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舞蹈行业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舞蹈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1 主导型政治文化载体:《复兴之路》和《舞动中国》
2009年,舞蹈人参与的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了,这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后我国舞台艺术史上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前两部作品,在最后的演出人名表中凝聚成四个字——集体创作。《东方红》的总导演更是敬爱的周总理。而张继钢则是以艺术家身份担任了《复兴之路》的总导演。一方面,《复兴之路》在内容选材上完全遵照中央关于“三次革命”169年的历史发展的重要论述,进行整体的谋篇布局。另一方面,在自始至终的创作过程当中,创作团队也拥有充足的创作自由,主创核心要做的就是在“如何创作”上下功夫,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剧场多媒体手段,充分挖掘进行事件叙述和情感表现的各种可能性。也正因为此,《复兴之路》的“仪式感”和“观赏性”是共存互生的。
今年也是中国舞蹈家协会成立60周年。为进一步发挥舞蹈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向祖国汇报、向国庆献礼”的重大主题活动,第三届中国舞蹈节于11月在北京隆重开幕。本届舞蹈节以“礼赞祖国、讴歌时代”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包括“一台精品晚会、一场纪念大会、一届发展论坛、一次图片展览”。其中舞蹈精品晚会《舞动中国》于11月28日晚在人民大会堂推出。晚会组织了全国当代著名舞蹈家,汇集当代舞蹈精品,以德艺双馨的时代风貌,选拔60年来创作的优秀舞蹈舞剧精品,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舞蹈剧目创作与表演人才双优成果。大会还表彰了白淑湘、刀美兰、舒巧、陈爱莲等数百位成就卓越的老艺术家,和张继纲、陈维亚、杨丽萍等贡献突出的中青年舞蹈工作者。其中,贾作光、盛婕、梁伦、彭松荣获首次颁发的中国舞蹈界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奖。
可以说,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复兴之路》是舞蹈人参与的“集体创作”,我们也看到了在日益宽松的创作氛围中增加了个体本位的路径,增加了艺术家个人选择的权利。而舞蹈界业内的《舞动中国》则反映了舞蹈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家群体60年来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共振的步伐。中国舞蹈界虽然没有处于文化的风头浪尖,起到引领的作用,但发展的跌宕起伏一直紧跟社会文化主流的步伐,与政治文化脉动产生着共振。
2 政府让舞蹈走进民众的举措
2009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平台了解一下今年舞蹈事业在政府支持下的发展。
其一,搭建国家级的舞蹈政府奖赛事平台。作为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的组成部分,全国舞蹈比赛是我国舞蹈艺术专业领域政府组织的最高赛事。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决赛于11月15日至20日在湖北武汉举行,自1980年创办以来,全国舞蹈比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自2007年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后,该赛事规范为两年一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地区第一次派出选手参加了今年的全国舞蹈比赛,其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舞蹈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承办方还实行了“文化惠民”政策,使更多喜爱舞蹈的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能够轻松方便地欣赏到舞蹈艺术。
其二,在政府和民间团体的支持下,搭建全球性的舞蹈平台,开发高质量的艺术节目和新项目,比如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资助的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局改变了以往直接资助扶持文化单位的做法,更多地借助于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的作用,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第七届演出季于10月30日开幕,突出了“经典—融合”的主题。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来自英国、德国、韩国、美国、西班牙、挪威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和内地的众多艺术家带来了20台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中外戏剧、舞蹈精品。9台风格迥异的舞蹈精品陆续亮相,如世界舞坛旗舰名团——美国芭蕾舞剧院(ABT)带来的《堂吉珂德》和《当代芭蕾集锦》,由享誉国际的台湾舞蹈编导大师林怀民率“云门舞集”演绎的以书法为灵感创作的《行草》等。
其三,军队系统的优秀舞蹈作品面向普通大众。全军文艺会演自1952年开始举办,是军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艺盛会。今年5月至10月举行了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全军和武警部队共推出49台节(剧)目,各类演出场次超过1000场。会演评出了27台优秀节(剧)目,还有一大批节目和创作表演人员分获各单项奖。参演作品中既有革命历史题材,也有现实军事题材,既体现了以军事题材为主的导向,也有对广阔社会生活和悠久传统文化的反映。可以说,五年一届的全军文艺会演也是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一个重要的平台。5年前,总政宣传部选调了11台剧目进京参加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优秀节剧目展演,面向社会大众公开售票,吸引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观看,获得极大的成功。今年,总政宣传部和国家大剧院共同承办了此次展演活动,不过,此次展演中,舞蹈节目并不是主角。
二
1 舞蹈的行业管理平台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之后,行业协会的重要性空前突出,舞蹈行业协会也要进行重要的角色转化。中国舞蹈家协会正逐步由“专家协会”向“行业协会”转变,由研究型向功能型转变,加强行业自律,保护行业利益,获得社会认同。
其一,2007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启动并实施,这是舞蹈人参与社会的一件“实事”,它不仅配合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更为重要的是从该项目的酝酿、构想、策划、实施都体现出一种实干精神,而这种“素质教育应倾斜广大农村”的精神正源自于“缩小城乡孩子差距”,“平等社会权利”的理念。项目至今,已普及全国近29个省市,举办了数百个教师培训班,培养农村教师近5000人,在4000多所农村小学开展了少儿舞蹈美育素质教育,工程惠及数千万的农村少年儿童。
2009年7月25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向祖国汇报—全国新农村少儿舞蹈展演”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是“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实施3年来所取得的一定成效的展示,展现了新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快乐的精神风貌,体现美育教育对新农村少年儿童文明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时值我们伟大的祖国60华诞之际,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云南彝族、吉林延边朝鲜族等十余个民族,370多名农村的孩子齐集北京,他们充满了热情,要为祖国献上最美好的祝福!
