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后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发展方向_医疗保险论文

论改革后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发展方向_医疗保险论文

论医改后高校学生医疗保障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方向论文,医改论文,高校学生论文,医疗保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高等院校(以下简称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基数增大,学生中发生意外伤亡或严重疾病是高校中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每一次这类事件发生,总能看到学校师生自发地募捐,或者通过媒体向社会求助。这种爱心救助诚然令人感动,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缺乏可供操作的有效机制和可靠的制度保障。建立一套完善、及时的医疗保障机制,以保证高校学生在患重病或受到意外伤害后,能够有足够的费用,得到及时的治疗,是摆在高校学生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1 我国高校学生医疗保障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高校普遍采用公费医疗加商业健康保险的模式来解决学生意外伤害与健康的经济补偿需求。

1.1 公费医疗

全日制国家统招计划内的大学生、研究生公费医疗实行属地管理,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统筹拨付,财政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实行定额拨款,每人每年约60元(各地标准不一),学生在生病或发生意外伤害之后,先到校医院就医,门诊基本用药由校医院提供,学生自付比例在10%左右,各学校具体规定略有不同。如果学生的病情校医院处理不了,经过校医院的转诊,可到学校规定的定点医院治疗。据调查,多数学生对校医院不满意,主要是药品疗效不佳,医生技术偏低,医疗质量差,还出现学生医疗费用超支、公费不足的情况,比如,北京市政府规定每一个大学生每年报销66元,而实际上平均每人每年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为120~130元。如果学生患上了类似白血病这样的大病,仅靠公费医疗基金和高校补助是无法承担的。

1.2 商业健康保险

为支付意外伤害和住院大额费用,各高校积极倡导学生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以武汉市各高校为例,高校学生商业健康保险名称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健康平安保险(以下简称高校学生健康平安保险),含住院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2部分。

1.2.1 被保人。所有在高校注册、身体健康的学生均可自愿参加。在高校的积极倡导和保险公司的宣传下,80%以上的学生购买了高校学生健康平安保险。

1.2.2 保险范围。意外伤害保险部分,因意外伤害造成的残疾或死亡;住院医疗保险部分,遭受意外伤害或者保单生效之日起90日后因疾病住院治疗所支付的药费、手术费、检查费、治疗费等。

1.2.3 保险期限。根据学生生活的特点,高校学生健康平安保险都是定期保险,保险期限为1年,保单可续保,续保不需体检。为简化手续,可3年、4年或5年一次性缴费,在新生入校注册时1次缴清,保费由学生自付。

1.2.4 保险给付。学生因病住院的医疗费(如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手术费等)由保险公司根据规定赔付,一般规定一定的免赔额,免赔额以上的部分,由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共同分担,按分级累进、按比例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赔付比例为50%~90%,最高住院医疗保险金为6万元。保险公司不给付的医疗费再由学校补贴一定比例,学生个人承担剩余部分,学校的补贴通常不超过学生在校期间的平均奖学金数。

这种公费医疗加高校学生健康平安保险的模式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看病就医的需要,但存在3方面的问题:第一,少部分学生缺乏保险观念,不了解自己周围的风险,没有投保,也就得不到商业保险的保护;第二,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没有解决,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和完成学业,加重了学校的医疗费负担。第三,保险理赔时间长,保险金事后支付。常出现被保险人因支付不起医疗费而影响治疗,保险公司“雨后送伞”的情况。

2 美、德2国高校学生医疗保障的现状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美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始于1965年的《老年医疗保险法》,距今有40年的历史,两国的医疗保障体系非常有特色,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2.1 美国的医疗保险背景与高校学生医疗保障现状

崇尚自由竞争的美国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法律法规并监督执行。政府仅负担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障,他们是65岁以上的老人、低收入者和残疾人、少数民族,除此之外的大多数公民都享受不到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只能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美国注册在校的高校学生自愿参加医疗保险,学生的被抚养人也可自愿投保;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与健康保险的保险范围十分广泛,通常包括:因意外事故导致的伤亡、意外事故或疾病医疗费、定额给付的住院医疗费、门诊医疗费、精神病治疗费、生育费等,疾病覆盖面很广;保险期限一般是1学年或1学期,保单不可续保,如需继续投保需重新办理包括体检在内的各项手续;保费支付方式有年付、半年付及月付3种;保险公司提供一定优惠鼓励被保险人到有协议的医生诊所或医院就诊,协议的医生诊所或医院向被保险人提供费用打折的医疗服务。保险公司在赔付保险金时根据就诊医院规定不同的免赔额和个人自付比例[1]。

