文; 患者论文; 阳性论文; 抗毒素论文; 皮肤论文; 方法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