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教育的历程与走向纵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程论文,走向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0)02—0091—04
站在世纪之交,试问教育向何处去?对此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鲁迅先生讲:“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注:《鲁迅全集》(第四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525页。)作为教育研究者, 我们由此受到启发: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人类教育在20世纪的历程轨迹,从而推测其在21世纪的走向。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大飞跃的时代。不仅生产力爆发了两次工业技术革命,而且生产关系、国际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与之相适应,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教育也不断地进行重大调整与改革。纵观20世纪,人类教育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革。
一、教育民主化运动
在19—20世纪之交,是世纪转换时期,也是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时期。就经济而言,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已经完成,以电动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开始兴起,把人类带入电气化时代,要求有比蒸汽机时代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人才。就政治而言,在西方,欧美资产阶级所谓的民主政治几经波折终于成型,需要向深层次发展;在东方,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推翻沙皇,建立苏维埃政权。尽管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等封建独裁的逆流在某些国家某些地区潜滋暗长并渐至疯狂,但是社会民主化是这一时代主要趋势。社会转型必然带来教育变革,同时也需要教育变革予以支持,于是教育民主化运动从西方到东方渐次兴起。
西欧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文化传统深厚,所以它的教育变革往往是以推陈出新的形式出现的。1889年,塞塞尔·雷迪(Cecil Reddie,1958—1932)博士在英国德比郡(Derby Shire )创办阿博茨霍姆学校(Abbotsholme School),自称是有别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 NewSchool),自此,“新学校运动”或曰“新教育运动”在英伦三岛及欧洲大陆次第兴起。新教育运动强调主体创新精神和社会合作性的培养,是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又一次教育思想革新运动,同时也是以新学校的创建或者是以旧学校的革新为依托进行新的教育思想实验与探索的运动。
此时的美国,经历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开发西部的经济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建立起来并得到巩固,刚刚跃居于世界列强之首。为了对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进行“美国化”改造和对有法西斯倾向的三K党和原教旨主义进行有效抵制, 资本主义民主化程度有必要进一步提高。1883年,帕克(F.W.Parker,1837—1902)校长在芝加哥市库克县师范学校进行教育实验,标志着旨在塑造具有美国民主素质的公民的进步教育运动应运而生。美国进步教育的理念,正如其精神领袖杜威(J.Dewey,1859—1952)指出的“教育即生长, 即生活,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学生“从做中学”。进步教育运动对解决美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是美国教育形成自己特色的标志。
如果说西欧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是与社会改良同步的教育改良的话,那么可以说,中国和俄国的教育民主化运动是与社会民主革命同步的教育革命。
辛亥革命一成功,孙中山先生力图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教育进行资产阶级民主化改造,我们可称之为教育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其特征可用蔡元培先生1912年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精神来概括,即教育要“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五育并举”(注:参见王炳照、郭齐家等编:《中国简明教育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92页。)。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教育由旧民主主义教育革命向新民主主义教育革命转变。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实质,就是周恩来所指出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注:参见《周恩来教育文选》〔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新旧两次民主化教育革命成果丰硕,使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中国教育逐步走上现代化之路。
苏联革命一成功即进行疾风骤雨般的无产阶级教育民主化革命,如消灭旧教育双轨制、等级性、宗教性、男女不平等、民族歧视等丑陋本质,实行民主化、非宗教化的国民教育原则,建立面向所有劳动人民子弟的新的学校制度——统一劳动学校,高等学府向工农开门,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进行以电气化为主导的综合技术教育等等,总之,是最大规模地培养劳动人民的有文化、有技术、有觉悟的各种层次的革命和技术人才,为战胜外国武装干涉,为卫国战争的胜利、为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无论改良还是革命,无论是资产阶级性质还是无产阶级性质,这次教育民主化运动并非孤立发生,而是相互沟通、相互激荡、相互促进,交汇成历时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性的教育革新浪潮。这次教育运动对教育寄予很大的社会希望,如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讲:“教育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注:伯特兰·罗素著,靳建国译,《教育论》〔M〕,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第44页。); 高度重视儿童的教育地位,如爱伦·凯(Ellen Key,1849—1926)讲:“20 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注:(瑞典)爱伦·凯著,沈泽民译,《儿童的教育》〔M〕,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85页。),杜威讲:“现在, 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注: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在这种教育观和儿童观的指导下,这次教育民主化运动重视教育机会平等,如苏联重视扫盲和普及教育,中国开展平民教育运动,英国等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人人享受中等教育机会的口号。