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的回顾与展望_审计计划论文

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评述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框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技术创新审计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管理的新方法和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自身的技术创新潜力和能力,有效地管理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对帮助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源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成功率,提供面向社会发展的技术扩散、成果转化、创新资源配置、技术创新鉴定评估、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的新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创新审计是由传统财务审计功能移植到技术创新管理而得名。传统财务审计是指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专业的技术创新审计是由独立于创新主体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完成,对委托人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鉴证,并提供审计报告。技术创新审计的对象是通过获取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审计证据,评价技术创新活动的现实情况与标准源(期望值)的相符程度,指出需要改进的环节,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法,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完善和有效。

1 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及发展动态

1.1 技术创新审计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受西方经济大衰退影响,英国政府推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以技术创新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1980~1989年,英国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以上。英国的技术创新热潮,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在这期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Freemam、MIT创业研究中心主席Roberts、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Burgelman等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实证和技术创新能力审计架构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技术创新的成功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创新过程,还需要技术向外部市场转化。保障技术创新成功,需要合适、恰当的技术创新管理系统支持——技术创新审计。

1.2 技术创新审计“Chiesa模型”建立

以Freemam和Burgelman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学者Chiesa等持续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开展研究,提出的技术创新审计“Chiesa模型”为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Chiesa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技术创新过程与支持系统相结合,并形成了较为详细的审计标准和审计工具。1996~2009年间,英国工商界推广了“Chiesa模型”的应用,Chiesa也得到了英国工业部和商务部的支持,并应用技术创新审计工具对英国和欧洲的R&D投入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的有效性。

1.3 “后Chiesa”的技术创新审计应用研究

Chiesa之后,尤其是欧洲、中国香港等地学者对技术创新审计的应用研究做了大量工作。香港城市大学Richard C.M博士,于2004~2011年间应用技术创新审计方法对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和香港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开展了持续的实证研究,分析了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别。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 Society)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主要在创新过程领域、创新战略领域、创新结构领域、创新文化领域四个方面开展应用研究,该协会2007~2011年间通过大量的企业实践应用,证明上述四个因素对技术创新的成效起决定性作用。德国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审计管理的实施,销售额平均提高了13.5%,优秀者甚至可提高55.8%。荷兰特文特大学学者Ren对中国的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调查研究说明,创新制度和创新管理方法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

爱尔兰国立大学学者Cormican对新产品开发最佳实践研究,有效的、可以监控新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技术创新审计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立陶宛创新中心Jakubavi ·ius教授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为对象的技术创新审计方法和步骤的研究,为技术创新审计的服务范式提供了借鉴。意大利萨兰托大学青年学者Claudio Petti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显示,来自企业外部的科技服务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学者Claudio等应用技术创新审计对金属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判断和鉴别,有效地改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程,缩短了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

综上所述,自从Chiesa 1996年提出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以来,作为一种管理审计的新领域和新方法以及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业化服务已被学界和企业认同。目前国外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偏重于实务和应用,尤其是弗劳恩霍夫协会的技术创新审计实务的成功运作已成为专业化科技服务的代表,“弗劳恩霍夫模式”的专业化技术创新审计范式的核心体系值得我国借鉴。而技术创新审计假设、审计技术、审计信息和审计规范等理论研究仍然弱于实务和应用研究。

1.4 我国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在总结归纳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审计模型、方法、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陈劲等根据Chiesa和Burgelman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构建了技术创新审计“CS”模型,并对中国企业和加拿大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为基础对技术创新审计工具和方法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研究,提出了综合技术创新审计的“SPRE”模型。马宁等针对企业R&D能力的审计评分卡进行技术创新审计基准研究,陈光对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进行研究邓艳、雷家骕等对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技术创新审计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构建和从奥斯陆手册①发展角度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管理新动向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审计的相关研究。

我国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研究的综述、模型构建、审计方法的讨论,对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和应用的系统性研究不够,更缺少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从事相关科技服务的机构和企业还未认识到技术创新审计的作用。

从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技术创新审计的宗旨是为技术创新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全面、公允的信息,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科技支撑服务,改进和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专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技术创新审计的实质是一项集成创新管理工作,是对委托人的创新活动的鉴证、评价,并提供创新活动的实施建议。

2 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价值

2.1 独立性的技术创新审计重要性

由于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尚未建立,技术创新审计的机理和功能定位缺少理论和实践研究支持,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与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概念混淆现象。由于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其主要任务是对特定的用户(委托者)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可行性、绩效和效率、潜在技术和市场风险等进行测度,以审计报告形式给出具体的改进和改善意见。独立的技术创新审计不仅对开拓以建立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的理论研究、完善我国技术服务市场和提高技术创新专业化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主要任务

技术创新审计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既涉及“审计”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又涉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的研究。传统财务审计是定期的、事后审计,按照通用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准则,运用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财务表现与制定标准的一致程度给出评价。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审计可能发生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任何时候,要求“分析复核”的对象是多重的。建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和标准,进行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均存在较大的研究探讨空间,包括提供与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的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审核、技术市场成熟度评价、技术创新过程成果市场价值评价及成果转让审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技术创新成果验收评审、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创新措施的改进等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和内容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和难点。

3 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框架体系

3.1技术创新审计的功能

技术创新审计是一项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在功能上与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和技术创新评价既有交叉、又有重合,如图1所示。

根据英、美、德等国对技术创新审计及应用研究成果,以技术创新主体(企业)为主要委托人的技术创新审计,通过获取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审计证据,鉴定或评价技术创新活动的现实情况与期望值的相符程度,确定需要改进的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完善。而对技术创新过程、能力、业绩和风险评价是技术创新审计的重要部分和测度依据,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的结果是对技术创新管理及管理咨询的补充和完善。