2.2 德国的医疗保障背景与高校学生医疗保障现状

德国的医疗保障主要由2部分组成: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低收入者必须参加法定医疗保险,这部分人约占总人口的90%,包括:月工资在3500欧元以下的工人和雇员等,没有工作的家属、子女可以随有工作的家长一方入险。超过这个限度的高收入者,可以自己选择是参加私人医疗保险,还是法定医疗保险。

所有在德国大学就读的学生,必须参加法定医疗保险,否则,不能在德国大学注册。学生向保险公司投保后,保险公司会出具证明,凭此证明可去大学注册,并给投保者2本就诊券,一本是牙科就诊券;另一本是其他各科就诊券。每次就诊前撕下1张,填写并签字以后交给医生,投保者可自由选择医疗保险机构许可的医生就诊,不必付挂号费。只有医生认为有必要进医院检查或治疗时病人才能去医院,否则,医院可以不予受理(急诊病人则不受此项限制)。对于“不值钱的药品”,例如感冒药,抗晕车的药品和泻药等,医疗保险机构不承担费用,治疗费医疗保险机构直接支付85%,被保险人自付15%[2]。

美、德2国学生医疗保障虽然形式不同,一个是自愿参加商业保险,一个是必须参加法定医疗保险。但有共同之处:首先,学生的参保率高。德国高校学生须全部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美国由于人们的保险意识非常强,医疗费用支出增长快,所以,学生的参保率是非常高的。其次,学生医疗费的支付手续简便。医疗费的支付是由保险公司或社会保险机构向医院直接支付的,避免了医疗保险“雨后送伞”,重病学生无钱治疗陷入困境的现象。最后,就医选择多样,保费支付方式灵活,保险的保障范围广泛。

3 我国高校学生医疗保险的发展方向

3.1 高校医院社会化,学生医疗商业化

我国目前高校大规模扩招,学校的办学经费投入侧重在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上,相比较投入在学校的后勤部门——校医院的经费较少,导致校医院在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医疗设备、药品购进各方面难以满足师生的需求,在高校教职工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新形势下,教职工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校医院不再是教职工就诊的必选、首选医院。各方面因素促使高校医院必须社会化,参加社会竞争。

校医院不负责学生的公费医疗,学生医疗完全通过商业保险来满足。由学校公开向社会各医院(包括社会化的高校社区医院)和保险公司招标,将每年国家的医疗补助拨款加上学校补贴和学生个人自付3部分购买商业保险,由中标保险公司为学生提供保险,学生患病则直接到中标的社会医院医治、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按比例赔付。保障项目应包括:学生1年定期寿险、学生住院医疗保险和学生重大疾病保险。建立医院和保险公司的电子化网络系统,实现医疗保险和学生重大疾病保险。建立医院和保险公司的电子化网络系统,实现医疗费用结算时,学生支付个人自付部分,其余部分由医院直接与保险公司结算[3]。

学生医疗商业化的关键是参保率高。商业保险是自愿投保,为提高参保率,必须加强学生的保险宣传工作。在新生入校时,通过学校张贴栏、校广播站、在校学生组织“我的身体健康我负责”现场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投保;学生在校时,在全校范围开设“学生安全与医疗保险知识”人文选修课,以课程教育方式普及和强化学生的保险意识。

3.2 高校医院社会化,学生医疗由社会统筹

借鉴同等经济发展程度国家的医疗保险模式,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可进一步扩大到城镇职工及其家庭成员。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水平,将人均GNP 750~2900美元的国家划为下中等收入国家。2001年我国人均GNP为890美元,属下中等收入国家之列。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世界33个下中等收入国家中(不包括我国),有29个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障覆盖雇员及其家庭。我国在社保机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完全有经济实力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高校学生[4]。

高校学生通过有工作的父母一方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将国家目前对学生年拨付医疗费发给学生本人,学生作为雇员投保人所抚养的人一同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享受相同的医疗保险待遇。社会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职工仍按工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缴费,但缴费百分比相应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仍实行目前的“统账结合”方式,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也要适度提高,具体标准则根据各地的经验和统计数据分析确定。每个被保人发1张医疗保险卡,学生与家长投保人的医疗保险卡卡号相同,学生就医持医疗保险卡自由选择到任何一家定点医院看病。这样实现了学生与教职工就医接轨,与我国的医保制度发展接轨[5]。

学生父母没有工作,或家庭困难的学生可申请社会救济金,获得伤残、疾病或照料等特殊生活状况时的补助。社会医疗保险和救助只能保证基本医疗需求。此外,学生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大病医疗,可通过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地市级高校学生医疗互助基金等途径解决。

这2种高校学生医疗保险模式有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可使学校利用社会资源,摆脱了沉重的财政压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方面;学生得到了更好、更专业的医疗服务;社保部门提高了社会保障的整体效益,降低了管理成本。

标签:;  ;  ;  ;  ;  ;  ;  ;  

论改革后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发展方向_医疗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