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经济形势分析及1998年经济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形势分析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20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经历着向“剩余经济”的转变,“剩余”特征在1997年的宏观运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短缺走向剩余,将使宏观运行及调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更多的“短缺”矛盾将转化为“剩余”问题。只有充分意识这种本质性变化,才能以崭新的观念来判断宏观形势,以积极的方式去调控经济运行,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剩余时代的来临!
一、经济形势的两个焦点
1997年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仍保持了良好态势,但宏观运行中的两个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一是增长水平虽保持在高位上,但出现了逐次惯性回落趋势。1995—1996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0.5%、9.7%,1997年上半年为9.5%,三季度已降至9.0%。二是投资和贷款增长速度放慢。1997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比上年同期降低8.1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同比增长率为-0.30%,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0个百分点。在焦点问题上的分岐,导致了对宏观形势的不同判断:一种观点认为:GDP 增速与投资贷款同向回落表明了目前投资需求不足,如不采取相应对策,经济惯性回落将使企业困难和就业问题更为突出,甚至存在1998 年GDP 急速下跌的潜在危险。 相反观点则认为:目前GDP增长9%仍为世界名列前茅的高速度,即使继续降至8%、甚至7%也属高增长。1996—1997年政府已三次降息鼓励投资增长,不存在投资需求不足问题,相反刺激投资将使不合理的结构重新复归,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具有充分的依据,无法相互信服。但“不足论”没能回答:投资与贷款为什么回落?是政府行政控制的结果,还是经济运行的客观结果?“充足论”也没能回答:高增长为什么与企业困难并存、与职工下岗并存?增长速度会不会继续回落?
因此,单纯地论速度是高是低,单纯地论投资是多是少已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必须从“短缺经济”转向“剩余经济”这种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之下,才能客观地判断经济形势,实施正确的调控政策。
二、宏观运行的剩余特征
短缺经济下,经济增长事实上是不断缓解“瓶颈”的过程。80年代初对轻工业的“六优先”,解决的是消费品供应不足问题;80年代后期向家电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倾斜,解决的是家用电器普及问题;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建设,解决的是基础产业落后问题。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告别短缺阶段,步入剩余阶段。在跨跃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宏观经济的剩余特征逐步显现,并在1997年的宏观运行中得以迅速强化。具体表现为:
(一)宏观总量出现剩余
1.市场供给剩余
国内贸易部对613种主要商品供求排队表明,1997 年下半年供不应求商品只有10种,占1.6%,供求基本平衡商品占66.6%, 供过于求商品占31.8%。供给过剩也包括工业品,在44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 供求基本平稳的商品297种,占66.4%,供过于求的商品150种,占33.6%;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市场供给剩余还表现于出现剩余的条件:供给剩余是在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下实现的。85%的农产品、95%的消费品、80%的投资品的供求状况均由市场决定,这与短缺经济下,行政控制需求有本质不同。
2.生产力剩余
除高科技产品外,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几乎全部处于世界前列。但第三次工业普查表明,全国900多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中, 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60%。
3.资金供给剩余
主要表现在:(1)银行内部出现大量“存差”。1991—1996 年出现了11100亿元的存差,1997年1—10月份尽管降息引致存款下滑,但“存差”仍达到2540亿元,而在改革开放以来到1991年以前,银行体系内各年均为“贷差”。(2)出现大量外汇剩余。 我国外汇储备八十年代末不足100亿美元,1997年10月末已逼近1400亿美元。
4.劳动力资源剩余
劳动力资源剩余是不争的事实。一是受就业人口素质限制,劳动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对称引发了结构性失业。二是由于资本积累先天不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过程较为迟缓,出现了大量的先天性失业。
(二)规模控制迅速弱化