3.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的建立

从审计管理的角度看,建立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评价鉴证是技术创新审计的“显像”任务,为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是实施技术创新审计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审计是否能实施的关键步骤。

“技术创新审计准则”是技术创新审计工作遵守的规范,是判断技术创新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准则的公允性可以有效地改善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科学测度技术创新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

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是为了测度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测度标准和标准数据库,为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的程序化、系统化和标准化操作和开展提供依据。编制技术创新现场工作手册,是指导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针对不同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规范相应的技术创新审计工作方法,包括编制技术创新活动的投资立项审核、技术市场成熟度评估、技术创新成果转让的市场价值估值、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评估、技术创新项目的绩效评价、技术创新活动措施改进建议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手册。

由于技术创新审计是一项探索性的专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目前还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因此,进行模拟实验工作也是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不同性质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审计实验模拟,验证技术创新审计实施的可行性。

3.3 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核心内容

3.3.1 建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

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鉴证是技术创新审计的“显像”任务,为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设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是实施技术创新审计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审计是否能实施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创新审计准则是技术创新审计工作遵守的规范,是判断技术创新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准则的公允可以有效地改善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科学测度技术创新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审计一般准则、技术创新审计现场工作准则和技术创新审计报告准则。

一般准则: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职业道德。

现场工作准则:审计计划与可行性;对技术创新过程特征充分恰当的取证;技术创新环境与能力测度;研发产品市场成熟度测度等。

报告准则:出具审计报告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与审计标准的比较差异披露;审计表达。

3.3.2 技术创新审计测度

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既是建立标准源的基础准备工作,也是修正和完善技术创新审计标准的交叉互补工作。主要研究任务要解决以下问题:收集哪些数据?用什么方法收集信息和数据?如何甄别和筛选数据?用什么方法处理数据?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分析处理数据。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技术创新审计测度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步骤。技术创新审计测度工作路径,如图3所示。

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是一个广泛收集数据、甄别、筛选、分析数据和评价数据的过程,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工作。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采用变换映射、SPSS统计软件、结构方程),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最后以技术创新卡片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测度的结果。

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是一个广泛收集数据、甄别、筛选、分析数据和评价数据的过程,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工作。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采用变换映射、SPSS统计软件、结构方程),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最后以技术创新卡片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测度的结果。

3.3.3 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

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是技术创新关键成功因素的集合,以此作为衡量技术创新成熟度标杆。“标准源”实质上也是“标准库”,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不但可以减少目前技术创新管理中的“多重评价”和“任意评价”现象,而且可以规范技术创新管理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标杆,更重要的是使技术创新审计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验操作有标准可依。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构建工作量庞大,需要不断数据积累和更新。

经合组织(OECD)为测度不同国家(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奥斯陆手册(Oslo Manual),作为OECD成员国创新数据采集指导范本。以技术创新审计测度获取的数据为依据,集合技术创新成果因素,分类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如图4所示。

为提高技术创新审计的操作性,标准的选择要简明、可度量和便于使用,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在众多数据中甄别筛选。技术创新成功因素诸多,有些是显性的,可以测量,有些是隐形的,很难观测到。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数据,建立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通用标准:适用于任何企业;分类标准:适用于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标的(测度对象)等。建立技术创新过程标准化的不同用途的“指示器”。

4 实施技术创新审计应用价值的讨论

4.1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对于占我国企业组织总数85%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普遍面临着创新资源短缺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企业需要务实的、可操作的、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以企业的集成创新管理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审计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本文作者调查研究报告显示,91%的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除了需要资金和政策扶持外,最需要的就是希望得到专业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服务。例如,新产在开发过程占领战略性商业领域的信息(测度)、企业创新潜力的鉴定、新商业领域的评价和原技术创新计划的改进和变更。专业的技术创新审计服务是中小企业急需的。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和应用给出了很好的范例,他们认为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上都有改善的潜力,主要问题是企业本身缺乏自身判断能力,一个独立的、具有专业水平的科技管理服务(技术创新审计)机构,通过“现场创新审计”——对技术和市场的测评、鉴定穰取证,以技术创新审计报告的形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改进意见。

4.2 优化科技服务市场的需求

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与投资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影响技术创新的进程,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干扰企业技术创新的视线。作为外部的、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技术创新审计不仅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对改善、优化科技服务市场。

技术创新审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这种直接的、专业的、规范的和可操作的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对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对专业化技术创新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不亚于对资金和政策扶持的需求,在我国建立专业的技术创新审计的组织机构和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培养技术创新审计的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审计的学术研究,推广实施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现场创新审计”的方法,对开拓我国技术创新管理领域、创新技术创新服务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4.3 提升我国管理审计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的制度化建设需要更多的外部审计工具和途径。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都在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资源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经济管理责任显得越来越重要。虽然科技创新主体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发挥创新投入的计划职责、组织职责、控制职责和决策职责,但服务于委托人的技术创新管理外部审计在制度和管理方法上能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社会责任作出更科学的评价和监督。

技术创新审计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管理的新方法和手段(集成创新管理方法),帮助企业识别自身的技术创新潜力和能力,根据市场情况策划创新战略,评价分析创新项目的影响因素和创新绩效,有效地控制创新过程,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提出改进措施和工作建议。

①“奥斯陆手册”也称“技术创新调查手册”,是OECD为成员国进行技术创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与欧洲统计局合作制定,测度科学技术活动的系列手册之一。

标签:;  ;  ;  ;  ;  ;  ;  ;  ;  ;  ;  ;  ;  

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的回顾与展望_审计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