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实行剖宫产的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4.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患者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抑郁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舒适护理;剖宫产;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47-02
针对产妇难产与母婴并发症,剖宫产是一种有效措施。在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剖宫产适应症变得越来越宽泛,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数量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剖宫产率已经超过48%[1]。在剖宫产数量增多的情况下,做好剖宫产护理显得非常重要。为保证母婴安全,对剖宫产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实行剖宫产的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实行剖宫产的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3±2.7)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血管疾病与其他合并症,且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子宫收缩情况以及阴道口出血状况。与此同时给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在手术结束后遵医嘱拔除尿管等基础性护理措施。
观察组:第一,术前舒适护理。术前护理对剖宫产患者同样非常重要。首先,心理护理。为保证手术顺利实施,促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2]。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而且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尽可能亲切、语气温和、不使用医学术语与患者拉近距离使得患者心理放松,也为良好护患关系打下良好基础。收集患者相关信息,了解患者心理感受,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其次,环境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干净,并合理布置室内摆设,增强患者的舒适感。可播放适当的音乐,缓解产妇紧张感。最后,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术前8h禁食、禁水,且在术前的15min置导尿管。导尿管大小要适宜,尽可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第二,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2-25℃,湿度控制在50%。在患者进入到手术室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做好术前准备。在操作期间应保证动作稳、准、轻,预防操作不当引起较大声响,以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在患者进行麻醉的时候,护理人员应陪伴在侧,做好必要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与恐惧。帮助患者安置手术体位。准确维持好患者手术所需体位、安放位置、固定点应不妨碍呼吸动作,不影响患者静脉回流。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避免交流,为患者创造一种安全舒适的手术操作环境。第三,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对产妇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乳管不畅通的产妇,护理人员需要定时用热毛巾贴敷乳房,并按摩乳房,促进乳房尽早畅通。如果产妇乳汁过多,可告知其有效的挤奶方法,减轻乳房胀痛与发热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术后还需要注意加强疼痛护理[3]。护理人员在手术结束后,与产妇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产妇的疼痛程度与部位,并播放音乐,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产妇术后回到病房后,应去枕平卧,术后4h不可搬动产妇。如果必须搬动产妇,动作尽可能保持轻柔,预防大幅引起手术切口疼痛或渗血。另外,根据产妇康复情况,可对协助其进行康复锻炼。指导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但应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 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4.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护理有效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抑郁评分(分)
对照组(n=39)74.4 76.9 59.56±3.81
观察组(n=39)94.9 94.9 39.25±4.12
3.讨论
给予剖宫产患者舒适护理模式,打破手术室传统封闭的护理模式[4]。在临床护理服务中,舒适护理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在整个围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均会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从病房延伸至手术室,从手术室转化到病房。同时还可调动护患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实现临床护理的连续性。虽然剖宫产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但是产妇术后康复需要高度重视。即使手术所需时间较短,但是在此期间,产妇心理与生理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且一直处于应激状态。针对此,护理人员就需要做好各项护理服务,促使产妇术后顺利康复[5]。本次研究活动,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实行剖宫产的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4.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舒适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剖宫产患者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抑郁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薇薇.对剖宫产孕妇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48-48.
[2]蒋丰慧,徐利利,费苗苗等.舒适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10-211.
[3]刘燕辉.整体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2):1558-1559.
[4]曾华娟,谭景.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4):28-30.
[5]史永霞,杨小丽,王贤裕等.舒适护理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15,14(10):1304-1306.
论文作者:高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患者论文; 产妇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舒适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