与此同时,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讴歌美好的和谐生活,社教委还承办了2009年“小荷风采”(教学成果专场)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活动。
其二,2007年中国舞蹈家协会社会舞蹈教育委员会成立,正式启动了中国舞蹈行业管理,今年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国舞协在塑造行业协会身份方面做出了表率,体现了“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行业协会功能。目前,中国舞蹈家协会注册舞蹈教师人数已近万人,成为了目前舞蹈界最大的群众组织。这是舞协进行行业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加强了社教委的行业影响力。这一举措广泛团结了社会各阶层舞蹈教育工作者,组织力量编创教材,制定培训标准,为社会力量舞蹈培训提供监督和指导,提高了社会舞蹈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据悉,中国舞协社教委“社区舞蹈”项目已于11月2日正式启动,将会有一批年轻的专业舞蹈工作者针对社区群众编创以健康为理念的舞蹈,进而推动全国性的社区舞蹈展赛活动。
2 职业创作演出的市场推进
其一,“桃李杯”推出公益演出(走出“象牙塔”,愉悦百姓家)。“桃李杯”舞蹈比赛是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内级别最高的青少年舞蹈比赛,也是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的重要奖项。该项赛事自1985年由北京舞蹈学院发起首届至今,始终本着检阅我国舞蹈教学成果,总结舞蹈教学及创作经验,提高舞蹈教学素质和表演水平,繁荣舞蹈剧目创作,发现选拔优秀舞蹈人才的宗旨,成功举办了八届。由沈阳音乐学院主办的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在继承历届“桃李杯”精神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创新,不仅有了主题歌《舞之谣》,还凸显东北特色、体现乐舞结合,其创新举措还有于8月22、23日在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音乐剧场,部分参赛选手为沈阳市民进行了义演,让市民们欣赏到了中国高水平的舞蹈艺术,也进一步扩大了“桃李杯”这个舞蹈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
其二,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成果面向社会公演。自今年3月大型中国古典舞剧《铜雀伎》在保利剧院推出,就拉开了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成果系列展演的序幕。该系列活动也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及北京舞蹈学院建校55周年的献礼。这一系列演出还包括大型古典芭蕾舞剧《堂吉珂德》、国标舞剧《长恨歌》、民间舞剧《第五朵金花》、音乐剧《英雄》、中国舞剧《洛神赋》、古典舞剧《粉墨》,以及当代舞蹈《舞动无界》等。每一部作品在业界都引起了较大的影响,甚至争议。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舞动无界”(DANCECROSS)这个国际性的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项目,该项目以“起舞于动荡世界”为创作主题,触及今天跨越国界的各种严峻挑战的话题:世界气候变暖、复杂的全球化、金融危机、病毒传染等等。体现出舞蹈人公民文化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人类意识。也让我们对舞蹈“现代性”的判定跳脱“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思维模式。
其三,民营舞团的市场开拓。在选择自身的艺术道路时,编导们获得了“以个体为本位”的发展路径,他们自由地做他们认为合适的角色,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作为一个新生的民营舞蹈团体,以及中国第一个以创作和发展当代芭蕾舞蹈艺术为己任的团体,2009年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已经成立一周年,一年中,舞团得到了文化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与关爱,让舞团得以在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状态中健康发展。在团长兼艺术总监王媛媛女士的带领下,从《空间日记》到《惊梦》,从《霾》到《棱镜》,再到被纳入到第七届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的周年纪念演出,正是舞蹈本身创作的能量赋予了舞团成长的力量,赋予了舞团面对未来时的信心与希望。
民营现代舞团近年发展较好的首推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北京雷动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设的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以下简称雷动天下),由曹诚渊和李捍忠先生携手创办,曹诚渊担任舞团总监及艺术总监,李捍忠出任执行艺术总监。舞团现有一团和二团,分别成立于2005年9月和2009年6月。演员均来自中国各地,拥有精湛的舞蹈技术、优秀的创作才华和对艺术尊重且执著的工作态度。
