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徐琳洁

无锡市中医医院 2140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附加中医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指数由大致相当(P﹥0.05)转变为有显著差异(P﹤0.05),即护理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Barthe指数均低于观察组。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显著影响,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肢体功能;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为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属临床常见疾病,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之上涨,整体发生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脑卒致偏瘫后,大多患者都会丧失正常生活能力,进而生活质量降低,与此同时,还会成为家庭或社会的沉重负担,因而需通过有效康复护理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1]。本文以78名脑卒中偏瘫患者为例,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于2017年11月~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3~51岁,平均年龄(46.8±1.2)岁,左、右偏瘫例数(12,27);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3~51岁,平均年龄(46.9±1.9)岁;左、右偏瘫例数(12,27)。两组患者的一般材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心理干预。首先脑卒中本身就会对患者情绪造成巨大冲击,偏瘫后,又因为身体行动障碍而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严重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因此护理人员须进行心理干预,与患者积极沟通,以缓解心理压力,提升配合度,并减轻恶性循环所产生的消极影响。②肢体护理。护理人员要每天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可以2小时为间隔时间,以避免肌痉挛,应使患者尽量处于仰卧位或健侧位,以预防压疮或关节畸形。③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基本康复知识普及。④康复运动。康复运动一般可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运动包括脚踝、膝盖、髋部、肩部、肘部、手指等身体部位的收、伸、弯、旋等,后期运动包括坐位、站位、床上移行、翻身、站立等具体项目。⑤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脑卒中偏瘫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语言功能障碍,此时就需要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康复训练,可先从简单表达语句、字词开始,同时护理人员还可通过自身肢体表达,以增强训练效果。

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附加中医康复护理,附加措施为:①按摩穴位。采用推拿的手法按摩穴位,以活络通脉,可针对穴位有:手三里、解溪、血海、合谷、曲池、肩前、阳陵泉、太冲、足三里等,时间长短以2min为宜,同时可配以主动及被动运动。②穴位艾灸。作用于穴前肩、血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静待20min,程度为潮红即可,频率为1次/d。③拔罐走罐。可配合穴位艾灸使用,依旧可1次/d,并以皮肤潮红为度[2]。④中药熏洗。将定量中医药材混合应用,常用配方为伸筋草、艾叶、鸡血藤、丹参、桂枝均20g,再加牛膝(15g)与冰片(10g),混合熬成药汁,并于睡前熏洗病肢,时间为30min[3]。

1.3 观察指标

采用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 指数分别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两指标都是分值越大,功能及能力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Fugl-Meyer评分、Barthe指数均用t检验,以(x±s)描述,为计量资料。

2 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指数大致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Barthe指数均低于观察组,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指数对比

  

3 讨论

脑卒中属严重性临床疾病,具有致残率、病死率、发生率、复发率皆高的特点,同时初次发生之后,每复发一次,病情即上升一个层级,其中偏瘫是脑卒中最为显著且常见的后遗症,且偏瘫后患者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进而形成多种消极情绪,如易燥、易怒、抑郁等[4]。基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以上特点,因此不仅要对病患进行有效治疗,还要采取优质后续护理措施,以促使患者恢复,进而拥有较高生后质量。

中医康复护理以中医理论及技能为基础,注重人体气脉的整体性,通过按摩、艾灸、药熏等方式可在促使患者机体状态平衡、血液循环顺畅的前提下,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5]。

本研究,便是基于以上两点开展具体研究,予以观察组常规护理+中医康复护理,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恢复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指数由大致相当(P﹥0.05)转变为有显著差异(P﹤0.05),即护理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Barthe指数均低于观察组。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因而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玉丽,丘艳红,朱晓红.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1):90-91.

[2]殷玉鹏,黄翠立.针刺(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6):54-56.

[3]张静.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9,17(1):134-135.

[4]岳阳.护理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4):774-776.

[5]陈贤,刘京,袁军等.中药熏洗配合中医康复护理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7):162-164+167.

论文作者:徐琳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徐琳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