同时重视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尊重儿童个性,让儿童个性能够自然和自由地成长;尊重儿童的创造天性,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培养儿童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注意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协作精神的培养,等等。为此创造了许多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如西欧新学校的“小共和国”办学模式和“读书·生活·创新”教学模式、(注:这是笔者在参与吴式颖教授主编的《外国教育通史》时,研究西欧新教育运动所获的体会,请方家指教。)美国进步学校“学校即社会”办学模式和“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中国的晓庄师范学校和育才学校“社会即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苏联“统一劳动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综合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等等。
二、教育科学化运动
二战一结束,冷战即开始。以苏联、美国为核心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此时,正值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兴起,人类进入以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等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显示。世界竞争集中体现于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竞争直接导致以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为目的的科学教育竞争。苏联自20世纪30年代尤其是卫国战争结束之后,一直就重视基础知识尤其是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而美国因长期受实用主义影响,盲目强调“从做中学”,轻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所以,就科学教育质量而言苏联比美国略高一筹。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大大震动美国。调查之后,美国人惊呼:苏联卫星上天对美国科技界不亚于一场珍珠港事件:“俄国的教室和图书室、实验室和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威胁可能比氢弹还要厉害!”(注:转引自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外国教育》〔J〕,1980年第5期,第25页。)美国即于1958年9月颁布《国防教育法》,宣布联邦政府增拨巨款,加强以外语、 数学和自然科学“新三艺”为主体的课程改革,训练人才,欲通过此法律来大大地加强美国的教育制度,使之能满足国家基本安全所提出的要求。科学教育运动就此拉开序幕。美国许多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积极投身于这场运动。
美国政治家、科学家科南特(J.B.Conant,1893—1978 )基于实地调查,分别于1959年和1963年就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提出改革建议:扩大与加强综合中学,加强对所有学生的基本文化课程教学,遴选出具有文理学术性天赋的青少年,对其进行天才教育;加强师范教育的学术性课程,师范学院应与大学取得更加密切的联系,加强大学培养教师的责任,加强教学实习和在职教师培训。美国结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J.Brunner)于1959年主持召开著名的伍兹霍尔会议,并发表教育著作《教育过程》,强调不仅培养分析思维能力,而且要培养直觉思维能力,为此,必须编写以知识结构为中心且遵循学生心理螺旋发展的螺旋式教材,教学法必须采取发现法,以使学生尝到“发现”的乐趣,调动内在的学习动机。1960年开始,美国加紧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工作。1969年阿波罗号宇航员登上月球,美国人认为是美国科学教育运动取得了成效。
美国教育的一举一动时刻受到苏联的关注。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出版就首先在苏联得到翻译。不仅如此,苏联早就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赞可夫(1901—1977)从1957年开始主持长期大规模的“小学教学新体系”实验,提出包括促进心理发展在内的智力和能力的“一般发展”概念,并归纳了五条新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原则。此外,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在有关学龄初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智力加速器计划”;加理培林和塔雷金纳在对智力动作形成阶段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对学习过程进行有目的最优控制程序教学和揭示学生学习动作的逻辑、训练学生思维逻辑的算法化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开展关于促使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总体改革试点;巴班斯基在顿河—罗斯托夫创造的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等等。
美苏两国教育科研可谓百家争鸣。总的看来一是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潜力及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可能性;二是探求如何利用基础知识尤其是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美苏两国具有竞争性的教育科学化运动迅速产生连锁反应,英、法、德、日、以色列等许多国家也都争先恐后地进行教育科学化改革,从而形成世界性的教育科学化潮流。
三、教育终身化运动