2009年4月15至19日,由雷动天下现代舞团主办的“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在东方先锋剧场隆重拉开帷幕。这是雷动天下继2008年5月成功举办“首届天桥剧场国际现代舞展演周”之后的又一舞蹈盛事。这个“体制外舞团”搭建起来的现代舞演出平台不仅有国际声誉的舞蹈家邢亮、赵明及台北越界舞团的精彩演出和参演作品;更有来自全国一线院团、高校及各地极具活力的团队,如:北京战友文工团、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北京“陶身体剧场”、“蓬莱舞社”、“饭剧场”、广西“点点走廊”和“青谷舞社”、山东“凌云焰身体影像实验室”等等。“雷动”希望在充分展示其个性的同时,更强调现代舞自由、开放的精神实质。通过相互间良好、友善的交流演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演出周一如既往地贯彻了雷动天下“平民化”的票价政策:普通票价每场80元/学生票每场40元。希望通过合理的票价,让更多的观众能愉快地走进剧场,尽享来自全国30多个团队,5场各具特色的舞蹈盛宴。今年雷动天下还在北京推出了旧作《一桌N椅》,以及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专业现代舞者现已经旅居美国的马守则合作的新作《芸生》等。
可以说,在“一体多元”、“多元共生”、“尊重差异”的多样的艺术表达汇成了丰富的公民意识。今天每个舞蹈人都参与其中,见证历史。
3 非职业和职业的创作演出互动
200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地方政府搭建着中国舞蹈界最具影响力的演出平台,打通了职业与非职业的界限,更打破了舞蹈人与普通大众的界限。
其一,中国舞协打造行业平台。中国舞蹈行业大奖——专业性的“荷花奖”各专项大奖影响扩大。1998年首届“荷花奖”的设立,成就了中国舞蹈界具有权威性的专业舞蹈评奖活动。迄今,“荷花奖”评奖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目前“荷花奖”已经成功地设置了专项赛制,舞蹈比赛原则上每两年举办一次,舞剧、舞蹈诗比赛每三年举办一次。自2005年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起,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决定将其中的“民族民间舞评奖”部分独立举办,并与贵阳签订了在贵州连续举办五届的协议。2009年9月23日至28日,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在贵阳举行,整个活动已步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良性的市场运作并行发展的轨道。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参与决赛的是来自19个省、区、市,涉及18个民族的43个作品。另外,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奖已于12月7日-17日在上海举行。舞剧舞蹈诗比赛是中国舞蹈“荷花奖”核心性的重要评奖项目,自举办以来已推出了以《云南映象》、《风中少林》、《妈勒访天边》、《闪闪的红星》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品,见证了杨丽萍、赵明、丁伟等优秀的跨世纪中青年舞蹈家群体的崛起,推出了刘震、杨云涛、武巍峰等一批表现力强、颇具才华的青年舞蹈家。入围本届比赛的舞蹈诗有上海歌舞团以长征为背景的《天边的红云》、四川音乐学院以“5·12”地震为题材的《震撼》和空政文工团以雾、霞、风、云、雷、雨等为艺术形象创作的《我们的天空》,舞剧有贵州省歌舞团以贵州古老的傩文化、侗族音乐文化等原生态艺术为素材的《天蝉地傩》、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的《牡丹亭》和内蒙古锡盟民族歌舞团的《草原记忆》等。在这些作品中,现实题材、革命题材、注重对人性开掘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它们代表了近两年来中国舞剧舞蹈诗创作的最高成就。经过10天的角逐,舞蹈诗金奖最终被上海本土剧作《天边的红云》夺得;舞剧金奖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牡丹亭》摘得。对于评选结果,作品是否“人性化”是众多评委关心的话题之一。
中国舞蹈家协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先后成功举办过“中国秧歌节”、“安徽花鼓灯歌舞艺术节”、“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比赛”等诸多民间歌舞赛事,在弘扬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除了第七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之外,2009年5月21-23日,“中国江南文化节江南舞蹈比赛”在江苏常熟市举行,促进了全国舞蹈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009年9月,还举办了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暨“全国土家族、苗族民间歌舞展演”活动。
