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教学中“物理问题的设置”说开去论文_郭随弟

从物理教学中“物理问题的设置”说开去论文_郭随弟

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高中 郭随弟

问题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物理教学课堂要求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的体现。如何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都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体现。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更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巧妙设计物理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巧设物理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深挖教材,有效设问,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教学就是从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并用问题贯穿整个过程。从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疑问(即设疑),教学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即释疑)但如何设疑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就需要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有效设问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不易准确理解,尤其是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很多学生会认为“加速度减小,则速度一定减小”,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思考:在你的身高增长过程中,刚出生一段时间内增长速度较大,成人后增长速度减小,能说明你成人后身高随着增长速度的减小而变矮吗?教师再通过一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比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力士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的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巧妙设问,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性思考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主体性思考。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如:学生在刚接触电学知识时,对一些电学现象产生疑惑,就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这样的问题:把“220V,100W”和“220V,40W”两个灯泡连接在电路中哪个更亮一些?很多同学下意识的可能就认为是前面的更亮一些。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实验器材,分别把他们串联和并联起来,然后闭合电路让学生观察结果会看到当他们并联在一起时前面的亮一些,当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时后面的亮一些。根据所设置的问题,学生们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围绕所列问题积极思考,构建物理情景,运用所学物理规律与方法,去分析物理过程,从而完成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教学目标。也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能力,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思维能力。

三、遵循认知,优化设问,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问题的设置往往反映出教师备课的深度、广度,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深刻性、层次性、启发性,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如果学生无法解决,应灵活的将问题化解成若干小问题,或转换设问、或提供思考背景等。问题要有一定的系列性,要将整节课问题系统设计。问题还可以是课前提问(学案),也可以以是课后问题,尤其可以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变换问题,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

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问题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学生的认知能力一步步的引向深入的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通过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物理教学课堂中巧妙设问、优化设问,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意识、留下思想、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不但传授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郭随弟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从物理教学中“物理问题的设置”说开去论文_郭随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