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分析论文_罗加兰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分析论文_罗加兰

(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中心小学,广西 崇左 532203)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生活资源则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扩展。当下,随着数学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生活化教学走进了学生的视野,极大的丰富其数学学习过程。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作用如何?如何才能把生活化教学引入小学数学教育中?是其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据此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一种数学教学方式,同时,其拥有的教学资源(例如生活故事)也是对原有数学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并且具备一定的情景创设基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如何应用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予以更正。

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1、利用手段单一

当前,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手段可以说十分单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千篇一律的利用手段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生活化教学的原有兴趣,第二个问题是单调重复的利用手段很容易让教师的教学工作陷入一种“重复、低效”的状态中。

2、数学应用率低

当前,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率也非常低,除了在纯粹的知识教学阶段利用它之外,已鲜有利用之处,这使得生活化教学的教学价值大大折扣。有些教师甚至根本不会利用生活化教学,转而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极大的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以小学《数字学习》为例

(一)引入动画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台词简单,剧情易懂

台词简单,剧情易懂的文章能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数字故事《熊猫妈妈》中的台词,基本每一个小学生都能顺畅的读下来,而且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可以理解90%以上,因此不存在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而且《熊猫妈妈》的剧情非常简单,就是熊猫妈妈教给熊猫宝宝1234歌的故事,生活化教学气息非常浓厚,学生非常容易理解。

2、风格生动活泼,想象力丰富

儿童的世界是干净而纯粹的,生动活泼的画面勾画出绚丽多彩的想象世界,会极大的激发其学习兴趣。统观《熊猫妈妈》,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故事是从小熊猫的视角来写的,里面的对话方式也符合儿童和妈妈的说话习惯,使其读来饶有趣味,同时,画面中小熊猫和数字宝宝一起跳舞的画面也给了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他们可以想象在生活中和妈妈一起玩耍的快乐,学生一边看一边想象,就很容易做到心随意动,学习兴趣也越来越强。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1、直观性强,便于学生学习知识

直观性强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情境中的数学知识,从而便于其学习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能给予学生直观视觉冲击的生活场景(例如超市买东西、测身高、量体重等包含数字的常见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此情景中不断的见到不同的数字,反反复复之中,学生能记住这个生活场景,也就能在无形中记忆了数字的形态特点,积累了丰富的数字知识。

2、开放性强,便于学生发挥想象力

开放性强的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对生活场景的内容进行一种合理的“补想”。例如在“测身高”生活场景中,主体只有简单的人,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将场景稍作变形,学生就可以想象“给大象测身高”“给小狗测身高”等较为有趣的生活场景,这种带有开放性特点的生活情境最容易让学生展开联想,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增强生活情境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三)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1、增强教师的生活化教学能力

首先,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主体和核心都是学生,所以教师需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切实增强自身的引导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从而为生活化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生活化教学应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一方面是为串联教学知识,使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另一方面是便于教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例如创设教学情景、组织游戏活动等等,所以教师应增强把控教学节奏的能力,能够在各个环节中融入生活化教学,为教学过程增添活力。

2、丰富生活化教学资源

教师应增强筛选、使用、编辑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能力,一方面是熟练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整合和筛选方法,从而让生活化教学资源更好的为教学内容服务,另一方面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个人爱好选择最适合他们的生活化教学资源,实现因材施教。

首先,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拓展生活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到和妈妈聊天、买东西、测身高等事情,它们本身可以作为生活化教学资源,也能通过它们寻找更多的生活化教学资源。

其次,教师通过小组合作拓展生活化教学资源,例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全班学生4人一组编排一个数字故事,将之写成剧本并在全班进行表演,通过学生探究的方式拓展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更充满童心童趣,学生也更易接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作为启迪小学生智慧和情感的数学教学方法,其作用非常明显,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并创新拓展方法,改变利用手段单一、数学应用率低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可以徜徉于生活情境当中,丰富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能力。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有关生活化教学的更多研究还需要各位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熊晶.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13-16.

[2]张静华.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6(4):144-145.

[3]仁青彭措.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7):132-133.

[4]农大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7(15):150-151.

[5]朱本艳,刘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研究[J].神州,2016(24):100-101.

论文作者:罗加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分析论文_罗加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