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实验中学 038200
一、课堂教学要体现“几个互动”
1.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上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1)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
2.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面对的是求知欲很强、好奇心很强的学生,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有时会出现精心准备的课但效果不好的情况,原因不是“学生不配合”,而是教师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备课要“备学生”,其中怎样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上,教师如何激发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紧张的心境,是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只要教师引导激励恰当,学生就会出现积极主动的心态,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就会持久,效果越来越好。
3.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教师一定要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适时提出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教学中,要多提“为什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自主学习和学习方法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4.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情态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三维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不能忽视学生的内心情感。事实证明:学习的成功,情感因素占主导,智力因素服从情感。这充分表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知识的迷恋,被教学内容所感动,这是学生情感的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创设情境,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情感的积极性。没有情感推动认知的教学不是真情实感的教学,教学很难定成功。
5.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语言“心声”。语言是思维的表现,课堂教学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内容。课堂上,如果只注意学生答问的对、错,而不太注意学生答问语言的流畅性和表达方式的鲜活性,这样的教学,是“应试”的教学方式,是不完美的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中,不仅要评价学生答问知识的正确性,而且要评价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规范性、流畅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倡导学生发言、说话。
6.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学生能力形成的程度是教学检测的终极指标。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教师长期科学施教、求实训练、充分落实上述五个“度”的结果。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看准疑点、突出特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换成学生能持续学习的能力。要努力消除学生只能“纸上谈兵”、“高分低能”、成为“考试机器”的现象。我们不排除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应试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
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由教育本质所决定,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教材、教辅、音像、补充案例等)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些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只是为了使教学“好看”,上课成了一种“表演”。这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容易产生对教师的误导。我听过一些特别“精彩”、特别“顺利”的课,课后一些教师就提出质疑:“这个班的学生怎么这么聪明?”教育要强化真实,只有真实,才有真知。教师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去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课堂教学要做到切合实际。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特别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上:(1)多种现代化手段都用上,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缭乱,这样的教学反而给人“哗”而不实的感觉。(2)在展示课、竞赛课中,教师往往将一课书(一节内容)的最精彩部分都集中在几十分钟里拿出来,这样的课平时常规教学不能复制,同样给人不实的感觉。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以实效为根本,还是朴实为好。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
3.课堂教学要做到学生有收获。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因此,教学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课讲得很好,“化学实验效果明显”,“联系实际”;有的教师上公开课、竞赛课“化学实验”不多,但落实知识、技能、方法不够,课上完后,教师还要给学生重讲一次。这种做法,有违教学规律。我们要坚持课堂教学的“扎实”,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这种扎实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这种“扎实”应该体现化学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能使学生不断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必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
论文作者:李治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扎实论文; 情感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