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技术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之下,土木工程的施工要求也逐渐提高。基于土木工程对混凝土大量使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就在于混凝土结构技术运用。但根据实况分析来看,现代社会各大土木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运用,并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其中依旧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混凝土材料质量、技术不规范、设施问题等等需改善之处。文中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1 导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同期在经济、科学技术、国民文化素质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为了满足人类的住房需要与经济公司的大规模发展,土木工程建筑业也随之进行着变革,一时之间各类各样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与此同时也为土木工程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改进。
2 混凝土的概述
混凝土通常是指利用胶凝材料把收集的材料粘结在一起,用于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复合型材料。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砂石,把水和砂石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经过一定的搅拌之后成型的混凝土。
3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 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控制技术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控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可以提高施工建设的质量,因此需要从以下方面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控制:首先保证混凝土结构中水泥的用量达到工程的标准,因为水泥本身的特殊属性,使其在加水操作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聚集大量的热能,促使温度应力的发生和扩张,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缩减水泥的使用量,并且需要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来降低热量的释放,其次要对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温度控制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更新,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外在因素影响使得混凝土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挑选适宜的温度来进行,还可以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来保证浇筑温度不会出现较大的幅度变化。
3.2 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技术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土木建筑施工中最常发生的问题,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需要引入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技术来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从而有效的提升施工的质量。提高抗裂技术的方法有很多种,第一种可以采取将添加剂加入到混凝土中,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自缩数值,从而尽可能的控制裂缝的出现,但是添加剂的数量和添加过程都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第二种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增强性材料,增强型材料通常包括有机纤维材料、金属纤维材料、无机纤维材料。这样可以得到更加显著的效果;第三种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来实现提高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得到更加合理的配比,这样使得混凝土的质量更加的合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监测技术
加强质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可以对当前的质量检测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并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实现对混凝土中容易忽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监控,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如:可以适当的引入现代化的电子检测技术,通过预警装置来使监测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更加稳定,进而为土木工程中建筑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再比如:对混凝土中振捣的质量加强控制,在现有施工图纸和规定的基础上,对振捣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指导,杜绝因振捣方式不合理而产生问题。
3.4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维护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从质量上对其进行加强,还要做好外部的维护工作。比如:需要对外部的温度、外形控制和人为破坏等造成的断裂现象进行必要的维护,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再比如:可以适当的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进行监管和维护,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的所在,并进行精确的维护处理,从而节省必要的时间成本。因此需要对内部结构技术和外部维护技术同时进行加强和改善,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5 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控制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地基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控制:一方面需要控制外部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能力,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采用滑动层来对混凝土的厚度进行必要控制,从而使其对混凝土的外部约束力进行有效降低;另一方面需要控制内部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能力,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和混凝土受到的约束力呈正向相关的关系,温度的提高使得混凝土受到的约束力也会有所增加,因此需要从温度入手来对约束力进行控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恒温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暖棚法、蓄水法和覆盖法。通过内外部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有效约束,从而保障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4 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案例解析
某混凝土结构桥梁工程预设总长为1522m,宽度为48m,其建设选址位于炎热地带,且恰逢夏季。其主要地基建造工艺为混凝土浇筑,因此基于混凝土自身特质,需要主要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该工程基于工程规模,其混凝土浇筑施工为大面积浇筑,为保证温度合理,采用预设强制性降温措施,强制性降温措施所针对的是整体的混凝土结构,因大面积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相对繁杂,会影响整体工程的运作周期。
4.1 水泥用量减少
基于混凝土水化热造成的裂缝现象,需要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合理散发才可以避免此类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混凝土的用量,来减低混凝土的厚度,使散热变得顺利。但基于工程质量的角度上,水泥用量的减少,可能会造成质量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利用其他材料来代替减少的部分。
4.2 混凝土外部温度控制
混凝土的表面十分容易被外部的温度所影响,一旦温度出现异常,会致使混凝土出现许多不良变化。而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就要对混凝土外部的温度进行控制。针对于大面积的混凝土规模,在高温天气下,就需要不断的保持冷却的措施,尽可能的使得温度在控制范围内。
4.3 强行降温措施
同样基于温度的影响,某些时候温度难免会出现失控的现象,而为了避免其造成的恶劣影响,就需要采用强制性的降温措施,使得混凝土结构继续保持稳定的建设。而关于强制降温措施,主要分为预先措施与后置措施,预先措施即为在建设时,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埋入水管,当需要时对水管注入冷水起到降温效果,而后置降温措施,即为将混凝土以冷水浸湿。
5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发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混凝土结构的完善是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一方面混凝土结构以其自身的优势引领着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混凝土结构还存在很大程度的缺陷。为了促进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混凝土结构的问题必须予以解决,这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张立军.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7,(2):73+75.
[2]唐红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2):253-254.
[3]李清江.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8):65.
[4]万霁逸.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16):79.
[5]张志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58.
论文作者:霍志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温度论文; 技术论文; 措施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