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几点建议论文_王波

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几点建议论文_王波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尽管多年来国家对于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仍未有效改善环境。在此大背景下,需要从源头上加以预防和治理,开展区域规划环评是有效手段,将区域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加强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规划环评;问题;建议

引言

规划环境评价作为日本的一项建设项目,在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了我国美好的战略目标,为我国有计划的环境评价创新管理指明了方向。规划环评估的目的是通过防治污染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结构升级,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规划环境评估是通过在计划的早期阶段对项目规划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全面了解项目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通过为每个影响因素提交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有效防止和减少不良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以及从污染源实现预防的问题。日本已通过颁布《环境评估法》明确界定了一项计划,拟于2003年提出环境影响评估系统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但迄今为止,环境影响评估要素仅限于建筑要素。尽管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控制包括一个“符合计划”的条款,但它没有严格讨论项目计划,也没有对其进行全面分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公共部门资源开发的特别计划、建筑的使用和区域发展以及工业发展比具体的建筑项目更重要。它经常影响和破坏社会和环境。因此,计划环境评价在“严格从源头上防御”的原则下实现了环境保护,其实施对促进经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呈现的问题

在全力推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各类规划区域主管或实施单位均按照各级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对规划区域进行全域分析。由于区域规划的范围较广,统筹的事项也多方面,因此,在各类区域规划环评的编制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多方面的问题:

(1)现阶段,部分园区或是特色小镇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由于规划的时间跨度较大,区域的发展往往存在着不确定,因此,区域的规划发展存在着主导产业实际导向不明确的情况。规划往往指出了大方向的产业导向,但对具体哪类行业未做规定,从而导致规划环评编制过程中对区域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无法进行准确的判定,无法对产排污情况进行合理的估算并对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形进行详细的情景预测分析。

(2)目前,这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上位规划期限一般截止至2020年,而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开展,但未正式完成。而各地市及有关部门在编制部分园区规划、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及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时间节点(例如: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横跨了现阶段及下一阶段规划,导致规划区域的土地利用、建设内容等与现阶段上位规划存在着部分不相符的地方。

(3)部分旅游度假区或旅游特色小镇的规划过程中,存在着区域环境的限制情况。一般情况下,旅游度假区或是旅游特色小镇往往设置在风景秀美,自然环境良好的区域,因此,区域的发展可能会受到Ⅰ、Ⅱ水体或者一类环境空气的限制。

(4)部分园区、特色小镇或是旅游度假区等在后续规划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人口增多,各类建设项目的上马,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大,会导致规划及现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与发展规模不相匹配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3.1 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设

环境保护检查小组由生态和环境部等相关行业的代表组成,利用环境保护检查系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检查,重点是新的《环境保护法》的执行情况和界定政府环境损害责任的方法(经测试)。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计划环境评价的有效实施,增加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依法提供的环境和符合评价结论的纠正措施;规划审批机关、规划实施单位对未按计划实施规划环境评价的措施和建议,以及未按计划实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必须严肃追究责任;如果负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机构严重违反其义务,则必须处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便创造环境,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正确进展创造健康的操作环境。

3.2 建立完善的环评技术体系

科学的环境评价技术是环境评价规划有效性的有效保证。因此,有必要加强设立环境评估专家组和有关工业单位的能力。

首先,应根据环境评价的规划需要,制定规划环境评价的技术规范和技术建议,并建立技术体系。基于我国当前环境评价规划需求的环境评价行业规划基本规划;其次,提高环境规划评估团队的整体综合素质,提高环境评估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意味着理论培训、技术交流、活动研讨会等。,以便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处理各种复杂的计划;最后,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在传播和推广的基础上,为我国创造了多元化的规划环境评价技术。

3.3 构建监督体系,促进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落实

(1)针对区域主导产业实际导向不明确的情况,应根据区域管控措施要求、产业政策分类要求、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和生态红线“三线一单”的要求等,对区域主导产业作出说明,明确区域产业具体行业导向,为规划环评过程中污染物产排指引方向。

(2)针对与上位规划不相符的情况,需综合考虑下一轮或下一阶段的上位规划情况,并在下一轮或下一阶段上位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与之做好衔接,确保与上位规划发展保持一致。

(3)针对区域环境的限制,规划环评编制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环境与建设两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反馈给规划编制单位或规划主管实施部门,调整规划建设内容及规模,或实施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区域环境质量不会恶化。

(4)针对基础设施无法承载的情况,有条件的,应根据现状及规划发展情况,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时序及规模,使其能与区域规划发展相匹配。没有条件改善基础设施的,应根据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反馈给规划编制单位或规划主管实施部门,对规划的建设布局内容及各方面的建设规模等做出调整。

通过规划环评与规划的全过程互动,为引领区域发展的环保新常态、推动区域走适度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规划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对加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规划圈评价工作起步较慢,在规划圈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国家各级政府从制度上加强了对规划圈评价工作的保护和限制,强调了圈评价团队整体性的发展,必须构建监督体系,实现规划圈评价工作的有效保障。规划环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将为实现建设美丽我国的战略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徐鹤,陆文涛,王会芝.我国规划环评理论与实践[J].环境影响评价.2014(2):7-10.

[2]王亚男.我国环评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我国环境管2015(2):12-16.

论文作者:王波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几点建议论文_王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