中国舞协还搭建了“非职业”舞蹈展赛的平台。2008年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首次设立“校园舞蹈大赛暨首届全国青年舞蹈节”。而今年颇为让人关注的就是第五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本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分两个展区举行,地点分别是首都北京和少儿舞蹈活动开展十分活跃的安徽淮南。
其二,创办于2000年的央视舞蹈大赛以强势传媒与舞蹈艺术的“热烈对话”,对推动舞蹈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从第四届比赛开始,突出了群众的参与性,职业和非职业舞蹈选手、军队和地方的舞者、港澳台及海外舞者不限年龄和专业均可参赛。10月30日至11月7日,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展开角逐,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在晚间黄金时间全程直播了决赛和颁奖晚会实况。大赛决赛共9场,其中专场包括群文舞蹈、少儿舞蹈、街舞、国际标准舞4个项目;综合场包括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当代舞。由于央视不容置疑的特殊地位,电视舞蹈大赛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示范性意义。这个示范性不仅影响着舞蹈创作的走向,也引领着中国观众的审美倾向。因此为了提高“收视率”,一些做法可能给观众带来一定程度的误导,尤其是在“舞蹈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舞蹈的再现性与表现性的关系”等方面。不过,我们不太可能要求商业性极强的电视台承载这样的艺术使命,因此,中国需要更多的舞台演出平台来推广多元化的舞蹈艺术。
其三,贵州卫视积极推动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为草根民众搭建了舞蹈的平台。今年夏天贵州卫视主办了两场颇具影响力的赛事。分别是“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民族民间舞·原生态舞专项赛”和“2009多彩贵州舞蹈大赛·电视舞蹈新人选拔赛”。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舞艺超群电视舞蹈新人选拔赛”。这项赛事虽然是脱胎自美国的舞蹈热门选秀节目《舞林争霸》(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不过,仍然不妨碍它的精彩!“舞艺超群”总体看来有几个特点:1、跨界的态度,在这里没有职业与非职业的界限,也没有舞种的限制,提升了专业舞蹈界与普通民众的亲和力;2、常变常新,赛制处于动态变化中,强化了舞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表演能力和应变能力;3、在娱乐中传播舞蹈文化;4、贴近大众的草根精神。贵州卫视虽然第一次举办类似的节目,而且也是借鉴国外同类型的舞蹈选秀模式,但这个节目不同于东方卫视《舞林大会》,没有让舞蹈成为陪衬明星的调味品,而是真正赋予舞蹈人自身以平台,并让这个平台在普通民众中扎根,提升了舞蹈的社会影响力。
三
90年代中后期,通俗艺术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带动了“文化市场”意识的开掘。不过那时舞界人士在如何认识“舞蹈产业化”的问题上还存在空白或误区。而在21世纪初,中国舞蹈无疑将告别过去舞蹈的一体化模式,向新世纪多元化的市场模式转型。舞蹈市场化的发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舞蹈市场的认同;其二,对“市场化”的思考引起了编导编创手法变革。市场的变化影响着艺术家的表达,使得他们要建构新的民族想象,或是要建构具有大众文化品质的中国舞蹈,也就是要创作出“好看、流行、现代、国际化”的舞剧。近年,中国舞蹈市场化运作初见成效。
比如将自己定位于“走出去”的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主打的“上海舞剧”品牌——《霸王别姬》、《红楼梦》、《天鹅湖》(杂技版)等就是代表。今年年底,除了继续在国内巡演《天鹅湖》之外,该公司正以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与国际投资商、制作商、运营商联合打造新剧目。不过,这种把舞剧当作“大众文化”来操作的商业思路,不能完全代表中国舞剧的艺术水平。另外,本届“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奖首次将实景表演纳入了评奖范畴,北京世纪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欢乐谷分公司选送的大型舞蹈诗剧《金面王朝》获得评委会特别奖、实景类表演第一名,也显示出了对大众文化舞蹈市场的认可。
近年来,我国舞蹈创作和表演事业开始蓬勃发展,新作品不断在演出市场问世,也为演出市场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舞蹈重创作轻演出,不是为演出而创作,反倒经常是为创作而演出。而演出地点通常就只是一个演出场地的概念。那种有创作无演出、有大奖无大众的弊病,应该说是忽略演出和市场环节的结果。
栏目策划:唐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