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_基金论文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_基金论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上论文,基金会论文,十周年论文,国家自然科学论文,讲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自然科学基金制十五周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基金会的同志们和在基金资助下取得成果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所有热心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并为这项基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贡献的老科学家、各界人士和海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以来,特别是基金委员会成立后,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努力开展基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第一,促进了基础性研究的稳定发展。基金经费从1986年的8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5亿多元,10年共资助人民币约20多亿元,获得了许多科研成果,有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仅“八五”期间,就有118项得到基金资助的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约占获该项奖总数的73%。第二,发现、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特别是年轻的科技人才,稳住了一支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队伍。现在,每年有六万余名科技人员、二万多名研究生在从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第三,形成了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三个层次和多种专项基金的资助格局,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制度。第四,通过研究课题和项目向应用开发领域的延伸以及与产业部门的联合资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五,扩大了科技界的国际交往,并在联络外籍华裔科学家和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方面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说明:科学基金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促进科技发展特别是促进基础性研究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措施。它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适应基础性研究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我们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运用科学基金资助基础性研究的成功实践,对贯彻落实“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展科学技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发挥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正在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为支持基础性研究的一条重要渠道,要目光远大,着眼于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有效地运用科学基金,指导、协调和资助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发现和培养人才,努力为技术进步提供科学前提,为实施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提供科技成果和人才储备。力争到下世纪初,使科学基金资助的部分科研领域和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促进我国基础性研究的众多领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今后的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坚持稳定支持基础性研究的方针

我们整个科技工作要统筹规划,按照“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促进科技开发和应用,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并且努力使这几个方面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基础性研究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是高新技术和新发明的先导。有了基础性研究的综合实力和较高水平,就有可能抢占未来高科技发展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有效地运用科学基金,指导、协调和持续稳定地支持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这是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基金会的历史责任。

基金会支持基础性研究,要突出自身的特点,发挥好三个功能。一是导向的功能,即通过基金资助,引导一部分科技力量着眼长远,从事基础研究,攻占科学前沿;一部分科技力量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紧迫问题,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努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二是稳定的功能,即通过择优资助,使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有稳定的课题、稳定的经费和稳定的人员,保持研究的连续性。三是激励的功能,即通过基金的资助,鼓励出成果、出人才,激励所有的研究项目都有创新。

二、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基金机制

基础性研究是创造性、探索性很强的研究活动,而且这类研究的创新可以带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因此,基金工作要鼓励创新,把创新作为检验资助成效的首要标准。优秀的科研成果一定要有创新,优秀的科学家一定要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做到这一点,要靠富有活力的机制,即鼓励创新的机制、平等竞争的机制和科学民主的机制。鼓励创新的机制,就是使创新的研究项目优先得到资助,使科学研究的有限资金向创新的课题和项目倾斜。对具有创新思想火花的研究课题要特别予以关注,鼓励这些科研人员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讨。平等竞争的机制,就是将申请者的条件公开、资助项目公开、评审结果公开,为具备一定条件并有志于基础性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创造均等的机会。科学民主的机制,就是要通过组织专家评议择优筛选项目,依靠科学家群体对项目进行集中评审和科学决策,并对评审专家实行任期制、回避制,使基金资助项目的最后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基金的监督机制,并抓紧科学技术基金的立法工作。全体科学基金工作者都要有战略眼光,并以极大的热情发现、支持和维护具有创新意义的项目和课题,引导科研人员探索新思想,总结新概念,获得新发现,让科学基金成为支撑创新的基石。

三、努力发现和造就跨世纪的优秀人才

基金面向全国,对广大科研人员有很大的吸引力。基金会要把发现和培养人才作为重要职责,进一步为优秀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要敢于把重大科研项目交给青年科学家,给他们压担子。要完善青年科学基金制度,切实做好资助青年的专项基金工作,逐步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资助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的比重。既要加强对国内青年学者的培养,又要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为国争光。要加强跟踪调查和后期管理,在资助效果上下功夫。要实施好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力争“九五”末在现有200多名的基础上培养出1000名主要学科的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继续通过科学基金项目,大力培养研究生、资助一些有影响的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和科普活动,形成创新的人才梯队,造就宏大的科技后备军。

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新路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逐步加大科技的投入,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多种形式的科技发展基金相继设立。科技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周期缩短、学科之间日趋交叉渗透的新趋势。基金会面对新的形势,要开拓视野,探索基金工作的新形式,完善基金的资助格局。一是要保持对基础性研究的稳定支持,并随国家财力的增强,不断加大支持的力度。二是加强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领域的资助。三是要对具有应用开发前景的基础研究课题和项目,采取连续资助的形式,使其向应用开发领域延伸,力求取得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中间成果。四是要与其他科学基金建立联系与合作的渠道,特别是要通过与产业部门、教育部门的联合资助,利用科学基金作为“粘结剂”、“种子钱”和杠杆,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五是扩大国际交往与合作,多方开辟信息、经费渠道。

同志们、朋友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光辉历程。今后五年和十五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新的一届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临更艰巨的任务,肩负更重大的责任。我们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加强基金会的自身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1996年5月22日)

标签:;  ;  ;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_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