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针灸按摩结合功能性锻炼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群体,通过随机抽选的方法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的针灸按摩,实验组患者实施针灸按摩结合功能性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通过为患者仔细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患者,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的意义。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证明,在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针灸按摩结合功能性锻炼治疗的方式,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治疗疗效。由此可以看出,针灸按摩结合功能性锻炼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针灸按摩;功能性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在骨科临床治疗中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外伤对腰椎间盘纤维环造成裂缝或者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发生变异,使髓核脱落而压迫到患者神经。中医理论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进行这样的论述: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看来是骨痹,由于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出现不协调,使风、湿、热等侵入到体内,导致经络堵塞,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就会逐渐成为痹。针灸按摩在中医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针灸按摩治疗可以加快患者的各项机能恢复,在针灸按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功能性锻炼在腰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成果。所以,本文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群体,通过盲目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的针灸按摩,实验组患者实施针灸按摩结合功能性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群体,通过盲目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例患者。常规组24例患者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7例,年龄在(35-69)岁;实验组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9例,年龄在(36-71)岁;所选取的患者都符合腰间盘突出症的辨别标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具有可比的意义(P<0.05)。
(二)治疗方法
在常规组患者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实施针灸按摩的治疗方法,详细流程为:选取患者臀部、腰部以及腿部的穴位进行针灸按摩,在为患者针灸之前,需要采用75%的酒精为患者的穴位处进行消毒,采取垂直的扎针的方式将针灸针刺入穴位处,腰部选择患者腰椎变异的双侧、关元俞穴、阿是穴等;依据患者腰椎变异的具体位置选择腿部穴位;臀部选择环跳穴,间隔十分钟扎针一次,养针30分钟,一天一次。
在为患者针灸完成之后,让患者适当休息之后,然后进行按摩,第一,让患者采取俯卧的方式趴在病床上,把患者的要不裸露在外,同时在局部位置需要涂抹上适当的润滑剂。医护人员双手重叠放在患者的腰部变异处进行按摩,竖摩和横摩的位置尽量掌控在二十厘米以内;横向按摩50次,然后竖向按摩5次,采用轮流交替的方式进行;在按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的力度要尽量轻缓,不能太用力。
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按摩结合功能性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详细流程是:第一,让患者采用仰卧的方式躺在床上,将双足、头部和双肘作为中心点,使患者用力做下肢和躯干离开床面的锻炼,每次锻炼要坚持10秒,然后进行要不肌肉训练,需要一天锻炼20至30下,伴随着患者治疗的不断加快,患者的体力逐渐提升,每天可以适当的增添提拉次数;第二,让患者采取仰卧的位置,然后上肢向后用力伸开,下肢以及胸部位离开床面进行背伸运动,坚持5秒左右,一分钟保持锻炼十次。
(三)疗效评定标准
本文把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第一,患者通过详细的治疗,疼痛症状和生命体征与治疗前没有明显改变,甚至病情加重的情况为无效;第二,患者通过治疗,腰腿疼痛减轻,腰部功能可以适当活动称为有效;第三,患者通过详细治疗,疼痛感全部消失,可以自由活动,并且腿可以向上抬高超过70度称为治愈。
(四)统计学分析
经过对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和整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详细分析,计数资料通过(%)表示,P<0.05表示研究数据具有可统计的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37.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统计的意义。
三、讨论
对于中医而言,腰间盘突出症实际上包含在痹症范围中,在他们看来,腰间盘突出症的成因是因为患者的气滞血瘀、寒湿劳损以及气血不足等所引发;在患者的肾俞穴位处进行针灸有利于滋阴补肾,环跳穴实际上是膀胱经和胆经的交叉穴,经过针灸可以起到祛风利湿的作用;为患者进行按摩可以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从而使患者腰椎后关节的力学平衡得到有效的改变,缓和患者受压迫的神经;通过该次研究,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按摩结合功能性锻炼的方式具有稳定患者关节结构的功效,从而使患者的腰椎间盘快速康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疾病复发的次数;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37.5%,由此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研究表明,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实施针灸按摩结合功能性锻炼存在一定的科学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结论
总而言之,在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治疗中,只采用针灸按摩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若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功能性锻炼可以加快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节省更多的费用,因此可以于将针灸按摩结合功能性锻炼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截云.探究针灸按摩配合功能性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4):103.
论文作者:孙福政 韩天一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实验组论文; 功能论文; 常规论文; 腰间盘突出论文; 疗效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