在短缺经济下,规模控制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由于投资、信贷膨胀长期存在,尽管设置了宏观控制的最后二大闸门,几乎各年份仍出现超规模问题。在向剩余阶段的推进中,控制规模与实际需求的冲突逐步缓解。1997年甚至有可能首次出现投资、信贷用不完规模的问题。
1.投资信贷首次完不成规模
1997年前三季度,国有投资共完成8269.4亿元。如果保持1996年的投资进度,不出台大的调整措施,1997年国有投资将在17000 亿元左右,低于19000亿元的计划规模。
2.总量剩余导致了投资信贷回落
从投资看:(1)总量剩余大大缩减了投资继续扩张的空间。(2)总量剩余有效校正了不规范的投资行为。
从银行信贷看,1997年宏观金融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商业银行归还中央银行再贷款的频率越来越快、数额越来越大。1997年前三季度中央银行累计收回对金融机构贷款954.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收回622.6亿元,如果扣除农业发展银行1197.6亿元的政策性贷款,中央银行收回的再贷款达2152.4亿元。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再贷款回流直接削弱了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银行体系进入了自身收敛的状态。原因主要有二:(1)企业“慎借”。在“剩余”状态下, 市场上商品普遍销售不畅,一些企业开始限产压库。尽管两年内银行三次降息,企业借款仍较慎重;(2)银行“惜贷”。同样由于“剩余”, 实业投资的收益原本较低,还可能再度扩大银行不良资产。在1997年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压缩不良资产比例,防范金融风险”成为极其重要任务,贷款的审核和发放更为严格,“有资金,没项目”成为较普遍的感受。慎借和惜贷共同作用,出现了商业银行资金回流中央银行,吃取存款利息的现象。
投资信贷低于计划规模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是短缺阶段计划约束手段迅速弱化的表现,是剩余阶段市场约束不断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客观必然。
(三)市场约束导致增速回落
市场约束引发投资需求回落是导致经济增速回落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表现为市场约束通过引发增长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其他经济的发展状况构成了经济增长结构。1997年工业增长速度回落的重要原因是集体工业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七、八月份集体工业企业增速曾低于全国工业增长平均水平,这是1984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第三季度集体工业增加值增长8.9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
我国增长结构的突出特点就是集体工业增长明显高于国有工业,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力量主要来自于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从1994年以来,国有工业与集体工业产值增长差距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从工业产值看,1994年、1995年和1996年国有工业与集体工业增速差距分别为23.3、17.8和16.0个百分点,1997年前三季度国有工业增长8.8 %,集体工业增长15.2%,二者差距进一步缩小至6.4个百分点, 目前国有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明显增强。
(四)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困难
在剩余经济条件下,企业困难的体制外成因已由资源资金的供给制约转为市场的需求制约,市场竞争加剧成为企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80年代企业的竞争环境是供不应求的国内市场,竞争对象主要是国内企业。短缺条件下,港澳台等小资本基本上起贸易互补性作用。国内企业经营性困难并不明显,在与实力相当的国外小资本的竞争中获得了较快发展。
90年代企业竞争环境已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相互分割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已迅速接轨;具有雄厚技术和资金优势的跨国公司已加入到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之中。国内国际市场迅速接轨、跨国公司介入竞争,使供求平衡阶段持续时间较为短暂,我国经济由“短缺”急速跨跃到了“剩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企业在资本、技术和经营观念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经营效益明显恶化。
“抓大放小”战略措施顺应了新的市场竞争要求。针对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分散经营模式,国内大中型骨干企业普遍实施了集团战略和名牌战略,政府宏观调控也给予了有效资金倾斜和政策扶持,优势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迅速提高经营效益。
源于竞争的企业困难,并不是国内企业全面困难,而是表现为经营状况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效益好于小型企业。二是中央企业效益好于地方企业。
