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的高速发展,初中教育开始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在针对数学题目教学的时候,教师除了需要注重课程内容渗透之外,还要尽可能对学生们自身的纠错能力展开培养。促使学生们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本篇文章将阐述对学生的纠错意识展开培养,并对于纠错的具体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纠错能力;学生;培养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对于数学题目解答来说,学生们通常需要掌握大量基础公式和理论。一旦学生们出现了混淆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为此,教师理应认清教学中的要点,从而对学生的纠错能力展开培养,进而提升学生们的综合水平。
一、对学生的纠错意识展开培养
(一)注重学生纠错意识的培养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纠错意识的培养可以算作是一项长期过程。很多学生自身对纠错意识有着较强的抗拒心理,因此在进行题目解答的时候,往往会一定的懈怠心理出现。如果单纯只是为了完成日常学习任务,在做完题目之后便没有进行任何巩固,很难完成纠错工作。基于这一情况,教师理应从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应用合理的方式,逐步进行引导。在实际培养的时候,教师需要先让学生们明白纠错的意义所在,从而才能让其自主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纠错。长此以往,学生们便会具有较强的意识,同时也能使得自身纠错能力得到提高[1]。
(二)依靠阶段性培养完善学生的纠错行为
当教师完成引导工作之后,学生们便会具备一定的纠错意识。但是,如此仍然远远不够。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开展各类不同的活动,促使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自身纠错能力。为此,教师理应对学生们积极鼓励,让其意识到纠错活动的优势所在,进而增强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信。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学生们遇到了困难,教师还需要采取单独指导的方式,以此确保其自身思路足够清晰。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必然会得到大幅度增强。
二、向学生传授纠错的具体方法
(一)结合教材进行教学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理应尽可能不断尝试各种不同的方式,并做好意识引导的工作。为此,教师理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提升学生们自身的问题处理能力,并通过大量练习进行锻炼,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将实际出错的概率降至最低。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当前有一个等腰梯形ABCD,其中AB//DC,AD=BC=5cm,AB=12cm,CD=6cm。如果点R从C点开始沿CD边向D进行移动,速度是每秒2cm。而点U则从A点开始沿AB边向B进行移动,速度达到了R点的x倍。而如果这两个点同时出发,其中任意一点到达终点后立刻停止,此时设时间是t秒。已知目前当t=2/3的时候,内部四边形AURD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此时则求UR能够平分对角线BD?如果可以,则将t的数值求出来。而如果不可以,则说明具体原因。”
在面对这一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图形创作,以此完成题目解答。同时还要对学生们所犯的错误进行全面整理,并完成详细讲解,进而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常出错的环节予以重视
从某种角度来说,依靠开展错误总结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为此,教师便需要对学生自身的自我总结意识展开培养,从而可以让其自主完成题目整理,以防在未来解答的过程中,再次出现犯错的情况。之所以进行错题总结,主要目的便是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通过反复练习之后,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效果。
(三)进行情境创设
通过情境的方式,可以对学生们自身的思维模式起到一定的引导性作用。为此,教师便需要进行情境创设,促使学生们可以有效融入其中,并逐步找出犯错的具体原因。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提问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慢慢思考:“你认为自己错在哪儿了?”“如果换一个公式会不会效果更好?”“我们如果换一个思路之后能否完成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的思路将会被完全理清,并会尝试从多个角度出发展开思考,进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三、做好错题的整理工作
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成绩,教师经常会采取题海战术的方式,从而使得学生们的思维变得十分桎梏。为此,教师便需要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从而将犯错概率降至最低。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将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全部划分出来,并向学生们讲解其中最容易犯错的地方,从而让其脑海中对此类问题存在大致的印象。
例如,有道题目的题干是:“某商场在进行家电出售的时候,原本进价为1800元的电视以2400元出售,每一天的出售量只有10台。而在开展促销活动之后,每台电视降价50,则每日便可以多卖出5台。为此,如果为了保证商场每日可以盈利至少500元,则应当具体降价多少[3]。”
在面对此类题目的时候,教师便需要引导学生们将重心更多放在“打折”方面。如果学生们经常会出现忽略其中部分条件的情况,则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的方式展开培训。
(一)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检查
在对学生自身的纠错习惯展开培养的时候,理应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之中。只有当学生自身掌握了相关方法之后,才能促使解题工作更有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应当学生们在解题的过程之中进行检查,一边练习,一边观察是否有错误存在,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纠错意识。
(二)优化原有的批改模式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理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学生们展开培养。依靠小组划分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优良的解题观念。不仅如此,教师自己还需要注重作业批改,并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当发现学生们出现错误的时候,可以帮其找出错误位置,并在旁边打一个“问号”。如此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接受,进而提升其综合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数学题目解答的时候,学生们经常会出现做错题的情况。如果未能予以重视,则在之后的解答时很有可能会再次犯错。为此,教师便需要对学生们的纠错意识展开培养,改变其原有的认知,进而提升解题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沈国钱.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5(10):26-26.
[2]吴二儒.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6(10):25-25.
[3]钟文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6(5):69-69.
论文作者:张剑雄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学生们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题目论文; 意识论文; 方式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论文;