如果说前两次教育改革是在个别国家兴起而后波及世界的话,那么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终身教育运动则是由国际教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国际教育委员会,其任务是提交一份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制定教育政策时参考。该委员会从1971年3月开始工作,在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对23 个国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充分引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5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并研究了70多篇有关世界教育形势与改革论文,于1972年5 月写出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学会生存》认为,当今人类个体生存受到三个方面的挑战。其一是知识爆炸,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更新周期比学制还短,人们在学校学的知识是再不可能终身受用了;其二是技术革命频繁,造成大批旧行业的衰落和大批新行业的兴起,这就迫使工人从一个行业向另一个行业流动;其三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能同步发展,人们普遍感到失落、空虚和痛苦。为迎接挑战,必须进行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概念主要包括时空两方面的涵义,从时间角度上来看,教育应贯彻于人的一生。从空间上来看未来社会应该是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主张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的因素来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将学校教育的积极因素更自觉地渗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至于在规划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更多更自觉地考虑到教育的需要而使社会教育化,形成一个以高度发展的学校教育系统为中心,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教育网络。简而言之,终身教育是时时受教育,处处有教育。
这一思想一提出,就对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愈来愈深刻的影响,日本、法国、瑞士、荷兰等已经用立法形式规定终身教育理论为本国当前和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并且正在构建大教育体系—“学习化社会”或“学生国”。
四、教育国际化运动
教育国际化是与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相反的概念,强调教育的国际主义的价值观和全球全人类意识。作为一场运动,在教育民主化运动时即有萌芽,二战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它国际间教育组织的成立为其在组织上提供了保证。20世纪9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自觉发展,洪波浪起。里程碑是1989年11—12月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关于21世纪可预见的需求对当今教育质量的要求国际专题会议和圆桌会议。”这是教科文组织第一次以21世纪教育为主题召开的较高级别的国际研讨会。会议由经济界、科技界、政治界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与教育界对话,对未来教育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该会议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及未来的教育所面临的背景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的。其一,新科技革命步伐加快,要求不断更新的教育体制给予支持;其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经济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之上,教育普遍受到空前的关注;同时国际经济格局的地区化、一体化趋势要求国际间教育更要加强交流与联系;其三,生态危机威胁着地球及整个人类的生存,未来的人们应该把他们的第一忠诚献给地球生态环境;其四,工业化导致许多地方传统家庭的结束和使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唯利是图、损人利已,道德世界需要重建;其五,东西方冷战结束,可能导致20世纪90年代成为增强合作和非军事化的十年。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全球加强合作来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担负着促进个体人的形成和整个人类进步重任的教育该怎么办?
这次会议的报告确定这样的主题“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会议报告指出:“21世纪的教育哲学观需要强调对全球合作精神的承诺”(注:国家教委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论文集》〔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理想的教育体制要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成为在21世纪创造一个更平等、更加公正和能更好生活的世界的积极参与者。”(注:国家教委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论文集》〔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第19页。)为此,教育者和受教育都应该具有关心的价值观,这种关心具体表现在: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它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注:国家教委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论文集》〔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第19 —20页。)就知识观而言,不仅重视西方理性主义的知识观, 而且要关心长期被忽视的非西方的价值观尤其是东方直觉主义的知识观;不仅关心继承而且关心创新。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不仅关心人类利益而且关心自然生态利益,“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应受重视。就人与人而言,不仅要关心自己而且要关心他人,“和为贵”的价值观应受重视。据此,教育体系的重心必须转移: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的革新精神;从促进竞争转变到促进合作;从民族的、狭隘的观点和忠诚转变为全球的观点和忠诚;从强调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到为公众利益而学习(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自北京会议以来,一个以“学会关心”为价值观的教育革新浪潮在全球方兴未艾。
若把教育比作时代的交响乐,那么四次教育运动是教育在20世纪不同时期的主旋律;若把教育比作时代的奔马,那么四次教育运动是在不同时期起跑的奔马。若问,未来教育的图景如何呢?从20世纪教育历程所勾勒的轨迹我们可以推测:未来的教育将可能呈现出教育科学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和教育国际化“四音齐奏”、“驷马并驱”的壮观景象。当然,这四个方面将会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增加具体内容,将会呈现符合时代精神的具体特点。
〔收稿日期〕20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