因此,市场约束形成的投资需求不足、市场约束形成的经济增长回落、市场约束加剧的企业困难,这些均是宏观运行在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的“剩余”特征。面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全新变化,传统短缺下调控观念、调控手段的局限性已日益突出。那么,剩余阶段如何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三、剩余阶段宏观调控面临三大转变
(一)推动增长由弥补短线转为调整结构
在短缺的背景下,经济在不断弥补短线的推动下得以迅速发展。在剩余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则来自调整结构。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剩余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切入点应选择调整产品结构;投资的重点由基础产业逐步转向高技术产业。
(二)调控方式由约束需求转向创造需求
短缺经济背景下,宏观调控主要解决的是补充短线和增加供给问题。面对短缺下特有的需求膨胀,调控方式只是单纯约束需求。只要收紧“规模闸门”,即可总体把握宏观走势。在剩余阶段,供过于求成为宏观总量的常态,市场约束使投资收益呈现递减效应,实业投资需求明显减弱;同时高新技术时代,开拓新的增长领域需要高聚集度资金的支撑,单独企业调整结构、自我发展的需求受到抑制。1997年已出现投资信贷低于控制规模的现象。因此,宏观调控面临的已不是单纯约束需求的问题,同时还是如何创造需求,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问题。
解决的出路在于:1.对高科技产业进行高密度的资金投入;2.创造需求的重要途径是调控存量需求;3.从失衡的城乡消费结构寻求需求。
(三)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宏观调控重要内容
1997年国际国内对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对企业基本上延用了“短缺”下的资金供给制,造成企业高度负债。进入剩余阶段后,企业竞争加剧造成的产品积压,生产闲置等效益下滑则直接表现为银行不良资产上升;另一方面金融管理延用了“短缺”下的计划体制,金融发展只表现机构增加和规模扩大,鲜有制度性创新,金融机构缺乏强烈的外部监督机制和内部自律意识。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目前应明确:支持企业战略性改组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保障;加速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
四、1998年经济运行趋势判断
(一)总体上呈现“高谷底、低峰值、长周期”波动规律
剩余阶段,有效供给能力得以迅速扩展,很难再现短缺瓶颈造成的增长速度急速滑坡,具备保持较高速的能力,呈现“高谷底”的特点;同样,由短缺造成高利润,进而引发投资过度膨胀的可能性也逐渐消失,明显消除了过高的波动峰顶。呈现“低峰值”的特点。
剩余阶段,在居民温饱和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消费波动已基本独立于经济波动之外,并在较高水平上保持了平稳增长。由于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将处于高储蓄的“平台期”,也为投资的快速度增长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经济波动将出现稳定的“长周期”。日本及“亚洲四小”曾将10%左右的GNP年均增长保持了20年左右。
(二)经济增长趋势判断
1.投资需求略有上升,总体上,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将高于1997年,在16%左右。
2.消费需求稳中趋降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是剩余经济下的重要特征。在此大的格局之下,1998年消费需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 )供不应求的产品比重继续下降。1997年市场消费增长较快的比重主要集中在某些耐用消费品,前三季度家用洗衣机、吸尘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电饭锅、彩色电视机、组合音响等家用电器增长8%—36.2%,而卷烟、自行车、 电风扇、照相机等则下降率分别在0.8—11.4%之间。1998 年无论是畅销产品需求量,还是厂商进一步让利能力均难以为继;(2 )虽然已出台有利消费增长的降息措施,但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下,居民实际收入下降、下岗人员增多、在岗职工的防范意识等因素,都将会影响1998年的消费增长。
受统计方法调整和月度基数等技术性因素影响,1998年前8 个月的零售额增长率保持在7—9%的正常水平区域,9 月份后零售额增长率将略有提高,全年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0亿元以上, 名义增长10%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左右。
3.外贸需求平稳增长
预计199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在3650亿美元,增长12.5%。增长基数偏高和内需扩大可能导致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出现一定幅度回落,预计为1960亿美元,增长10%;外贸进口则由于降低关税税率及投资需求适度扩张的刺激,会在较低增长基数之上恢复增长,预计为1690亿美元,增长15%。外贸顺差约为270亿美元,规模较1997年有所缩小。
4.GDP速度
从波动趋势看,1998年GDP仍具10%的潜在的增长能力。 综合三大需求的影响,1998年经济增长将略高于1997年的水平,GDP 增长率在9.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