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晓明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晓明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美术组 253000

美术是一门提高身心修养和陶冶情操的课程,高中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美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逐渐培养高中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喜爱与审美能力,培养高中生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记忆、创造等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标新立异,积极寻找各种新的途径与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行为来源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相同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水平。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课堂是学生习作和能力拓展的阵地,以学生为本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和创作中不断鼓励学生学会动脑、善于动脑;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设想,小心求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使学生在一种形式上联想到很多种方法,一幅画面上产生多种效果。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因为没有想象就无法构思。美术作品表现需要通过想象进行新形象的创造,因此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

五、努力探究指导方法,引发学生创造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上首先自己要有创新思维,只有努力去探究,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造性运用教材。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美术欣赏的广阔天地,可尝试将教材重新进行编排,打破年代,画种,中、外国分类条目的顺序,代之以“主题为主线,比较式”的编排教材,与学生一起来探究各类有趣的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课就可以上得更灵活。

2.精心设计教法。好教材固然重要,好教法更不能缺少,而且要力求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更换各种教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需要,美本身也是人类创造的。如果你有生命,而不能用来创造,这是对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浪费。如果只能欣赏美,而不能创造美,就没有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教师应启发学生多方面的创造活动,注重他们个性的发挥,见仁见智,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允许他们标新立异,促进他们创造思维的成长。

六、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由创作能力

美术单从学科特点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这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美术教师用各种动作和语言符号等为传递创作思想、情感传达的载体,让学生迅速地接受并转换为自身的创作思想,教师对其加以引导。以便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创作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有的学生用新的想法推翻教师的创作思维,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教师千万不要随意地去否定学生的创作思想,反而应该予以支持。学生有问题提出,教师也要进行认真思考之后再进行引导,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课堂自然也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与学,学生也就不存在什么学习压力,课堂气氛和谐了,学生的创作更自由,思维也将得到更大释放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手段、恰当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做,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将枯燥的美术教学变为享受乐趣的美术创作。

论文作者:李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